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
378 0 0
王建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 奇形怪状谁能识。初疑朝家正人立,又如战士方狙击。 又如防风死后骨,又如於菟活时额。又如成人枫, 又如害瘿柏。雨过上停泓,风来中有隙。想得沈潜水府时, 兴云出雨蟠蛟螭。今来硉矹林庭上,长恐忽然生白浪。 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噫嘻尔石好凭依, 幸有方池并钓矶。小山丛桂且为伴,钟阜白云长自归。 何必豪家甲第里,玉阑干畔争光辉。一朝荆棘忽流落, 何异绮罗云雨飞。
462 0 0
吴融
梅梅柳柳斗纤秾。乱山中。为谁容。试著春衫,依旧怯东风。何处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认骄骢。 儿家门户几重重。记相逢。画桥东。明日重来,风雨暗残红。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带褪,鬓云松。
364 0 0
辛弃疾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
372 0 0
中华文学
【森林之歌──祭野人山上的白骨】[1] 森林: 没有人知道我,我站在世界的一方。 我的容量大如海,随微风而起舞, 张开绿色肥大的叶子,我的牙齿。 没有人看见我笑,我笑而无声, 我又自己倒下来,长久的腐烂, 仍旧是滋养了自己的内心。 从山坡到河谷,从河谷到群山, 仙子早死去,人也不再来, 那幽深的小径埋在榛莽下, 我出自原始,重把秘密的原始展开。 那毒烈的太阳,那深厚的雨, 那飘来飘去的白云在我头顶 人: 离开文明,是离开了众多的敌人, 在青苔藤蔓间,在百年的枯叶上, 死去了世间的声音。这青青杂草, 这红色小花,和花丛里的嗡营, 这不知名的虫类,爬行或飞走, 和跳跃的猿鸣,鸟叫,和水中的 游鱼,陆上的蟒和象和更大的畏惧, 以自然之名,全得到自然的崇奉, 无始无终,窒息在难懂的梦里, 我不和谐的旅程把一切惊动。 森林: 欢迎你来,把血肉脱尽。 人: 是什么声音呼唤?有什么东西 忽然躲避我?在绿叶后面 它露出眼睛,向我注视,我移动 它轻轻跟随。黑夜带来它嫉妒的沉默 贴近我全身。而树和树织成的网 压住我的呼吸,隔去我享有的天空! 是饥饿的空间,低语又飞旋, 像多智的灵魅,使我渐渐明白 它的要求温柔而邪恶,它散布 疾病和绝望,和憩静,要我依从。 在横倒的大树旁,在腐烂的叶上, 绿色的毒,你瘫痪了我的血肉和深心! 森林: 这不过是我,设法朝你走近, 我要把你领过黑暗的门径; 美丽的一切,由我无形的掌握, 全在这一边,等你枯萎后来临。 美丽的将是你无目的眼, 一个梦去了,另一个梦来代替, 无言的牙齿,它有更好听的声音 从此我们一起,在空幻的世界游走, 空幻的是所有你血液里的纷争; 一个长久的生命就要拥有你, 你的花,你的叶,你的幼虫。 祭歌: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 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激, 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 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 如今却是欣欣的林木把一切遗忘。 过去的是你们对人间的抗争, 你们死去为了人们的生存, 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 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 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1945年9月)
493 0 0
穆旦
石上生孤藤,弱蔓依石长。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 何处堪托身,为君长万丈。
331 0 0
岑参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348 0 0
李贺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291 0 0
李白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 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特报后来姝,不须倚眉首。 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家妇。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
432 0 0
白居易
我有古时镜,初自坏陵得。蛟龙犹泥蟠,魑魅幸月蚀。 摩久见菱蕊,青于蓝水色。赠君将照色,无使心受惑。
422 0 0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随老身。 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411 0 0
工作累了,免了那一声声问候; 生活忙了,忘了那一声声问候; 人心冷了,烦了那一声声问候; 可又有谁清楚的知道,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世界才春暖花开;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人间才处处充满温暖的气息;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大地才风光无限。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将你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一个公司该有多少员工啊,就像花丛中无数只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可是他们都忙着采蜜,就算是相见过无数次的同伴也不互相问候。而只有你,每天上下班都问候门卫,“您好”“明天见”,多么简单的几个字,也只有你每天坚持说出。 