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1]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2]
383 0 0
刘禹锡
珠幡绛节晓霞中,汉武清斋待少翁。 不向人间恋春色,桃花自满紫阳宫。
409 0 0
中华文学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 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韩愈
《古镜记》见《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改题《王度》,〔2〕注云:出《异闻集》〔3〕。《太平御览》(九百十二)引其程雄家婢一事〔4〕,作隋王度《古镜记》,盖缘所记皆隋时事而误。《文苑英华》(七百三十七)顾况《戴氏广异记》序〔5〕云“国朝燕公《梁四公记》,唐临《冥报记》,王度《古镜记》,孔慎言《神怪志》,赵自勘《定命录》,至如李庾成张孝举之徒,互相传说。”则度实已入唐,故当为唐人。惟《唐书》及《新唐书》皆无度名。其事迹之可藉本文考见者,如下: 大业七年五月,自御史罢归河东;六月,归长安。八年四月,在台;冬,兼著作郎,奉诏撰国史。九年秋,出兼芮城令;冬,以御史带芮城令,持节河北道,开仓赈给陕东。十年,弟勣自六丞弃官归,复出游。十三年六月,勣归长安。 由隋入唐者有王绩〔6〕,绛州龙门人,《新唐书》(一九六)《隐逸传》云:“大业中,举孝悌廉洁,……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 ‘罗网在天下,吾且安之!’乃还乡里。……初,兄凝为隋著作郎,撰《隋书》,未成,死。绩续余功,亦不能成。”则《新唐书》之绩及凝,即此文之勣及度,或度一名凝,或《唐书》字误,未能详也。《唐书》(一九二)亦有绩传,云:“贞观十八年卒。”时度已先殁,然不知在何年。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十四)类书类有《古镜记》一卷,云:“右未详撰人,纂古镜故事。”或即此。《御览》所引一节,文字小有不同。如“为下邽陈思恭义女”下有“思恭妻郑氏”五字,“遂将鹦鹉”之“将”作“劫”,皆较《广记》为胜。 《补江总白猿传》〔7〕据明长洲《顾氏文房小说》〔8〕覆刊宋本录,校以《太平广记》四百四十四所引改正数字。《广记》题曰《欧阳纥》〔9〕,注云:出《续江氏传》,是亦据宋初单行本也。 此传在唐宋时盖颇流行,故史志屡尽著录: 《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郡斋读书志》史部传记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右不详何人撰。述梁大同末欧阳纥妻为猿所窃,后生子询。《崇文目》以为唐人恶询者为之。 《直斋书录解题》子部小说家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无名氏。欧阳纥者,询之父也。询貌猕猿,盖常与长孙无忌互相嘲谑矣。此传遂因其嘲广之,以实其事。托言江总,必无名子所为也。 《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集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长孙无忌嘲欧阳询〔10〕事,见刘餗《隋唐嘉话》(中)〔11〕。其诗云:“耸?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盖询耸肩缩颈,状类猕猴。而老?窃人妇生子,本旧来传说。 汉焦延寿《易林》(坤之剥)〔12〕已云:“南山大?,盗我媚妾。” 晋似张华作《博物志》,说之甚详(见卷三《异兽》)〔13〕。唐人或妒询名重,遂牵合以成此传。其曰“补江总”者,谓总为欧阳纥之友,又尝留养询,具知其本末,而未为作传,因补之也。 《离魂记》〔14〕见《广记》三百五十八,原题《王宙》,注云出《离魂记》,即据以改题。“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句下,原有“事出陈玄髆《离魂记》云”九字,当是羡文,今删。玄髆,大历时人,余未知其审。 《枕中记》〔15〕今所传有两本,一在《广记》八十二,题作(吕翁》,注云出《异闻集》;一见于《文苑英华》八百三十三,篇名撰人名毕具。而《唐人说苍》竟改称李泌〔16〕作,莫喻其故也。沈既济,苏州吴人(《元和姓纂》云吴兴武康人),〔17〕经学该博,以杨炎〔18〕荐,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贞元时,炎得罪,既济亦贬处州司户参军。后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 撰《建中实录》〔19〕十卷,人称其能。《新唐书》(百三十二)有传。既济为史家,笔殊简质,又多规诲,故当时虽薄传奇文者,仍极推许。如李肇,即拟以庄生寓言,与韩愈之《毛颖传》并举(《国史补》下)〔20〕。《文苑英华》不收传奇文,而独录此篇及陈鸿《长恨传》〔21〕,殆亦以意主箴规,足为世戒矣。 在梦寐中忽历一世,亦本旧传。晋干宝《搜神记》〔22〕中即有相类之事。云“焦湖庙有一玉枕,枕有小坼。时单父县人杨林为贾客,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边,因入坼中。遂见朱楼琼室,有赵太尉在其中。即嫁女与林,生六子,皆为秘书郎。历数十年,并无思归之志。忽如梦觉,犹在枕旁,林怆然久之。”(见宋乐史〔23〕《太平寰宇记》百二十六引。现行本《搜神记》乃后人钞合,失收此条。)盖即《枕中记》所本。明汤显祖又本《枕中记》以作《邯郸记》传奇〔24〕,其事遂大显于世。原文吕翁无名,《邯郸记》实以吕洞宾〔25〕,殊误。洞宾以开成年下第入山,在开元后,不应先已得神仙术,且称翁也。然宋时固已溷为一谈,吴曾《能改斋漫录》〔26〕,赵与岩《宾退录》〔27〕皆尝辨之。明胡应麟亦有考正,见《少室山房笔丛》中之《玉壶遐览》〔28〕。 《太平广记》所收唐人传奇文,多本《异闻集》。其书十卷,唐末#p#副标题#e#
