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寥廓。倚阑怅望情离索。悲秋自怯罗衣薄。晓镜空悬,懒把青丝掠。 江山满眼今非昨。纷纷木叶风中落。别巢燕子辞帘幕。有意东君,故把红丝缚。
490 0 0
秦观
岘北焚蛟浦,巴东射雉田。岁时宜楚俗,耆旧在襄川。 忆昨经过处,离今二十年。因君访生死,相识几人全。
286 0 0
沈佺期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328 0 0
刘长卿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 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323 0 0
中华文学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 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 两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
375 0 0
李商隐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或曰:"何以不就?"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309 0 0
邹弢
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
366 0 0
孟郊
高眠可为要玄纁,鹊尾金炉一世焚。尘外乡人为许掾, 山中地主是茅君。将收芝菌唯防雪,欲晒图书不奈云。 若使华阳终卧去,汉家封禅用谁文。
336 0 0
皮日休
三年幕画,是小试相业,桐阴个谱。协赞拥容心似佛,春在螺山螺浦。白玉无瑕,黄扉倚重,一府中流柱。萧然锦满,扁舟明日归去。 此去南北才名,看青云稳驾,玉阶徐步。共说荆州老长史,宰相须还他做。沙路星明,甘棠人远,无计攀辕住。薰香三祝,苍生正望霖雨。
319 0 0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363 0 0
贺知章
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
347 0 0
佚名
东风春未足,试望秦城曲。青草状寒芜,黄花似秋菊。 壮将欢共去,老与悲相逐。独作游社人,暮过威辇宿。
265 0 0
司空曙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426 0 0
张炎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297 0 0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1],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2] 。 奈何此征夫[3],安得去四方[4]? 戎马不能鞍,销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5],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6],猛兽步高岗[7] 。 狐死犹首丘[8],故乡安可忘!
401 0 0
曹操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山放凝云低凤翅,潮生轻浪卷龙鳞。清洗古今愁。 天尽处,风水接西滨。锦里不传溪上信,杨花犹见渡头春。愁杀渡江人。
296 0 0
仲殊
古岸涵碧落, ——陆龟蒙 虚轩明素波。坐来鱼阵变, ——皮日休 吟久菊□多。秋草分杉露, ——嵩起 危桥下竹坡。远峰青髻并, ——陆龟蒙 □□□髯和。赵论寒仍讲, ——皮日休 支硎僻亦过。斋心曾养鹤, ——嵩起 挥翰好邀鹅。倚石收奇药, ——陆龟蒙 临溪藉浅莎。桂花晴似拭, ——皮日休 荷镜晓如磨。翠出牛头耸, ——嵩起 苔深马迹跛。伞欹从野醉, ——陆龟蒙 巾侧任田歌。跁跒松形矮, ——皮日休 般跚桧樾矬。香飞僧印火, ——嵩起 泉急使镳珂。菱钿真堪帖, ——陆龟蒙 莼丝亦好拖。几时无一事, ——皮日休 相伴著烟萝。 ——嵩起
358 0 0
陆龟蒙
忽看花渐稀,罪过酒醒时。寻觅风来处,惊张夜落时。 游丝缠故蕊,宿夜守空枝。开取当轩地,年年树底期。
306 0 0
王建
第一绪言 战国非难。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并地文土性等图),非文明国。不宁惟是;必殆将化为僵石,供后人摩挲叹息,谥曰绝种Extractspecies之祥也。 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凡诸科学,发达已昔,况测地造图之末技哉。而胡为图绘地形者,分图虽多,集之则界线不合;河流俯视,山岳则恒作旁形。乖谬昏蒙,茫不思起,更何论夫地质,更何论夫地质之图。呜呼,此一细事,而令吾惧,令吾悲,吾盖见五印〔2〕详图,曾招贴于伦敦之肆矣。况吾中国,亦为孤儿,人得而挞楚鱼肉之;而此孤儿,复昏昧乏识,不知其家之田宅货匚壮〔3〕,凡得几许。盗据其室,持以赠盗,为主人者,漠不加察,得残羹冷炙,辄大感叹曰:“若衣食我,若衣食我。”而独于兄弟行,则争锱铢,较毫末,刀杖寻仇,以自相杀。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4〕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于天行,以日退化,为猿鸟蜃藻,以至非生物。况当强种鳞鳞,蔓我四周,伸手如箕,垂涎成雨,造图列说,奔走相议,非左操刃右握算,吾不知将何以生活也。而何图风水宅相之说,犹深刻人心,力杜富源,自就阿鼻〔5〕。不知宅相大佳,公等亦死;风水不破,公等亦亡,谥曰至愚,孰云不洽。复有冀获微资,引盗入室,巨资既虏,还焚其家,是诚我汉族之大敌也。凡是因迷信以弱国,利身家而害群者;虽曰历代民贼所经营养成者矣,而亦惟地质学不发达故。 