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音书何太迟,暮秋把得暮春诗。柳条绿日君相忆, 梨叶红时我始知。莫叹学官贫冷落,犹胜村客病支离。 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
413 0 0
白居易
归去来兮!笑人生苦贪名利,我岂肯陷迷途惆怅独悲。假若做公卿,居宰辅,地心劳形役。量这些来小去官职,枉消磨了浩然之气。 【醉春风】想聚散若浮云,叹光阴如过隙。不如闻早赋归欤,畅是一个美,美。弃职归农,杜门修道,早则死心搭地。 【红绣鞋】泛远水舟遥遥以轻,送征帆风飘飘而吹衣,望烟水平芜把我去程迷。问征夫询远近,瞻衡日熹微,盼柴桑归兴急。 【满庭芳】再休想折腰为米,落得个心闲似水,酒醉如泥。乐并不管家和计,都分付与稚子山妻。栽五柳闲居隐迹,抚孤松小院徘徊。问因宜把功名弃?岂不见张良范蠡,这两个多大得便宜。 【上小楼】我则待逐朝每日,无拘无系。我则待从事西畴,寄傲南窗,把酒东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规模不废,策扶老尚堪流憩。 【幺】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自怡。有酒盈樽,门设常关,景幽人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从容游戏,比着个彭泽县较淡中有味。 【耍孩儿】溪泉流出涓涓细,木向阳欣欣弄碧。登东皋舒啸对斜晖,有两般儿景物希奇。觑无心出岫云如画,见有意投林鸟倦飞。草堂小堪容膝,说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忘机。 【幺】或寻丘壑观清致,或自临清流品题。我为甚绝交游待与世相违,须是我傲羲皇本性难移。想人间富贵非吾愿,望帝里迢遥不可期。已往事都休记,度晚景乐夫天命,其余更复奚疑。 【尾声】辞功名则待远是非,守田园是我有见识。闲悠悠无半点为官意,一任驷马高车聘不起。
401 0 0
李致远
五色文章类彩鸾,楚人罗得半摧残。金笼莫恨伤冠帻, 玉粒颁惭剪羽翰。孤立影危丹槛里,双栖伴在白云端。 上台爱育通幽细,却放溪山去不难。
384 0 0
齐己
赠歌妓红绡皱,眉黛愁,明艳信清秋。文章守,令素侯,最风流,送花与疏斋病叟。席间戏作四章花间坐,竹外歌,颦翠黛转秋波。你自在空踌躇,我如何肯恁么,却又可信着他,没倒断痴心儿为我。低声语,娇唱歌,韵远更情多。筵席上,疑怪他,怎生呵,眼挫里频频地觑我。新来瘦,忒闷过,非酒病为诗魔。纤腰舞,皓齿歌,便俏些个,待有甚风流罪过。全不见白髭鬓,才四十整,有家珍无半点儿心肠硬。醇一味,庞道儿,□锦片也似好前程,到健如青春后生。邯郸道,不再游,豪气傲王侯。琴三弄,酒数瓯,醉时休,缄口抽头袖手。平安过,无事居,金紫待何如?低檐屋,粗布裾,黎禾熟,是我平生愿足。
391 0 0
卢挚
一个朋友忽然寄给我一张《晨报副刊》,我就觉得有些特别,因为他是知道我懒得看这种东西的。但既然特别寄来了,姑且看题目罢:《关于下面一束通信告读者们》。署名是:志摩。哈哈,这是寄来和我开玩笑的,我想;赶紧翻转,便是几封信,这寄那,那寄这,看了几行,才知道似乎还是什么“闲话……闲话”问题〔2〕。这问题我仅知道一点儿,就是曾在新潮社〔3〕看见陈源教授即西滢先生的信〔4〕,说及我“捏造的事实,传布的‘流言’,本来已经说不胜说”。不禁好笑;人就苦于不能将自己的灵魂砍成酱,因此能有记忆,也因此而有感慨或滑稽。记得首先根据了“流言”,来判决杨荫榆事件即女师大风潮的,正是这位西滢先生,那大文便登在去年五月三十日发行的《现代评论》上。我不该生长“某籍”又在“某系”教书,所以也被归入“暗中挑剔风潮”〔5〕者之列,虽然他说还不相信,不过觉得可惜。在这里声明一句罢,以免读者的误解:“某系”云者,大约是指国文系,不是说研究系。 那时我见了“流言”字样,曾经很愤然,立刻加以驳正,虽然也很自愧没有“十年读书十年养气的工夫”〔6〕。不料过了半年,这些“流言”却变成由我传布的了,自造自己的“流言”,这真是自己掘坑埋自己,不必说聪明人,便是傻子也想不通。倘说这回的所谓“流言”,并非关于“某籍某系”的,乃是关于不信“流言”的陈源教授的了,则我实在不知道陈教授有怎样的被捏造的事实和流言在社会上传布。