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分享 / 书法

更多评论

推荐

可惨与可笑〔1〕

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在事后看来,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纯洁的青年们竟不幸而陷下去了,死伤至于三百多人〔2〕。这罗网之所以布成,其关键就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 这是中国的老例,读书人的心里大抵含着杀机,对于异己者总给他安排下一点可死之道。就我所眼见的而论,凡阴谋家攻击别一派,光绪年间用“康党”〔3〕,宣统年间用“革党”〔4〕,民二以后用“乱党”〔5〕,现在自然要用“共产党”了。 其实,去年有些“正人君子”们称别人为“学棍”“学匪”的时候,就有杀机存在,因为这类诨号,和“臭绅士”“文士”之类不同,在“棍”“匪”字里,就藏着可死之道的。但这也许是“刀笔吏”式的深文周纳〔6〕。 去年,为“整顿学风”计,大传播学风怎样不良的流言,学匪怎样可恶的流言,居然很奏了效。今年,为“整顿学风”〔7〕计,又大传播共产党怎样活动,怎样可恶的流言,又居然很奏了效。于是便将请愿者作共产党论,三百多人死伤了,如果有一个所谓共产党的首领死在里面,就更足以证明这请愿就是“暴动”。 可惜竟没有。这该不是共产党了罢。据说也还是的,但他们全都逃跑了,所以更可恶。而这请愿也还是暴动,做证据的有一根木棍,两支手枪,三瓶煤油。姑勿论这些是否群众所携去的东西;即使真是,而死伤三百多人所携的武器竟不过这一点,这是怎样可怜的暴动呵! 但次日,徐谦,李大钊,李煜瀛,易培基,顾兆熊的通缉令〔8〕发表了。因为他们“啸聚群众”,像去年女子师范大学生的“啸聚男生”(章士钊解散女子师范大学呈文语)一样,“啸聚”了带着一根木棍,两支手枪,三瓶煤油的群众。以这样的群众来颠覆政府,当然要死伤三百多人;而徐谦们以人命为儿戏到这地步,那当然应该负杀人之罪了;而况自己又不到场,或者全都逃跑了呢? 以上是政治上的事,我其实不很了然。但从别一方面看来,所谓“严拿”者,似乎倒是赶走;所谓“严拿”暴徒者,似乎不过是赶走北京中法大学校长兼清室善后委员会〔9〕委员长(李),中俄大学校长(徐),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北京大学教务长(顾),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易);其中的三个又是俄款委员会〔10〕委员:一共空出九个“优美的差缺”〔11〕也。 同日就又有一种谣言,便是说还要通缉五十多人;但那姓名的一部分,却至今日才见于《京报》。〔12〕这种计画,在目下的段祺瑞政府的秘书长章士钊之流的脑子里,是确实会有的。国事犯多至五十余人,也是中华民国的一个壮观;而且大概多是教员罢,倘使一同放下五十多个“优美的差缺”,逃出北京,在别的地方开起一个学校来,倒也是中华民国的一件趣事。 那学校的名称,就应该叫作“啸聚”学校。 三月二十六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京报副刊》。 〔2〕应为二百多人。参看本卷第265页注〔6〕。 〔3〕“康党”指清末参加和赞同康有为等变法维新的人。 〔4〕“革党”指参加和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人。 〔5〕“乱党”一九一三年,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战争(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就把国民党作为“乱党”取缔。 〔6〕深文周纳歪曲或苛刻地援用法律条文,陷人于罪。 〔7〕“整顿学风”指一九二六年三月六日,西北边防督办张之江致电执政段祺瑞和总理贾德耀,侈谈“整顿学风”。他胡说当时“学风日窳,士习日偷……现已(男女)合校,复欲共妻”,“江窃以为中国之可虑者,不在内忧,不在外患,惟此邪说诐行,甚于洪水猛兽。” 请段祺瑞“设法抑制”。段祺瑞接到电报后,除令秘书长章士钊复电“嘉许”外,并将原电通知国务院,责成教育部会同军警机关,切实整顿学风。去年的“整顿学风”,参看本卷第120页注〔4〕。 〔8〕通缉令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政府下令通缉徐谦等五人,胡说他们“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本日徐谦以共产党执行委员会名义,散布传单,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徐谦等并着京内外一体严拿,尽法惩办,用儆效尤。”徐谦(1871—1940),字季龙,安徽歙县人。李大钊(1889—1927),参看本卷第66页注〔8〕。李煜瀛,字石曾,河北高阳人。易培基,字寅村,湖南长沙人。顾兆熊,字孟余,河北人。 〔9〕清室善后委员会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冯玉祥国民军驱逐溥仪出宫后,北洋政府为办理清室善后事宜和接收故宫文物而设的机构。 〔10〕俄款委员会即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一九二四年五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p#副标题#e#

 405   0  0

鲁迅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 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茶和阿魏暖,火种柏根馨。 数只飞来鹤,成堆读了经。何妨似支遁,骑马入青冥。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 诗琢冰成句,多将大道论。人谁知此意,日日只关门。 乳鼠穿荒壁,溪龟上净盆。因知无事贵,言外更无言。 红黍饭溪苔,清吟茗数杯。只应唯道在,无意俟时来。 树叠藏仙洞,山蒸足爆雷。从他嫌复笑,门更不曾开。 蝉急野萧萧,山中信屡招。树香烹菌术,诗□□琼瑶。 诸境教人认,荒榛引烧烧。吾皇礼金骨,谁□美南朝。 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气交。霜椑如蜜裹,□□似盐苞。 浮藓侵蛩穴,微阳落鹤巢。还如山里日,门更绝人敲。 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 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 芙蓉峰里居,关闭复何如。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见渠。 红泉香滴沥,丹桂冷扶疏。唯有西溪叟,时时到弊庐。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 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 囊非扑满器,门更绝人过。土井连冈冷,风帘迸叶多。 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唯有前山色,窗中无奈何。

 414   0  0

贯休

小文

中华文学苑(artype.cn)简称《华文苑》是专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书画爱好者、国漫爱好者、设计师等提供学习、进步、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欢迎愿为国粹,国漫,国风作出贡献的爱好者,来平台进行宣传,交流, 《华文苑》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华文苑》愿竭尽所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公平,文明,舒适及易于成长,进步的的平台,愿广大爱好者不吝赐教,能提供宝贵建议及思路,这也将时我们发展方向的宝贵指引! 我们的主旨是: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