【梅村】 枳篱茅舍掩苍苔, 乞竹分花手自栽。 不好诣人贪客过, 惯迟作答爱书来。 闲窗听雨摊诗卷, 独树看云上啸台。 桑落酒香卢橘美, 钓船斜系草堂开。
466 0 0
龚自珍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363 0 0
武则天
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关。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 星汉秋方会,关河梦几还。危弦伤远道,明镜惜红颜。 古木含风久,平芜尽日闲。心知两愁绝,不断若寻环。
401 0 0
李商隐
岐山高与陇山连,制锦无私服晏眠。鹦鹉语中分百里, 凤凰声里过三年。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 莫役生灵种杨柳,一枝枝折灞桥边。
389 0 0
谭用之
柳枝谩蹋试双袖,桑落初香尝一杯。金屑醅浓吴米酿, 银泥衫稳越娃裁。舞时已觉愁眉展,醉后仍教笑口开。 惭愧故人怜寂寞,三千里外寄欢来。
480 0 0
白居易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460 0 0
中华文学
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连江起珠帐,择地葬金钗。 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
436 0 0
王炎
多难分离久,相思每泪垂。梦归残月晓,信到落花时。 未必乖良会,何当有后期。那堪楼上望,烟水接天涯。
398 0 0
古人所传授下来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宝贵的,因为它曾经费去许多牺牲,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 偶然翻翻《本草纲目》〔2〕,不禁想起了这一点。这一部书,是很普通的书,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捉影的记载,也是在所不免的,然而大部分的药品的功用,却由历久的经验,这才能够知道到这程度,而尤其惊人的是关于毒药的叙述。我们一向喜欢恭维古圣人,以为药物是由一个神农皇帝独自尝出来的,他曾经一天遇到过七十二毒,〔3〕但都有解法,没有毒死。这种传说,现在不能主宰人心了。人们大抵已经知道一切文物,都是历来的无名氏所逐渐的造成。建筑,烹饪,渔猎,耕种,无不如此;医药也如此。这么一想,这事情可就大起来了: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地累积下去,乃有草创的纪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而且这书中的所记,又不独是中国的,还有阿剌伯人的经验,有印度人的经验,则先前所用的牺牲之大,更可想而知了。 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便是其一。救急扶伤,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而还有一种坏经验的结果的歌诀,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于是人们就只要事不干己,还是远远的站开干净。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漠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的都走到这条道路上去了。所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这便是牺牲所换来的坏处。 总之,经验的所得的结果无论好坏,都要很大的牺牲,虽是小事情,也免不掉要付惊人的代价。例如近来有些看报的人,对于什么宣言,通电,讲演,谈话之类,无论它怎样骈四俪六,崇论宏议,也不去注意了,甚而还至于不但不注意,看了倒不过做做嘻笑的资料。这那里有“始制文字,乃服衣裳”〔4〕一样重要呢,然而这一点点结果,却是牺牲了一大片地面,和许多人的生命财产换来的。生命,那当然是别人的生命,偶是自己,就得不着这经验了。所以一切经验,是只有活人才能有的,我的决不上别人讥刺我怕死〔5〕,就去自杀或拚命的当,而必须写出这一点来,就为此。而且这也是小小的经验的结果。 六月十二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署名洛文。 〔2〕《本草纲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药物学著作,共五十二卷。这书是他在长期实践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参考大量医药资料和有关文献,费时近三十年才写成的。 〔3〕神农皇帝我国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据《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本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4〕“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语见《千字文》。〔5〕别人讥刺我怕死梁实秋在《新月》第二卷第十一期发表的《鲁迅与牛》一文,借一九三○年四月八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为声援四·三惨案(英国人在南京打死打伤中国工人的惨案)集会时,一工人被巡捕枪杀的事讥笑作者说:“自由运动大同盟即是鲁迅先生领衔发起的,……这事发生之后,颇有人为鲁迅先生担心,因为不晓得流了‘一滩鲜血’的究竟是那一位。……幸亏事实不久大明,死的不是‘参加工农革命底实际行动’的‘左翼作家’,是一位‘勇敢的工人’……鲁迅先生的‘不卖肉主义’是老早言明在先的。”又法鲁在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一日《大晚报·火炬》发表的《到底要不要自由》中,也有这类含沙射影的话,参看《伪自由书·后记》。 #p#副标题#e#
376 0 0
鲁迅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 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 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 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 绪呢? 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 人娱乐的宴会。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 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 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 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 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 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 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匆 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 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 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 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 的军官,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 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眼泪呢? 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 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 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 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 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 落下来的。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 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 住了。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模糊中有无穷的怅 惘。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站了半天,只掉下几 点无聊的眼泪。 她后悔么?也许是,但有谁知道呢!军人的生活,是怎样 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黄昏时营幕里吹出来的笳声,不更是抑 扬凄婉么?世界上软款温柔的境地,难道只有女孩儿可以占有 么?海上的月夜,星夜,眺台独立倚枪翘首的时候:沉沉的天 幕下,人静了,海也浓睡了,─—“海天以外的家!”这时的 情怀,是诗人的还是军人的呢?是两缕悲壮的丝交纠之点呵! 除了几点无聊的英雄泪,还有甚么?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 生命如果是圈儿般的循环,或者便从“将来”,又走向“过去” 的道上去,但这也是无聊呵! 十年深刻的印象,遗留于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矫强的 性质了─—她依旧是喜欢看那整齐的步伐,听那悲壮的军笳。 但与其说她是喜欢看,喜欢听,不如说她是怕看,怕听罢。 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 这些事隔开了…… 童年!只是一个深刻的梦么? 一九二一年十月一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燕大周刊》1923年3月10日第3期,后 收入小说、散文集《往事》。) #p#副标题#e#
388 0 0
冰心
【拟古】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1] 。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2] 。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3] 。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4]! 本不值高原[5],今日复何悔?
424 0 0
陶渊明
奕奕秋水傍,駸駸绿云蹄。月仙有高曜,灵凤无卑栖。 翠色绕云谷,碧华凝月溪。竹林递历览,云寺行攀跻。 冠豸犹屈蠖,匣龙期剸犀。千山惊月晓,百里闻霜鼙。 戎府多秀异,谢公期相携。因之仰群彦,养拙固难齐。
375 0 0
孟郊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蕢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348 0 0
辛弃疾
侍饮终酺会,承恩续胜游。戴天惟庆幸,选地即殊尤。 北向祗双阙,南临赏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杂花稠。 亹亹韶弦屡,戋戋贲帛周。醉归填畛陌,荣耀接轩裘。
332 0 0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510 0 0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62 0 0
韩翃
【浣溪沙】 春情 道字娇讹语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 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422 0 0
苏轼
野哉汉阴叟,好古遂忘机。抱瓮诚亦勤,守朴全道微。 子贡初不达,听言识其非。已为风波人,怳惘失所依。
364 0 0
秦始皇。何彊梁。 开吾户。据吾床。 饮吾酒。唾吾浆。 飧吾饭。以为粮。 张吾弓。射东墙。 前至沙丘当灭亡。
373 0 0
佚名
满耳歌谣满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间。人情已觉春长在, 溪户仍将水共闲。晓色入楼红蔼蔼,夜声寻砌碧潺潺。 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能忘天上他年贵, 来结林中一日闲。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
430 0 0
赵嘏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