说起来惭愧煞人,我不赴宴会,很少往来,也不奔走,也不结什么文艺学术的社团,实在最不合式于做捏造事实和传布流言的枢纽。只是弄弄笔墨是在所不免的,但也不肯以流言为根据,故意给它传布开来,虽然偶有些“耳食之言”〔7〕,又大抵是无关大体的事;要是错了,即使月久年深,也决不惜追加订正,例如对于汪原放先生“已作古人”一案〔8〕,其间竟隔了几乎有两年。——但这自然是只对于看过《热风》的读者说的。 这几天,我的“捏……言”罪案,仿佛只等于昙花一现了,《一束通信》的主要部分中,似乎也承情没有将我“流”进去,不过在后屁股的《西滢致志摩》是附带的对我的专论,虽然并非一案,却因为亲属关系而灭族,或文字狱的株连一般。灭族呀,株连呀,又有点“刑名师爷”〔9〕口吻了,其实这是事实,法家不过给他起了一个名,所谓“正人君子”是不肯说的,虽然不妨这样做。此外如甲对乙先用流言,后来却说乙制造流言这一类事,“刑名师爷”的笔下就简括到只有两个字:“反噬”。呜呼,这实在形容得痛快淋漓。然而古语说,“察见渊鱼者不祥”〔10〕,所以“刑名师爷”总没有好结果,这是我早经知道的。 我猜想那位寄给我《晨报副刊》的朋友的意思了:来刺激我,讥讽我,通知我的,还是要我也说几句话呢?终于不得而知。好,好在现在正须还笔债,就用这一点事来搪塞一通罢,说话最方便的题目是《鲁迅致bb》,既非根据学理和事实〔11〕的论文,也不是“笑吟吟”的天才的讽刺〔12〕,不过是私人通信而已,自己何尝愿意发表;无论怎么说,粪坑也好,毛厕〔13〕也好,决定与“人气”〔14〕无关。即不然,也是因为生气发热〔15〕,被别人逼成的,正如别的副刊将被《晨报副刊》“逼死”〔16〕一样。我的镜子真可恨,照出来的总是要使陈源教授呕吐的东西,但若以赵子昂〔17〕——“是不是他?”——画马为例,自然恐怕正是我自己。自己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不过总得替bb想一想。现在不是要谈到《西滢致志摩》么,那可是极其危险的事,一不小心就要跌入“泥潭中”,遇到“悻悻的狗”〔18〕,暂时再也看不见“笑吟吟”。至少,一关涉陈源两个字,你总不免要被公理家认为“某籍”,“某系”,“某党”,“喽罗”,“重女轻男”〔19〕……等;而且还得小心记住,倘有人说过他是文士,是法兰斯,你便万不可再用“文士”或“法兰斯”〔20〕字样,否则,——自然,当然又有“某籍”……等等的嫌疑了,我何必如此陷害无辜,《鲁迅致bb》决计不用,所以一直写到这里,还没有题目,且待写下去看罢。 我先前不是刚说我没有“捏造事实”么?那封信里举的却有。说是我说他“同杨荫榆女士有亲戚朋友的关系,并且吃了她许多的酒饭”了,其实都不对。杨荫榆女士的善于请酒,我说过的,或者别人也说过,并且偶见于新闻上。现在的有些公论家,自以为中立,其实却偏,或者和事主倒有亲戚,朋友,同学,同乡,……等等关系,甚至于叨光了酒饭,我也说过的。这不是明明白白的么,报社收津贴,连同业中也互讦过,但大家仍都自称为公论。至于陈教授和杨女士是亲戚而且吃了酒饭,那是陈教授自己连结起来的,我没有说曾经吃酒饭,也不能保证未曾吃酒饭,没有说他们是亲戚,也不能保证他们不是亲戚,大概不过是同乡罢,但只要不是“某籍”,同乡有什么要紧呢。绍兴有“刑名师爷”,绍兴人便都是“刑名师爷”的例,是只适用于绍兴的人们的。 我有时泛论一般现状,而无意中触着了别人的伤疤,实在是非常抱歉的事。但这也是没法补救,除非我真去读书养气,一共廿年,被人们骗得老死牖下;或者自己甘心倒掉;或者遭了阴谋。即#p#副标题#e#
416 0 0
鲁迅
去来兮,东林春尽蕨芽肥。回头那顾名和利,付与希夷。下长生不死棋,养三寸元阳气,落一觉浑沦睡。莺花过眼,鸥鹭忘机。 去来兮,桃花流水鳜鱼肥。山蔬野菜偏滋味,旋泼新醅。胡寻些东与西,拼了个醒而醉,不管他天和地。盆干瓮竭,方许逃席。 去来兮,生平志不尚轻肥。林泉疏散无拘系,茶药琴棋。听春深杜宇啼,瞻天表玄鹤唳,看沙暖鸳鸯睡。有诗有酒,无是无非。 去来兮,楚天霜满蟹初肥。黄花似得渊明意,开遍东篱,笑山翁醉似泥,喜稚子诗能缀,爱仙果甜如蜜。烟萝路绕,车马声稀。 题歌者楚云 楚云闲,任他孤雁叫苍寒。去留舒卷无心惯,聚散之间。趁西风出远山,随急水流深涧,为暮雨迷霄汉。阳台事已,秦岭飞还。
374 0 0
赵显宏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309 0 0
杜甫