537 0 0
鲁迅
天色沈沈云色赭。风搅阴寒,浩荡吹平野。万斛珠玑天弃舍。长空撒下鸣鸳瓦。 玉女凝愁金阙下。褪粉残妆,和泪轻挥洒。欲降尘凡飙驭驾。翩翩白凤先来也。
310 0 0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朝吟左氏娇女篇, 夜诵相如美人赋。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 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曳裾此日从何所, 中贵由来尽相许。白夹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 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西上虽因长公主, 终须一见曲陵侯。
347 0 0
李颀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1]。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2]。 属累君两三孤子[3],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4],行当折摇[5],思复念之[6]! 乱曰[7]: 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8],舍孤儿到市[9]。 道逢亲交[10],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买饵[11]。 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12]。 徘徊空舍中[13]。 「行复尔耳[14]弃置勿复道[15]」。
552 0 0
两汉乐府
平芜连古堞,远客此沾衣。高树朝光上,空城秋气归。 微明汉水极,摇落楚人稀。但见荒郊外,寒鸦暮暮飞。
374 0 0
刘长卿
两地支离路八千,襟怀凄怆鬓苍然。 乱来未必长团会,其奈而今更长年。
419 0 0
韩偓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350 0 0
杜甫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320 0 0
李贺
忆向吴兴假守。双溪四垂高柳,仪凤桥边兰舟过,映水雕甍华牖。烛下小红妆,争看史君归后。 携手松亭难又。题诗水轩依旧。多少绿荷相倚恨,背立西风回首。怅望采莲人,烟波万重吴岫。
322 0 0
晁补之
便便书腹德无邻,健笔从知又入闽。鹦鹉才须归紫禁, 真珠履不称清贫。武夷山夹仙霞薄,螺女潭通海树春。 从此应多好消息,莫忘江上一闲人。
415 0 0
贯休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476 0 0
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永怀掩风骚,千载常矻矻. 新碑亦崔嵬,佳句悬日月。则是刊石经,终然继梼杌。 我来观雅制,慷慨变毛发。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贻厥。 东周既削弱,两汉更沦没。西晋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恶讦。感叹将谓谁,对之空咄咄。
345 0 0
高适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 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阳孤注。 须信乐极悲来,谁道是、曾歌琼树。夕阳亭遗涴,翻得江涛似许。忍望著、□天津路。最是鹃啼苦。算世事、消把春看,还有落花飞絮。
陈著
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晴卷风雷归故壑, 夜和猿鸟锁寒山。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 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373 0 0
方干
出处男儿事。甚从前、说著渊明,放高头地。点检柴桑无剩粟,未肯低头为米。算此事、非难非易。三十年间如昨日,秀才瞒、撰到专城贵。饱共暖,已不翅。 旁人问我归耶未。数旖年、平头六十,更须三岁。把似如今高一著,更好闻鸡禁市。总不似、长伸脚睡。六月荷凤芗州路,北螺山、别是般滋味。今不去,视江水。
327 0 0
【踏莎行】 杨柳回塘, 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 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331 0 0
李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