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风尘海内怜双鬓, 涕泪天涯惨一身。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384 0 0
顾况
关河月未晓,行子心已急。佳人无一言,独背残灯泣。
461 0 0
中华文学
秋霁嫦娥二八,寒光逼散浮云。小山业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 因念两登仙籍,恩沾雨露方新。汝今妙岁已能文。早折高枝荣奋。
381 0 0
李笠翁〔2〕《风筝误》亦《点石斋画报》附录也;盖欲画《笠翁十种曲》而遂未全,余亦仅得此一种,今以附之天南*3叟著作之末。画人金桂,字蟾香,与吴友如〔3〕同时,画法亦相类,当时石印绣像或全图小说〔4〕甚多,其作风大率如此。 成年九月将付装订因记。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题于《风筝误》重装本扉页,无标题、标点。 《风筝误》,传奇剧本,共三十出,清代李渔撰。〔2〕李笠翁(1611—约1679)名渔,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初戏曲作家。著有传奇剧本《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 〔3〕吴友如(?—约1893)名猷(又作嘉猷),江苏元和(今吴县)人,清末画家。自一八八四年起,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后又自刊《飞影阁画报》。 〔4〕绣像或全图小说明清以来的通俗小说,有卷首画书中人物像的,称为绣像小说;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小说。
362 0 0
鲁迅
黄叶从风散,暗嗟时节换。忽见鬓边霜,勿辞林下觞。 躬行君子道,身负芳名早。帐殿汉官仪,巾车塞垣草。 交情剧断金,文律每招寻。始知蓬山下,如见古人心。
326 0 0
权德舆
何处无今夕,岂期在海头。贾客不爱月,婵娟闲沧洲。 浩然伤岁华,独望湖边楼。烟岛青历历,蓝田白悠悠。 谁无破镜期,繄我信虚舟。谁无桂枝念,繄我方摧輈. 始见弯环春,又逢团圆秋。莫厌绫扇夕,百年多银钩。 金盘谁雕镌,玉窟难冥搜。重轮运时节,三五不自由。 疑抛云上锅,欲搂天边球。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 兔子树下蹲,虾蟆池中游。如何名金波,不共水东流。 天花辟膻腥,野云无边陬。蚌蛤乘大运,含珠相对酬。 夜鹊思南乡,露华清东瓯。百宝安可觑,老龙锁深湫。 究究如情人,盗者即仇雠。海涯上皎洁,九门更清幽。 亭亭劝金尊,夜久喘吴牛。夷俗皆轻掷,北山思今游。 雁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 四海尚白身,岂无故乡羞。壈坎何足叹,壮如水中虬。 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中途丧资斧,两地生繁忧。 一杯太阴君,鹪鹩岂无求。明日将片叶,三山东南浮。
347 0 0
陈陶
门巷乌衣应好在,风韵尚依然。知是蓬瀛第几仙。秀色粲当筵。 索句濡毫云閤里,清坐袅炉烟。谁赋回文第二篇。除是见娟娟。
373 0 0
辞得官来疾渐平,世间难有此高情。 新秋月满南溪里,引客乘船处处行。
523 0 0
姚合
斜点银釭,高擎莲炬,夜深不耐微风。重重帘幕卷堂中。香渐远、长烟袅穟,光不定、寒影摇红。偏奇处、当庭月暗,吐焰为虹。红裳呈艳,丽娥一见,无奈狂踪。试烦他纤手,卷上纱笼。开正好、银花照夜,堆不尽、金粟凝空。丁宁语、频将好事,来报主人公。
324 0 0
赵长卿
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群。岸冻千船雪,岩阴一寺云。 夜灯江北见,寒磬水西闻。鹤岭烟霞在,归期不羡君。
435 0 0
许浑
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
318 0 0
羊士谔
中原无鹿海无波,凤辇鸾旗出幸多。 今日故宫归寂寞,太平功业在山河。
415 0 0
【好事近】 登梅仙山绝顶望海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 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 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382 0 0
陆游
袖笼鞭敲登。无语独闲行。绿杨下、人初静。烟澹夕阳明。窈窕佳人,独立瑶阶,掷果潘郎,瞥见红颜横波盻,不胜娇软倚银屏。曳红裳,频推朱户,半开还掩,似欲倚、咿哑声里,细说深情。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佩,绸缪相顾不胜情。
285 0 0