康伯度 别一枝讨伐白话的生力军,是林语堂先生。他讨伐的不是白话的“反而难懂”〔2〕,是白话的“鲁里鲁苏”〔3〕,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返朴归真”的意思也全没有,要达意,只有“语录式”(白话的文言)。 林先生用白话武装了出现的时候,文言和白话的斗争早已过去了,不像刘先生那样,自己是混战中的过来人,因此也不免有感怀旧日,慨叹末流的情绪。他一闪而将宋明语录,摆在“幽默”的旗子下,原也极其自然的。 这“幽默”便是《论语》四十五期里的《一张字条的写法》,他因为要问木匠讨一点油灰,写好了一张语录体的字条,但怕别人说他“反对白话”,便改写了白话的,选体〔4〕的,桐城派〔5〕的三种,然而都很可笑,结果是差“书僮”传话,向木匠讨了油灰来。 《论语》是风行的刊物,这里省烦不抄了。总之,是:不可笑的只有语录式的一张,别的三种,全都要不得。但这四个不同的脚色,其实是都是林先生自己一个人扮出来的,一个是正生,就是“语录式”,别的三个都是小丑,自装鬼脸,自作怪相,将正生衬得一表非凡了。 但这已经并不是“幽默”,乃是“顽笑”,和市井间的在墙上画一乌龟,背上写上他的所讨厌的名字的战法,也并不两样的。不过看见的人,却往往不问是非,就嗤笑被画者。 “幽默”或“顽笑”,也都要生出结果来的,除非你心知其意,只当它“顽笑”看。 因为事实会并不如文章,例如这语录式的条子,在中国其实也并未断绝过种子。假如有工夫,不妨到上海的弄口去看一看,有时就会看见一个摊,坐着一位文人,在替男女工人写信,他所用的文章,决不如林先生所拟的条子的容易懂,然而分明是“语录式”的。这就是现在从新提起的语录派的末流,却并没有谁去涂白过他的鼻子。 这是一个具体的“幽默”。 但是,要赏识“幽默”也真难。我曾经从生理学来证明过中国打屁股之合理:假使屁股是为了排泄或坐坐而生的罢,就不必这么大,脚底要小得远,不是足够支持全身了么?我们现在早不吃人了,肉也用不着这么多。那么,可见是专供打打之用的了。有时告诉人们,大抵以为是“幽默”。但假如有被打了的人,或自己遭了打,我想,恐怕那感应就不能这样了罢。 没有法子,在大家都不适意的时候,恐怕终于是“中国没有幽默”的了。 七月十八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六日《申报·自由谈》。 〔2〕当时有人在提倡大众语时指摘白话文“难懂”,如一九三四年六月二十二日《申报·读书问答》所载《怎样建设大众文学》一文,说白话脱离大众的生活、语言,“比古文更难懂”。〔3〕“鲁里鲁苏”林语堂在一九三三年十月一日《论语》第二十六期发表的《论语录体之用》一文中反对白话说:“吾恶白话之文,而喜文言之白,故提倡语录体。……白话文之病,噜哩噜*铡!薄玻础场⊙√濉≈改铣?合敉场段难匪*选诗文的风格和体制。 〔5〕桐城派参看本卷第327页注〔12〕。 #p#副标题#e#
350 0 0
流水人家,乍过了斜阳,一片苍树。怕听秋声,却是旧愁来处。因甚尚客殊乡,自笑我、被谁留住。问种桃、莫是前度。不拟桃花轻误。 少年未识相思苦。最难禁、此时情绪。行云暗与风流散,方信别泪如雨。何况夜鹤帐空,怎奈向、如今归去。更可怜,闲里白了头,还知否。
352 0 0
张炎
落日明歌席,行云逐舞人。江南飞暮雨,梁上下轻尘。 冶服看疑画,妆台望似春。高车勿遽返,长袖欲相亲。
510 0 0
王绩
元日争朝阙,奔流若会溟。路尘和薄雾,骑火接低星。 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 积岁方编瑞,乘春即省刑。大官陈禹玉,司历献尧蓂. 寿酒三觞退,箫韶九奏停。太阳开物象,霈泽及生灵。 南陌高山碧,东方晓气青。自怜扬子贱,归草太玄经。
370 0 0
司空曙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334 0 0
辛弃疾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红缨紫鞚珊瑚鞭, 玉鞍锦鞯黄金勒。请君鞲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 自矜诸马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香街紫陌凤城内, 满城见者谁不爱。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騣高。枥上看时独意气, 众中牵出偏雄豪。骑将猎向南山口,城南狐兔不复有。 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忆昨看君朝未央, 鸣珂拥盖满路香。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待君东去扫胡尘, 为君一日行千里。
