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忆颜生穷巷里,能劳马迹破春苔。忽看童子扫花处, 始愧夕郎题凤来。斜景适随诗兴尽,好风才送珮声回。 岂无鸡黍期他日,惜此残春阻绿杯。
425 0 0
钱起
试陟江楼望,悠悠去国情。楚山霞外断,汉水月中平。 公子留遗邑,夫人有旧城。苍苍烟雾里,何处是咸京。
353 0 0
中华文学
虽为州县职,还欲抱琴过。树古闻风早,山枯见雪多。 鸡声连绛市,马色傍黄河。太守新临郡,还逢五袴歌。
379 0 0
李端
越艳风流,占天上、人间第一。须信道、绝尘标致,倾城颜色。翠绾垂螺双髻小,柳柔花媚娇无力。笑从来、到处只闻名,今相识。 脸儿美,奚儿窄。玉纤嫩,酥胸白。自觉愁肠搅乱,坐中狂客。金缕和杯曾有分,宝钗落枕知何日。谩从今、一点在心头,空成忆。
495 0 0
秦观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456 0 0
崔道融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行行便濯缨。
447 0 0
柳宗元
《现代评论》五五期《闲话》的末一段是根据了女大学生的宣言〔2〕,说女师大学生只有二十个,别的都已进了女大,就深悔从前受了“某种报纸的催眠”。幸而见了宣言,这才省悟过来了,于是发问道:“要是二百人(按据云这是未解散前的数目)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二百人都入了女大便怎样?难道女师大校务维持会招了几个新生也去恢复么?我们不免要奇怪那维持会维持的究竟是谁呢?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3〕这当然要为夏间并不维持女师大而现在则出而维持“公理”的陈源教授所不解的。我虽然是女师大维持会的一个委员,但也知道别一种可解的办法—— 二十人都往多的一边跑,维持会早该趋奉章士钊! 我也是“四五十岁的人爱说四五岁的孩子话”〔4〕,而且爱学奴才话的,所以所说的也许是笑话。但是既经说开,索性再说几句罢:要是二百人中有二百另一人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维持会员也都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而剩下的一个人偏不要维持便怎样?…… 我想这些妙问,大概是无人能答的。这实在问得太离奇,虽是四五岁的孩子也不至于此,——我们不要小觑了孩子。 人也许能受“某种报纸的催眠”,但也因人而异,“某君”只限于“某种”;即如我,就决不受《现代评论》或“女大学生某次宣言”的催眠。假如,倘使我看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 ……维持会维持的究竟是谁呢?……”那可真要连自己也奇怪起来,立刻对章士钊的木主〔5〕肃然起敬了。但幸而连陈源教授所据为典要的《女大学生二次宣言》也还说有二十人,所以我也正不必有什么“杞天之虑”。 记得“公理”时代(可惜这黄金时代竟消失得那么快),不是有人说解散女师大的是章士钊,女大乃另外设立,所以石驸马大街的校址是不该归还的么?自然,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但我却没有被其催眠,反觉得这道理比满洲人所说的“亡明者闯贼也,我大清天下,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6〕的话还可笑。从表面上看起来,满人的话,倒还算顺理成章,不过也只能骗顺民,不能骗遗民和逆民,因为他们知道此中的底细。我不聪明,本也很可以相信的,然而竟不被骗者,因为幸而目睹了十四年前的革命,自己又是中国人。 然而“要是”女师大学生竟一百九十九人都入了女大,又怎样呢?其实,“要是”章士钊再做半年总长,或者他的走狗们作起祟来,宗帽胡同的学生纵不至于“都入了女大”,但可以被迫胁到只剩一个或不剩一个,也正是意中事。陈源教授毕竟是“通品”〔7〕,虽是理想也未始没有实现的可能。那么,怎么办呢?我想,维持。那么,“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就用一句《闲话》来答复:“代被群众专制所压迫者说几句公平话”。 可惜正如“公理”的忽隐忽现一样,“少数”的时价也四季不同的。杨荫榆时候多数不该“压迫”少数,现在是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了。〔8〕你说多数是不错的么,可是俄国的多数主义现在也还叫作过激党,为大英,大日本和咱们中华民国的绅士们所“深恶而痛绝之”。这真要令我莫名其妙。或者“暴民”是虽然多数,也得算作例外的罢。 “要是”帝国主义者抢去了中国的大部分,只剩了一二省,我们便怎样?