所以,当你被关进冰库时,当你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时,外面有一个人在苦苦寻找你,就是那个你天天问候的人——门卫,把你从悬崖边拉回。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让你的心中春暖花开。 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你,坐在路边,俨然生活的重负已使你早已不堪重负,你望着眼前一个个行人,无人愿意停住脚步,好不容易看到一双脚,充满期望的抬起头,还没有看清模样,那人早已离去,只留下两行失望的泪。 直到有一人向你走来,他停在你的面前,你还是鼓起勇气看着他,仿佛他就是你的救星,他在身上搜索了一遍,但还是一无所有,就当你正准备低下头时,他一把抓住你的手:“兄弟,对不住,我身上没有钱。”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 老师,你原是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你工作的信念,你的宗旨是把每位学生培育成国家栋梁,所以每次看到你,我都躲开,我的胆小羞涩,使我连叫你一声的勇气都没有。 后来,我第一次鼓起勇气问候您,您开心的抚摸我的头,那是我像您喷在手心的小孩,以后每次见到您,我都会开心的上前问候一声:“老师您好”,我俩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您从那个我不敢触摸的太阳,成了我拥抱的母亲。
349 0 0
小文
惆怅云陵事不回,万金重更筑仙台。 莫言天上无消息,犹是夫人作鸟来。
483 0 0
张祜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351 0 0
王勃
病容愁思苦相兼,清镜无形未我嫌。贪广异蔬行径窄。 故求偏药出钱添。同人散后休赊酒,双燕辞来始下帘。 更有是非齐未得,重凭詹尹拂龟占。
392 0 0
陆龟蒙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403 0 0
王琪
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鹚晒翅满鱼梁。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
346 0 0
汤允绩
仆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邻。丹霄凤诏下,太守虎符新。 雾湿关城月,花香驿路尘。连枝相庭树,岁岁一家春。
429 0 0
姚合
她说:“不去了!那里只是冷阴阴的─—” 那里是“只是冷阴阴的”;然而我深深的觉得,在那里, 我的思想,常常立刻的平静下来,超出日常生活之外。人生是 不是应该有些思想,超出日常生活之外呢? 我相信,春天来了,枝头微绿了;在那平列的十字架丛中, 幽绝静绝的树下,石块上独坐,读些自己心爱的诗文,也是一 生最可记念的事呵! 相伴的,只是扫花的老人罢!只有树上的小鸟罢!他们也 各有他们的感想么?城墙隔断了我向外的视线,只深深的将我 的思想,关闭在这圈儿里了! 她说:“在这里,人生未免太悲惨了─—” 是真的么?为何我们便想不透呢?纵然天下事都是可怀疑 的,但表示我们生命终结的那十字架,是不容怀疑,不能怀疑 的。在有生之前,它已经竖立在那里,等候着我们了。生前的 友!死后永久的伴侣!我们为何以它为悲惨呢? 在这里,我只有静止不流的心泉,幽深缥缈的思想,和那 微带着觉悟欢喜的“惆怅”。 这种思想,是天上的还是人间的呢?也许都不是罢,然而 在我是超乎平常的境界了! 花也谢了,石块也剥落了,影片也模糊了;但这于长眠的 人有什么影响呢?他们已将历史中的悲欢离合,交还了世界, 自己微笑着享受他们最后的安息了! 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沉思的石像旁边,长眠的异国异乡 的人,在这里,什么界限都消灭了,我们只隔着一个神秘的十 字架呵! 旧的文字,可以描写新的感想么?若是可以,我介绍你们 相见罢: 一角的城墙, 蔚蓝的天, 极目的苍茫无际─— 即此便是天上人间! “死”呵! 起来颂扬它, 是沉默的终归, 是永久的安息。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我的朋友! 未免太忧愁了么? “死”的泉水, 是笔尖下最后的一滴。 一九二二年二月十五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晨报副镌》1922年3月3日。)
365 0 0
冰心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当得起“文质彬彬”四字。 内容上写的是对三个家庭的评议。要评议就要表态,要表态就要言说理由。这很考功夫,思想深不深刻就在这理由上。面对富翁真诚的捐助,眼前贫困的家庭该不该接受呢?作者认为要看是否有利于善的传递,爱的弘扬。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由,很见思想。 今年还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议论,写成类似于时评的文章。材料反映的又是三个家庭对捐助的态度,也可以说材料是观点(态度)型的。面对几个观点(态度),可以比较一番,论说孰高孰低。对观点型材料,这种写法可确保立意不会偏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不过评判别人的观点妥否需用同一个衡量尺度,而且这个尺度属正面价值体系,如是否有利于爱心传播等。此乃关键所在。此文是这个方面的典范。质已胜。 文也胜。语言准确、简洁而又冷静,行文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分析温婉而到位,毫不强加于人而又让人信服。 总之,这是一篇具有示范意义的考场作文,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语言、结构等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36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