地质学者,地球之进化史也;凡岩石之成因,地壳之构造,皆所深究。取以贡中国,则可知栾然尘球,无非经历劫变化以来,造成此相;虽涵无量宝匚壮,足以缮吾生,初无大神秘不可思议之物,存乎其间,以支配吾人之运命。斩绝妄念,文明乃兴。然欲历举其说,则又非一小册子所能尽也。故先掇学者所发表关于中国地质之说,著为短篇,报告吾族。虽空谭几溢于本论,然读此则吾中国大陆里面之情状,似亦略得其概矣。 第二外人之地质调查者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捡;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然彼不惮重茧,入吾内地,狼顾而鹰睨,将胡为者?诗曰:“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6〕则未来之圣主人,以将惠临,先稽帐目,夫何怪焉。左举诸子,皆最著名。其他幻形旅人,变相侦探,更不知其几许。虽曰跋涉山川,探索秘密,世界学人,皆尔尔矣;然吾知之,恒为毛戴血涌,吾不知何祥也。 千八百七十一年,德人利忒何芬Richthofen〔7〕者,受上海商业会议所之嘱托,由香港入广东,湖南(衡州,岳州),湖北(襄阳)遂达四川(重庆,叙州,雅州,成都,昭化);入陕西(凤翔,西安,潼关),山西(平阳,太原)而之直隶(正定,保定,北京)。复下湖北(汉口,襄阳),往来山西间(泽州,南阳,平阳,太原),经河南之怀庆,以至上海,入杭州,登宁波之舟山岛,遍勘全浙。复溯江至芜湖,捡江西北部,折而之江苏(镇江,扬州,淮安),遂入山东(沂州,泰安,济南,莱州,芝罘)。碧眼炯炯,击节大诧若所悟。然其志未熄也;三涉山西(太原,大同),再至直隶(宣化,北京,三河,丰润),徘徊于开平炭山,入盛京(奉天,锦州),始由凤皇城而出营口。历时三年,其旅行线强于二万里,作报告书三册,于是世界第一石炭〔8〕国之名,乃大噪于世界。其意曰:支那大陆均蓄石炭,而山西尤盛;然矿业盛衰,首关输运,惟扼胶州,则足制山西之矿业,故分割支那,以先得胶州为第一着。呜呼,今竟何如?毋曰一文弱之地质家,而眼光足迹间,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盖自利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今也森林民族〔9〕,复往来山西间,是皆利忒何芬之化身,而中国大陆沦陷之天使也,吾同胞其奈何。千八百八十年,匈牙利伯爵式奚尼〔10〕初丧爱妻,欲借旅行以漓其恨。乃偕地理学者三人,由上海溯江以达湖北(汉口,襄阳),经陕(西安)甘(静宁,安定,兰州,凉州,甘州)而出国境;复入甘肃(安定,巩昌),捡四川(成都,雅州)云南(大理)由缅甸以去。历时三年,挥金十万,著纪行三册行于世。盖于利忒何芬氏探捡未详之地,尤加意焉。越四年,俄人阿布* 先年,日本理学博士神保,巨智部,铃木之辽东,理学士西和田之热河,学士平林,井上,斋藤之南部诸地,均以调查地质为目的。递和田,小川,细井,岩浦,山田五专门家,复勘诸处,一订前探捡者报告之谬,则去岁事也。第三地质之分布 昔德儒康德Kant〔13〕唱星云说,法儒拉布拉Laplace〔14〕和之。以地球为宇宙间大气体中析出之一份,回旋空间;不知历几亿万劫,凝为流质;尔后日就冷缩,外皮遂坚,是曰地壳。至其中心,议者綦众:有内部融体说,有内部非融体说,有内外固体中挟融体说。各据学理,以文其议。然地球中心,奥不可测,欲辨孰长,盖甚难矣。惟以理想名地面之始曰基础统系Fundamentalformation〔15〕,其上地层,则据当时气候状#p#副标题#e#
359 0 0
鲁迅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题记 如果智慧是一朵莲花,那莲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点亮的蜡。荧荧的那一剪光虽微弱暧昧,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闪光就仿佛是微风漾起的一道道涟漪;万紫千红,智慧的闪光就好像是那偶尔飞来嗅闻芬芳的彩蝶;晴空万里,智慧的闪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啸唳长鸣的云鹤。 残酷的岁月扬起漫天黄沙,将一个个或悲壮或悠然的身影埋没于九尺黄泉,然而,这又怎能湮没在黑暗中闪动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是灵感的触发器。灵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需要灵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的产物吗?菊香弥漫,再酌上几杯浊酒,岂不美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复何求?会稽山阴兰亭,云天朗朗,惠风和畅。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滨,流觞饮酌,歌咏唱答,不也是出自内心深处被激发出的那些许情感吗?一篇《兰亭集序》,唱出了“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是不计其数。赤壁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生而平凡,可是我们依然对自己心灵上闪过的微光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伸出手抓住它了。一个落地的苹果成就了牛顿在科学界的丰功伟绩,一只飞翔的鸟儿为莱特兄弟展开了翱翔天穹的机翼。“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我们无意中丢弃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不正是由于我们的懒惰吗?
小文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