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皎止。何必佯痴藏暗喜。聋不听风。要得人情内外通。 半醨半酒。痴黠恺之真短寿。莫折随何。宁可书痴胜彼多。高祖折随何为腐儒。
338 0 0
沈瀛
初岁学钓鱼,自谓鱼易得。三十持钓竿,一鱼钓不得。 人钩曲,我钩直,哀哉我钩又无食。文王已没不复生, 直钩之道何时行。
440 0 0
卢仝
嘉招不辞远,捧檄利攸往。行役念前程,宴游暌旧赏。 征轺星乍动,江信潮应上。烟水飞一帆,霜风摇五两。 纷纷别袂举,切切离鸿响。后会杳何时,悠然劳梦想。
357 0 0
权德舆
宝器一泓银汉水,锦鳞才动即先知。似涵明月波宁隔, 欲上轻冰律未移。薄雾罩来分咫尺,碧绡笼处较毫厘。 文翁未得沈香饵,拟置金盘召左慈。
388 0 0
徐夤
江海悠悠雪欲飞,抱书空出又空归。沙头人满鸥应笑, 船上酒香鱼正肥。尘土竟成谁计是,山林又悔一年非。 平生万卷应夫子,两世功名穷布衣。
394 0 0
中华文学
一,须竭力巴结书坊老板,受得住气。 二,须多谈胡适之〔2〕之流,但上面应加“我的朋友”四字,但仍须讥笑他几句。 三,须设法办一份小报或期刊,竭力将自己的作品登在第一篇,目录用二号字。 四,须设法将自己的照片登载杂志上,但片上须看见玻璃书箱一排,里面都是洋装书,而自己则作伏案看书,或默想之状。 五,须设法证明墨翟是一只黑野鸡,或杨朱是澳洲人,〔3〕并且出一本“专号”。 六,须编《世界文学家辞典》一部,将自己和老婆儿子,悉数详细编入。 七,须取《史记》或《汉书》中文章一二篇,略改字句,用自己的名字出版,同时又编《世界史学家辞典》一部,办法同上。 八,须常常透露目空一切的口气。 九,须常常透露游欧或游美的消息。 十,倘有人作文攻击,可说明此人曾来投稿,不予登载,所以挟嫌报复。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日上海《申报·自由谈》,署名孺牛。 〔2〕胡适之(1891—1962)即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留学美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时期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提倡白话文学,在文化教育界名声较大。有些人提及他时便常称为“我的朋友胡适之”。 〔3〕墨翟(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曾为宋国大夫。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杨朱,战国时魏国人。胡怀琛曾在《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八号、第十六号(一九二八年四月、八月)先后发表《墨翟为印度人辨》和《墨翟续辨》两文,据“墨”字本义为黑、“翟”与“狄”同音,而断言墨翟为印度人。这里说“墨翟是一只黑野鸡”,“杨朱是澳洲人”,是对这类“考据学”的讽刺。(按“翟”字本义是一种长尾野鸡,“杨”与“洋”同音,故有此谐语。)
344 0 0
鲁迅
彩笔新题字字香。雁来时候燕空梁。芙蓉无处着秋光。 人远山长言外意,曲传书恨醉时妆。倩谁闲寄水云乡。
478 0 0
韩淲
做过《民约论》的卢梭〔2〕,自从他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终于没有完。连在和“民约”没有什么关系的中华民国,也难免这一幕了。 例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爱弥尔》〔3〕中文译本的序文上,就说 “……本书的第五编即女子教育,他的主张非但不彻底,而且不承认女子的人格,与前四编的尊重人类相矛盾。……所以在今日看来,他对于人类正当的主张,可说只树得一半……。” 然而复旦大学出版的《复旦旬刊》创刊号上梁实秋〔4〕教授的意思,却“稍微有点不同”了。其实岂但“稍微”而已耶,乃是“卢梭论教育,无一是处,唯其论女子教育,的确精当。” 因为那是“根据于男女的性质与体格的差别而来”的。而近代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又证明着天下没有两个人是无差别。怎样的人就该施以怎样的教育。 〔5〕所以,梁先生说—— “我觉得‘人’字根本的该从字典里永远注销,或由政府下令永禁行使。因为‘人’字的意义太糊涂了。聪明绝顶的人,我们叫他做人,蠢笨如牛的人,也一样的叫做人,弱不禁风的女子,叫做人,粗横强大的男人,也叫做人,人里面的三流九等,无一非人。近代的德谟克拉西的思想,平等的观念,其起源即由于不承认人类的差别。近代所谓的男女平等运动,其起源即由于不承认男女的差别。人格是一个抽象名词,是一个人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的总和。人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既有差别,实即人格上亦有差别。所谓侮辱人格的,即是不承认一个人特有的人格,卢梭承认女子有女子的人格,所以卢梭正是尊重女子的人格。抹杀女子所特有之特性者,才是侮辱女子人格。” 于是势必至于得到这样的结论—— “……正当的女子教育应该是使女子成为完全的女子。” 那么,所谓正当的教育者,也应该是使“弱不禁风”者,成为完全的“弱不禁风”,“蠢笨如牛”者,成为完全的“蠢笨如牛”,这才免于侮辱各人——此字在未经从字典里永远注销,政府下令永禁行使之前,暂且使用——的人格了。卢梭《爱弥尔》前四编的主张不这样,其“无一是处”,于是可以算无疑。 但这所谓“无一是处”者,也只是对于“聪明绝顶的人”而言;在“蠢笨如牛的人”,却是“正当”的教育。因为看了这样的议论,可以使他更渐近于完全“蠢笨如牛”。这也就是尊重他的人格。 然而这种议论还是不会完结的。为什么呢?一者,因为即使知道说“自然的不平等”〔6〕,而不容易明白真“自然”和“因积渐的人为而似自然”之分。二者,因为凡有学说,往往“合吾人之胃口者则容纳之,且从而宣扬之”〔7〕也。 