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容华怯对春,寂寥宫殿锁闲门。 此身却羡宫中树,不失芳时雨露恩。
417 0 0
中华文学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338 0 0
张说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 白云芳草与心违。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 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
345 0 0
司空曙
【杂诗】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经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344 0 0
曹植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 机生机,巧生巧,心镬烘烘日煎炒。闯蜀眉嚬游海岛, 扶桑椹熟金乌饱。金乌饱,飞复飞,四天下人眼眙眙。 孰云我轻薄,石头如何唤作玉。孰云我是非, 随邪逐恶又争得。古人终不事悠悠,一言道合死即休。 岂不见大鹏点翼盖十洲,是何之物鸣啾啾。 君子食即食,何必在珍华。小人食不食,纵食如泥沙。 清歌且莫唱,妙舞亦休夸。尔非凤炙麒麟肉, 焉能一挂于齿牙。去来去来归去来,红泉正洒芙蓉霞。 君不见金陵风台月榭烟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烧茫茫。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君不见汉王力尽得乾坤,如何秋雨洒庙门。 铜台老树作精魅,金谷野狐多子孙。几许繁华几更改, 唯有尧舜周召丘轲似长在。坐看楼阁成丘墟, 莫话桑田变成海。吾有清凉雪山雪,天上人间常皎洁。 茫茫欲火欲烧人,惆怅无因为君说。
388 0 0
贯休
贝叶明灯梦醒时,曼花飞雨泪如丝。贞元朝士人谁识,莫向中流诵楚词。西山哪有埋名地,披发骑龙事眇冥。老辈风流今已矣,夜阑忍看剑霜青。 此诗发表于1924年10月24日《晨报副镌》署名“南湖”
497 0 0
徐志摩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370 0 0
曹邺
士籍令行,伯仲分明,逐一排连。问子孙何习,父兄何业,明经词赋,右具如前。最是中间,娶妻某氏,试问于妻何与焉。乡保举,那当著押,开口论钱。 祖宗立法于前。又何必更张万万千。算行开改会,限田放籴,生民凋瘵,膏血既朘。只有士心,仅存一脉,今又艰难最可怜。谁作俑,陈坚伯大,附势专权。
敧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340 0 0
辛弃疾
木叶落时节,旅人初梦惊。钟才枕上尽,事已眼前生。 吟发不长黑,世交无久情。且将公道约,未忍便归耕。
422 0 0
杜荀鹤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396 0 0
李群玉
病逢佳节长叹息,春雨濛濛榆柳色。羸坐全非旧日容, 扶行半是他人力。喧喧里巷蹋青归,笑闭柴门度寒食。
418 0 0
白居易
盘之水,盘之水,清可濯吾缨。我与盘山疏一月,黄花满意绕荒城。怀抱向谁倾。 十之十,十之十,十十到千龄。我与盘山同一月,不占甲子后先晴。携手看升平。
刘辰翁
日本占据了东三省以后的在上海一带的表示,报章上叫作“国难声中”。在这“国难声中”,恰如用棍子搅了一下停滞多年的池塘,各种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着筋斗漂上来,在水面上转一个身,来趁势显示自己的存在了。 自信现在可以说能打仗的,是要操练久不想起的洋枪了,但也有现在也不想说去打仗的,那就照欧洲大战时候的德意志帝国的例,来“头脑动员”,以尽“国民一份子”的义务。有的去查《唐书》,说日本古名“倭奴”;②有的去翻字典,说倭是矮小之意;有的记得了文天祥,岳飞,林则徐,③——但自然,更积极的是新的文艺界。 先说一点另外的事罢,这叫作“和平声中”。在这样的声中,是“胡展堂先生”到了上海,据说还告诫青年,教他们要养“力”勿使“气”。④灵药就有了。第二天在报上便见广告道:“胡汉民先生说,对日外交,应确定一坚强之原则,并劝勉青年须养力,毋泄气,养力就是强身,泄气就是悲观,要强身、袪悲观,须先心花怒放,大笑一次。”但这样的宝贝是什么呢?是美国的一张旧影片,将探险滑稽化以博小市民一笑的《两亲家游非洲》。 至于真的“国难声中的兴奋剂”呢,那是“爱国歌舞表演”⑤,自己说,“是民族性的活跃,是歌舞界的精髓,促进同胞的努力,达到最后的胜利”的。倘有知道这立奏奇功的大明星是谁么?曰:王人美,薛玲仙,黎莉莉。 