别的都归了强国了,少数的土地,还要维持么?! 明亡以后,一点土地也没有了,却还有窜身海外,志在恢复的人〔9〕。凡这些,从现在的“通品”看来,大约都是谬种,应该派“在德国手格盗匪数人”〔10〕,立功海外的英雄刘百昭去剿灭他们的罢。 “要是”真如陈源教授所言,女师大学生只有二十了呢? 但是究竟还有二十人。这足可使在章士钊门下暗作走狗而脸皮还不十分厚的教授文人学者们愧死! 十二月二十八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国民新报副刊》。 〔2〕女大学生的宣言即下文的《女大学生二次宣言》,载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晨报》。其中说:“女师大学生,原来不满二百人,而转入女大者,有一百八十人……女师大之在宗帽胡同者,其数不过二十人。” 〔3〕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五十五期(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闲话》里说:“我们还是受了某种报纸(按指《京报》)的催眠,以为女大的学生大半是招来的新生,女师大的学生转入女大的很少。今天看到女大学生第二次宣言,她们说女师大的旧学生不满二百人,却有一百八十人转入女大,让几位外界名流维持的‘不过二十人’……如此说来,女大和女师大之争,还是这一百八十人和二十人之争。”接着就是引在这里的“发问”的话。 〔4〕这句话见《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五十四期(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陈西滢所作《闲话》:“四五十岁的人爱说四五岁的孩子话,那自然是各人的自由。” 〔5〕木主也叫神主,写有死者姓名当作供奉神位的木牌。因为那时章士钊已卸去教育总长职,所以这里用这个词。 #p#副标题#e#
370 0 0
鲁迅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443 0 0
韩愈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410 0 0
杨巨源
天爵擅忠贞,皇恩复宠荣。远源过晋史,甲族本缑笙。 亚相兼尤美,周行历尽清。制除天近晓,衙谢草初生。 宾客招闲地,戎装拥上京。九街鸣玉勒,一宅照红旌。 细雨当离席,遥花显去程。佩刀畿甸色,歌吹馆桥声。 騕褭从秦赐,艅艎到汴迎。步沙逢霁月,宿岸致严更。 渤澥流东鄙,天台压属城。众谈称重镇,公意念疲甿. 井邑曾多难,疮痍此未平。察应均赋敛,逃必复桑耕。 隼重权兼帅,鼍雄设有兵。越台随厚俸,剡硾得尤名。 夜蜡州中宴,春风部外行。香奁扃凤诏,朱篆动龙坑。 报后功何患,投虚论素精。徵还真指掌,感激自关情。 旧业怀昏作,微班负旦评。空馀骚雅事,千古傲刘桢。
434 0 0
薛能
兄弟游吴国,庭闱恋楚关。已多新岁感,更饯白眉还。 归泛西江水,离筵北固山。乡园欲有赠,梅柳著先攀。
392 0 0
孟浩然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 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481 0 0
施肩吾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382 0 0
蔡松年
雷雨江山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424 0 0
刘禹锡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367 0 0
戎昱
水树子云家,峰瀛宛不赊。芥浮舟是叶,莲发岫为花。 酌蚁开春瓮,观鱼凭海查。游苏多石友,题赠满瑶华。
400 0 0
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 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
414 0 0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577 0 0
萨都剌
春浓人静倦游嬉。烟雨战棠梨。翠径乱红无数,频啼枝上黄鹂。 小园流水溅溅处,绿遍谢家池。怨月恨花滋味,泪痕犹染罗衣。
348 0 0
韩淲
闲忆当年游物外,羽人曾许驻仙乡。溪头烘药烟霞暖, 花下围棋日月长。偷摘蟠桃思曼倩,化成蝴蝶学蒙庄。 俗缘未断归浮世,空望林泉意欲狂。
40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