本书的作者〔2〕是新近有名的作家,一九二七年珂刚(P.S.Kogan)〔3〕教授所作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中,还未见他的姓名,我们也得不到他的自传。卷首的事略,是从德国辑译的《新俄新小说家三十人集》(DreisingneueErxaehlerdesnewenRussland)的附录里翻译出来的。这《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4〕,德国就在去年由OlgaHaloern〔5〕译成出版,当时书报上曾有比小传较为详细的绍介的文辞: “唆罗诃夫是那群直接出自民间,而保有他们的本源的俄国的诗人之一。约两年前,这年青的哥萨克的名字,才始出现于俄国的文艺界,现在已被认为新俄最有天才的作家们中的一个了。他未到十四岁,便已实际上参加了俄国革命的斗争,受过好几回伤,终被反革命的军队逐出了他的乡里。 “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开手于一九一三年,他用炎炎的南方的色彩,给我们描写哥萨克人(那些英雄的,叛逆的奴隶们Pugatchov,StenkaRasin,Bulavin〔6〕等的苗裔,这些人们的行为在历史上日见其伟大)的生活。但他所描写,和那部分底地支配着西欧人对于顿河哥萨克人的想像的不真实的罗曼主义,是并无共通之处的。 “战前的家长制度的哥萨克人的生活,非常出色地描写在这小说中。叙述的中枢是年青的哥萨克人格黎高里和一个邻人的妻阿珂新亚,这两人被有力的热情所熔接,共尝着幸福与灭亡。而环绕了他们俩,则俄国的乡村在呼吸,在工作,在歌唱,在谈天,在休息。 “有一天,在这和平的乡村里蓦地起了一声惊呼:战争!最有力的男人们都出去了。这哥萨克人的村落也流了血。但在战争的持续间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这就是逼近目前的革命豫兆……” 出书不久,华斯珂普(F.K.Weiskopf)〔7〕也就给以正当的批评: “唆罗诃夫的《静静的顿河》,由我看来好像是一种豫约——那青年的俄国文学以法兑耶夫的《溃灭》,班弗罗夫的《贫农组合》,以及巴贝勒的和伊凡诺夫的小说与传奇等对于那倾耳谛听着的西方所定下的豫约的完成;这就是说,一种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生长起来了,这种文学,它的浩大就如俄国的大原野,它的清新与不羁则如苏联的新青年。凡在青年的俄国作家们的作品中不过是一种豫示与胚胎的(新的观点,从一个完全反常的,新的方面来观察问题,那新的描写),在唆罗诃夫这部小说里都得到十分的发展了。这部小说为了它那构想的伟大,生活的多样,描写的动人,使我们记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来。我们紧张地盼望着续卷的出现。”德译的续卷,是今年秋天才出现的,但大约总还须再续,因为原作就至今没有写完。这一译本,即出于OlgaHalpern德译本第一卷的上半,所以“在战争的持续间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的事,在这里还不能看见。然而风物既殊,人情复异,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宛转抑扬的恶习,华斯珂普所说的“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窥见。将来倘有全部译本,则其启发这里的新作家之处,一定更为不少。但能否实现,却要看这古国的读书界的魄力而定了。 一九三○年九月十六日。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一年十月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译本《静静的顿河》(1)。 《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萧洛霍夫作,共四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九年。贺非(又名侯朴,原名赵广湘)的译本是第一卷的上半部,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 〔2〕即萧洛霍夫(M.A.HTTpTN),文中作唆罗诃夫,苏联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3〕珂刚又译戈庚,参看本卷第209页注〔160〕。〔4〕《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指第一卷的一、二、三部。〔5〕OlgaHalpern奥尔加g哈尔培恩,德国作家玻丁场。校酰纾幔簦悖*ov布加乔夫(c.i.ljkH]eCN,约1742—1775)J?耸兰投砉?┟衿鹨宓牧煨洹#樱簦*nkoRasin,斯捷潘g拉辛(`VMFHqHoJU,?—1671),十七世纪俄国农民起义的领袖。*拢酰欤幔觯椋睿?祭?模╪._.GjHNJU,约1660—1708),一七○七年至一七○八年哥萨*伺┟衿义的领导者。 〔7〕华斯珂普(1900—1955)通译魏斯柯普夫,德国作家,生于布拉格,一九二八年迁居德国,用德语写作。 #p#副标题#e#
364 0 0
嫖姚家宴敌吴王,子夜歌声满画堂。 此日相逢眉翠尽,女真行李乞斋粮。
498 0 0
薛能
浮云变化失龙儿,始忆嘶风喷沫时。蹄想尘中翻碧玉, 尾休烟里掉青丝。曾同客舍吞饥渴,久共名场踏嶮巇. 今日枥前兴一叹,不关行李乏金羁。
363 0 0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340 0 0
李清照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311 0 0
骆宾王
结宇题三藏,焚香老一峰。云间独坐卧,只是对山松。
354 0 0
岑参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