然而终于“上海文艺界大团结”了。《草野》⑥(六卷七号)上记着盛况道:“上海文艺界同人,平时很少联络,在严重时期,除各个参加其他团体的工作外,复由谢六逸⑦,朱应鹏,徐蔚南三人发起,……集会讨论。在十月六日下午三点钟,已陆续到了东亚食堂,……略进茶点,即开始讨论,颇多发挥,……最后定名为上海文艺界救国会⑧”云。 “发挥”我们还无从知道,仅据眼前的方法看起来,是先看《两亲家游非洲》以养力,又看“爱国的歌舞表演”以兴奋,更看《日本小品文选》⑨和《艺术三家言》⑩并且略进茶点而发挥。那么,中国就得救了。 不成。这恐怕不必文学青年,就是文学小囡囡,也未必会相信。没有法子,只得再加上两个另外的好消息,就是目前的爱国文艺家所主宰的《申报》所发表出来的——十月五日的《自由谈》里叶华女士云:“无办法之国民,如何有有办法之政府。国联绝望矣。……际兹一发千钧,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所见,余也不才,谨以战犬问题商诸国人。……各犬中,要以德国警犬最称职,余极主张吾国可选择是犬作战……” 同月二十五日也是《自由谈》里“苏民自汉口寄”云:“日者寓书沪友王子仲良,间及余之病状,而以不能投身义勇军为憾。王子……竟以灵药一裹见寄,云为培生制药公司所出益金草,功能治肺痨咳血,可一试之。……余立行试服,则咳果止,兼旬而后,体气渐复,因念……一旦国家有事,吾必身列戎行,一展平生之壮志,灭此朝食,行有日矣。……” 那是连病夫也立刻可以当兵,警犬也将帮同爱国,在爱国文艺家的指导之下,真是大可乐观,要“灭此朝食”⑾了。只可惜不必是文学青年,就是文学小囡囡,也会觉得逐段看去,即使不称为“广告”的,也都不过是出卖旧货的新广告,要趁“国难声中”或“和平声中”将利益更多的榨到自己的手里的。 因为要这样,所以都得在这个时候,趁势在表面来泛一下,明星也有,文艺家也有,警犬也有,药也有……也因为趁势,泛起来就格外省力。但因为泛起来的是沉滓,沉滓又究竟不过是沉滓,所以因此一泛,他们的本相倒越加分明,而最后的运命,也还是仍旧沉下去。 十月二十九日。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上海《十字街头》第一期,署名它音。 ②《唐书》包括《旧唐书》、《新唐书》,分别为后晋刘癲等和宋代欧阳修等撰。两书的《东夷传》中都有关于“倭奴”的记载。 ③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大臣,在南方坚持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后被杀。岳飞(1103~1142),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名将,因坚持抗击金兵而被投降派宋高宗、秦桧杀害。林则徐(1785~1850),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清朝大臣,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后被清政府流放新疆。 ④胡展堂(1879~1936)名汉民,广东番禺人,国民党右派政客。他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同谋者,后来同广东军阀结成粤派势力,与蒋介石的南京中央政府相对峙。一九三一年十月,双方打着“共赴国难”的旗号,在上海举行谈判。胡汉民于十四日曾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说:“学生固宜秉为民前锋之精神努力,惟宜多注意力的准备,毋专为气的发泄。” ⑤“爱国歌舞表演”以及下文的引语,见一九三一年十月《申报·本埠增刊》连续登载的黄金大戏院的广告。 ⑥《草野》原为半月刊,后改为周刊,王铁华、汤增敭编辑,自称是“文学青年的刊物”。一九二九年九月在上海创#p#副标题#e#
335 0 0
鲁迅
手种满阑花,瑞露一枝先坼。拄个杖儿来看,两三人门客。 今朝欢笑且衔杯,休更问明日。此意悠然谁会,有湖边风月。||
369 0 0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399 0 0
王守仁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359 0 0
郎士元
启庭户,列芳鲜;目眇眇,心绵绵,因风托雨降琼筵。 纷下拜,屡加笾,人心望岁祈丰年。
325 0 0
皇甫冉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412 0 0
岑参
夕郎忧国不忧身,今向天涯作逐臣。魂梦暗驰龙阙曙, 啸吟闲绕虎谿春。朝车载酒过山寺,谏纸题诗寄野人。 惆怅懦夫何足道,自离群后已同尘。
37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