上海一隅,前二年大谈亚诺德〔8〕,今年大谈白璧德〔9〕,恐怕也就是胃口之故罢。 许多问题大抵发生于“胃口”,胃口的差别,也正如“人”字一样的——其实这两字也应该呈请政府“下令永禁行使”。我且抄一段同是美国的UptonSinclair〔10〕的,以尊重另一种人格罢—— “无论在那一个卢梭的批评家,都有首先应该解决的唯一的问题。为什么你和他吵闹的?要为他的到达点的那自由,平等,调协开路么?还是因为畏惧卢梭所发向世界上的新思想和新感情的激流呢?使对于他取了为父之劳的个人主义运动的全体怀疑,将我们带到子女服从父母,奴隶服从主人,妻子服从丈夫,臣民服从教皇和皇帝,大学生毫不发生疑问,而佩服教授的讲义的善良的古代去,乃是你的目的么? “阿嶷夫人曰:‘最后的一句,好像是对于白璧德教授的一箭似的。’“‘奇怪呀,’她的丈夫说。‘斯人也而有斯姓也…… 那一定是上帝的审判了。’”不知道和原意可有错误,因为我是从日本文重译的。书的原名是《Mammonart》,在California的Pasadena作者自己出版,胃口相近的人们自己弄来看去罢。Mammon〔11〕是希腊神话里的财神,art谁都知道是艺术。可以译作“财神艺术”罢。日本的译名是“拜金艺术”,也行。因为这一个字是作者生造的,政府既没有下令颁行,字典里也大概未曾注入,所以姑且在这里加一点解释。 十二,二一。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七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四期。 〔2〕卢梭(J.J.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 他的主要著作《民约论》(一七六二年出版),提出“天赋人权”学说,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在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影响很大。他因此备受僧侣和贵族的迫害,以致不得不避居瑞士和英国。 〔3〕《爱弥尔》通译《爱弥儿》,卢梭所著的教育小说,一七六二年出版。在前四篇关于主要人物爱弥儿的描述中,作者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平等的,应尊重人的自然发展。但第五篇叙述对莎菲亚的教育时,作者又认为“人既有差别,人格遂亦有差别,女子有女子的人格。”由于此书反封建、反宗教色彩浓厚,出版后曾被巴黎议会议决焚毁。中文本系魏肇基所译,一九二三年六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序文为译#p#副标题#e#
332 0 0
文昌新入有光辉,紫界宫墙白粉闱。晓日鸡人传漏箭, 春风侍女护朝衣。雪飘歌句高难和,鹤拂烟霄老惯飞。 官职声名俱入手,近来诗客似君稀。
409 0 0
白居易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374 0 0
温庭筠
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299 0 0
片石羊公后,凄凉江水滨。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不堪相顾恨,文字日生尘。
301 0 0
刘长卿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340 0 0
李嘉祐
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侍跸浮清渭,扬舲降紫泥。 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 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兴阕菱歌动,沙洲乱夕鹥.
446 0 0
苏颋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 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 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 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 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 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拾。 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天高未及闻,荆棘生满地。 惟有唐衢见,知我平生志。一读兴叹嗟,再吟垂涕泗。 因和三十韵,手题远缄寄。致吾陈杜间,赏爱非常意。 此人无复见,此诗犹可贵。今日开箧看,蠹鱼损文字。 不知何处葬,欲问先歔欷。终去哭坟前,还君一掬泪。
395 0 0
鸠杖庞眉鹤发仙。诗中有史笔如椽。爱莲自是平生趣,吟到梅花晚更坚。 珍九鼎,食万钱。谁如有子彩衣鲜。蜀陈旧事君须记,贵盛还当具庆年。
323 0 0
通咽远华樽,泛觞名自君。净看筹见影,轻动酒生纹。 细滴随杯落,来声就浦分。便应半酣后,清冷漱兼云。
419 0 0
薛能
尧泽润天下,许由心不知。真风存绵绵,常与达者期。 有道吾不仕,有生吾不欺。澹然灵府中,独见太古时。 地脉发醴泉,岩根生灵芝。天文若通会,星影应离离。 亭亭傅氏岩,何独万古思。
442 0 0
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330 0 0
佚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1]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