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阁峰头雪,城中望亦寒。高僧多默坐,清夜到明看。 世上无诸苦,林间只一餐。尝闻南北教,所得比师难。
346 0 0
姚合
浪摇新绿。漫芳洲翠渚,雨痕初足。荡霁色、流入横塘,看风外漪漪,皱纹如谷。藻荇萦回,似留恋、鸳飞鸥浴。爱娇云蘸色,媚日_蓝,远迷心目。 仙源漾舟岸曲。照芳容几树,香浮红玉。记那回、西洛桥边,裙翠传情,玉纤轻掬。三十六陂,锦鳞渺、芳音难续。隔垂杨,故人望断,浸愁万斛。
307 0 0
高观国
落日事搴陟,西南投一峰。诚知秋水浅,但怯无人踪。
295 0 0
皇甫冉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 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刃。 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驻罕歌淑灵,命徒封旅榇。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 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磷。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 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 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350 0 0
徐彦伯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应须 一作:要)
291 0 0
李白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390 0 0
李德裕
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环楼婉婉飞铃。天上王郎,飙轮此地曾停。秋香不断台隍远,溢万丛、锦艳鲜明。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 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
297 0 0
蒋捷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若非载笔登麟阁, 定是吹箫伴凤台。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 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314 0 0
中华文学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360 0 0
苏洵
潇湘路杳然,清兴起秋前。去寺多随磬,看山半在船。 绿云天外鹤,红树雨中蝉。莫使游华顶,逍遥更过年。
347 0 0
曾居少室黄河畔,秋梦长悬未得回。扶病半年离水石, 思归一夜隔风雷。荒斋几遇僧眠后,晚菊频经鹿踏来。 灯下此心谁共说,傍松幽径已多栽。
329 0 0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498 0 0
苏轼
居者无载。行者无埋。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293 0 0
佚名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蟾蜍碾玉挂明弓, 捍拨装金打仙凤。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 阿侯系锦觅周郎,凭仗东风好相送。
李贺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277 0 0
左丘明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363 0 0
元结
晓烟轻翠拂帘飞,黄叶飘零弄所思。正是低摧吾道日, 不堪惆怅异乡时。家林蛇豕方群起,宫沼龟龙未有期。 赖有平原怜贱子,满亭山色惜吟诗。
388 0 0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322 0 0
晏几道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364 0 0
李商隐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349 0 0
刘禹锡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