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伊若忽然来梦里,邻笛又还惊。笛里声声不忍听,浑是断肠声。
299 0 0
中华文学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371 0 0
苏轼
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 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 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 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576 0 0
姚合
在一年的尽头的深夜中,整理了这一年所写的杂感,竟比收在《热风》里的整四年中所写的还要多。意见大部分还是那样,而态度却没有那么质直了,措辞也时常弯弯曲曲,议论又往往执滞在几件小事情上,很足以贻笑于大方之家〔1〕。然而那又有什么法子呢。我今年偏遇到这些小事情,而偏有执滞于小事情的脾气。 我知道伟大的人物〔2〕能洞见三世,观照一切,历大苦恼,尝大欢喜,发大慈悲。但我又知道这必须深入山林,坐古树下,静观默想,得天眼通,离人间愈远遥,而知人间也愈深,愈广;于是凡有言说,也愈高,愈大;于是而为天人师。我幼时虽曾梦想飞空,但至今还在地上,救小创伤尚且来不及,那有余暇使心开意豁,立论都公允妥洽,平正通达,像“正人君子”〔3〕一般;正如沾水小蜂,只在泥土上爬来爬去,万不敢比附洋楼中的通人〔4〕,但也自有悲苦愤激,决非洋楼中的通人所能领会。 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间,又是一个常人,能够交着“华盖运”。 我平生没有学过算命,不过听老年人说,人是有时要交“华盖运”的。这“华盖”在他们口头上大概已经讹作“镬盖”了,现在加以订正。所以,这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我今年开手作杂感时,就碰了两个大钉子:一是为了《咬文嚼字》,一是为了《青年必读书》。 署名和匿名的豪杰之士的骂信,收了一大捆,至今还塞在书架下。此后又突然遇见了一些所谓学者,文士,正人,君子等等,据说都是讲公话,谈公理,而且深不以“党同伐异”〔5〕为然的。可惜我和他们太不同了,所以也就被他们伐了几下,——但这自然是为“公理”〔6〕之故,和我的“党同伐异”不同。这样,一直到现下还没有完结,只好“以待来年”〔7〕。 也有人劝我不要做这样的短评。那好意,我是很感激的,而且也并非不知道创作之可贵。然而要做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恐怕也还要做这样的东西,我以为如果艺术之宫里有这么麻烦的禁令,倒不如不进去;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也未必不及跟着中国的文士们去陪莎士比亚〔8〕吃黄油面包之有趣。 然而只恨我的眼界小,单是中国,这一年的大事件也可以算是很多的了,我竟往往没有论及,似乎无所感触。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因此曾编印《莽原周刊》〔9〕,作为发言之地,可惜来说话的竟很少。在别的刊物上,倒大抵是对于反抗者的打击,这实在是使我怕敢想下去的。 现在是一年的尽头的深夜,深得这夜将尽了,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经耗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但是我并不惧惮这些,也不想遮盖这些,而且实在有些爱他们了,因为这是我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凡有自己也觉得在风沙中转辗而生活着的,会知道这意思。 我编《热风》时,除遗漏的之外,又删去了好几篇。这一回却小有不同了,一时的杂感一类的东西,几乎都在这里面。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夜,记于绿林书屋〔10〕东壁下。 ※ ※ ※ 〔1〕大方之家见识广博的人。《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伟大的人物这里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6)。佛经说他有感于人生的生、老、病、死等苦恼,在二十九岁时出家,苦行六年,仍未得解脱的途径。后来坐在菩提树下苦思七日,终于悟出了佛理。下文的三世,佛家语,指过去、现在、未来。天眼通,也是佛家语,所谓“六通”(六种广大的“神通”)之一,即能透视常人目力所不能见的东西。天人师,佛的称号。 〔3〕“正人君子”指现代评论派的胡适、陈西滢、王世杰等。 他们在一九二五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中,站在北洋政府一边,竭力为章士钊迫害学生的行为辩护,攻击鲁迅和女师大进步师生。这些人大都住在北京东吉祥胡同,当时曾被拥护北洋军阀的《大同晚报》称赞为“东吉祥派之正人君子”。 〔4〕通人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人。这里是对陈西滢一类人的讽刺。当时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在他主编的《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二号(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发表的《孤桐杂记》中曾称赞陈西滢说:“《现代评论》有记者自署西滢。无锡陈源之别字也。陈君本字通伯。的是当今通品。” 〔5〕“党同伐异”语见《后汉书·党锢传序》。纠合同伙,攻击异己的意思。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五十三期(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的《闲话》中曾用此语影射攻击鲁迅说:“中国人是没有是非的……凡是同党,什么都是好的,凡是异党,什么都是坏的。” 〔6〕“公理”参看本书《“公理”的把戏》。 〔7〕“以待来年”语见《孟子·滕文公》。 〔8〕文士们指陈西滢、#p#副标题#e#