岑参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空留三尺剑,不用一丸泥。 马向沙场去,人归故国来。 笛愁翻陇水,酒喜沥春灰。 锦带休惊雁,罗衣尚斗鸡。 还吴已渺渺,入郢莫凄凄。 自是桃李树,何患不成蹊?[1]
394 0 0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凄凄四月兰,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月明落石底。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337 0 0
年年不放春闲了。今岁衔杯少。来时柳上浅金黄,归路玉绵吹帽。惜春长似,五陵狂俊,不道朱颜老。 斜烟薄雨青林杳。犹有莺声到。西园红艳绿盘龙,辜负一年春好。锦城乐事,不关愁眼,何似还家早。
356 0 0
晁补之
【绮怀】[1] 几回花下坐吹萧,银汉红墙入望遥[2]。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3],可怜杯酒不曾消[4]。
456 0 0
黄景仁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D�D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石库门的深处有叮咚的泉响,江南的小姑娘抱着琵琶哼唱不已。她的指尖像这门前的流水,灵动而不留痕迹,只留下几缕清音。这清音,究竟从哪里来?隔壁的老太太梳了光亮的发髻,提着篮子出来,一口吴侬软语:“张家姆妈,走啊,今朝端午买粽叶去喽!”于是,一个清秀而又和气的中年女子出来,笑着嗔怪:“大清早呢!”随即两人消失于石板街的尽头。她们往哪儿去了呢? 寻找什么来解开我的好奇心? 恰是一曲《游园惊梦》。 “看人间姹紫嫣红开遍……”我追随着杜丽娘的心思解开这谜团。庭中美景固然惹人怜,但更惹人怜的是自己的肺腑;这城市里的美景固然绮丽,但最诱人的也是她骨子里的韵味呵!两千年来,是伍子胥的相土尝水,是干将莫邪的剑意人情,是馆娃宫里“嘎嘎”作响的木屐,是憨憨泉里不尽的清涟,筑就了这座城的风骨。好奇什么呢?我们好奇她为何这样清新动人,答案是隐逸在这时光里的。你可以说是山水沉淀了她,你可以说是她融入了山水;你可以说是吴人塑造了她,你也可以说是她哺育了这些人。我不禁莞尔,心头的疑虑也顿时消散,这些“从哪里来”、“如何来”,当这座城给了我们问题时,也便给了我们答案。 一花一世界,从那门前的流波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平江城的骨子。那便是她给我们的答案。 城的美妙,在于她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城的美妙,也在于她给了你最精彩的答案。 [简评] 此文很清雅,很美丽。作者用独特的审美视角来表述对一个城市的好奇之心。晨雾里的探奇,石库门觅趣,对城市“风骨”的感怀,娓娓道来。泡桐花“绵软”、“轻柔”;“吱呀�D�D吱呀”的橹声由远及近,由近而远,泉水叮咚,木屐“嘎嘎”……写得情趣盎然。(张雨仁)
353 0 0
小文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335 0 0
陈人杰
故人千里道,沧波一年别。夜上明月楼,相思楚天阔。 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还灭。 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岁晏空含情,江皋绿芳歇。
339 0 0
刘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