376 0 0
鲁迅
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 珠盘凝宝瑟,绮席递华觞。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
417 0 0
许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360 0 0
向子諲
去家随旅雁,几日到南荆。行迈改乡邑,苦辛淹晦明。 畏途在淫雨,未暮息趋程。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 迷津坐为客,对酒默含情。感激念知己,匣中孤剑鸣。
316 0 0
钱起
征棹三江暮,连樯万里回。相乌风际转,画鹢浪前开。 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来。何当同傅说,特展巨川材。
李峤
【浪淘沙】 高阁对横塘,新燕年光。 柳花残梦隔潇湘。 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 一笑解愁肠,人会娥妆。 藕丝衫袖郁金香。 曳雪牵云留客醉,且伴春狂。
331 0 0
晏几道
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 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
321 0 0
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吞海壮怀寂寞,看山老眼摩挲。六龙飞去迅如梭,谁挽鲁阳戈?百年半逐云飞尽,青山旧白发婆娑。但是石田茅屋,休言金谷铜驼。 寻春不遇 洞房香冷辟寒犀,花压翠帘低。弱红娇黛春无力,素鸾玉燕斜飞。鸳枕雨云幽梦,鲛绡风月须题。一声啼画楼西,屈指又春归。等闲老却铅华粉,绿阴满青子累累。莫问刘晨去远,可怜杜牧来迟。 钱塘即景 乱云如叶雨如丝,梅子乍青时。小□□□□余事,北窗下美酒盈卮。翠碗蔗溶蜜汁,銮□藕□□□。□□当户碧参差,掩映万年枝。江南舶棹随风至,乌纱润白苎滋滋。未拟兰舟避暑,且将纨扇题诗。 题货郎担儿 杏花天气日融融,香雾蔼帘栊。数声何处蛇皮鼓,琅琅过金水桥东。闺阁唤回幽梦,街衢忙杀儿童 肚然一叟半龙钟,知是甚家风。担头无限□□物,希奇样簇簇丛丛。不见木公久矣,可怜多少形容。
342 0 0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357 0 0
李端
北斗枢机任,西京肺腑亲。畴昔王门下,今兹制幸晨。 恩来山水被,圣作管弦新。绕座薰红药,当轩暗绿筠。 摘荷才早夏,听鸟尚馀春。行漏金徒晓,风烟是观津。
384 0 0
萧至忠
却报君侯听苦辞,老头抛我欲何之。 武牢关外虽分手,不似如今衰白时。
364 0 0
元稹
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318 0 0
杜甫
2018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2018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作文网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相关信息!预祝所有考生金榜题名! 全国卷I: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 曾日月之几何,“千禧宝宝”已赴战高考,“00后”的时代将正式开启。捧着保温杯、泡着枸杞茶的你,看着奔赴考场的“青葱面孔”,想必脸上早已老泪纵横,心中却仍然“老鹿蹒跚”。 请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作文。� 历年高考作文汇总: 201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6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5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4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396 0 0
小文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421 0 0
陈子龙
坚贞与和璧,利用归干将。金玉徒自宝,高贤无比方。 挺生岩松姿,孤直凌雪霜。亭亭结清阴,不竞桃李芳。 读书哂霸业,翊赞思皇王。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 儒风久沦弊,颜闵寿不长。邦国岂殄瘁,斯人今又亡。 别离长春草,存没隔楚乡。闻问尚书恸,泪凝向日黄。 奄忽薤露晞,杳冥泉夜长。贤愚自修短,天色空苍苍。 铭旌敛归魂,荆棘生路傍。门柳日萧索,繐帷掩空堂。 灯孤晦处明,高节殁后彰。芳兰已灰烬,幕府留馀香。 常爱独坐尊,绣衣如雁行。至今虚左位,言发泪沾裳。
382 0 0
刘商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
462 0 0
张九龄
摘索衣裳宫样。生得脸儿福相。容止忒精神,一似观音形像。归向。归向。见者擎拳合掌。
324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