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三分红叶秋,二分翻作上阳愁。 千声万片御沟上,一片出宫何处流。
461 0 0
徐凝
深沈阃外略,奕世当荣寄。地裂大将封,家传介珪瑞。 至今漳河俗,犹受仁人赐。公初镇惟邢,决胜无精兵。 重围逼大敌,六月守孤城。政用仁恕立,恩由赏罚明。 遂令麾下士,感德不顾生。于时闻王师,诸将兵颇黩。 天子狩南汉,烟尘满函谷。纯臣独耿介,下士多反覆。 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物性如蒺藜,化作春兰敷。 见说金被烁,终期玉有瑜。移官万里道,君子情何如。 伊昔避事心,乃是方袍客。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 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言如及清风,醒然开我怀。 宴息与游乐,不将衣褐乖。海底取明月,鲸波不可度。 上有巨蟒吞,下有毒龙护。一与吾师言,乃于中心悟。 咄哉冥冥子,胡为自尘污。
483 0 0
皎然
玉环扶浅醉,翠袖笼寒,香汗初融。昨夜残妆在,最难胜珠络,都沁铅红。朝云低护深约,蜂蝶不知踪。奈燕子情多,斜飞轻触,泪洒羞容。重逢。记前度,解翦烛调笙,踏月鸣骢。风入人间远,待尘缘洗尽,飞佩凌空。丁宁为我留住,携酒寿东风。便花谱重修,高堂再赋疑梦中。
326 0 0
中华文学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 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379 0 0
张籍
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除书加右职,骑吏拥前驱。 满月张繁弱,含霜耀鹿卢。平明跃騕褭,清夜击珊瑚。 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破胆销丹浦,颦蛾舞绿珠。危冠徒自爱,长毂事应殊。 成绩封千室,畴劳使五符。收功轻骠卫,致埋迈黄虞。 开济今如此,英威古不侔。闭关草玄者,无乃误为儒。
338 0 0
权德舆
弊宅须重葺,贫家乏羡财。桥凭川守造,树倩府僚栽。 朱板新犹湿,红英暖渐开。仍期更携酒,倚槛看花来。
466 0 0
白居易
年重月,月重光。万瓦千林白似霜。扁舟入醉乡。 山苍苍。水茫茫。严濑当时不是狂。高风引兴长。
353 0 0
向子諲
已作如尘似梦看,残春曾此一停鞍。能迎三十年前客,只有参天竹万竿。
316 0 0
握手出都门,驾言适京师。岂不怀旧庐,惆怅与子辞。 丽日坐高阁,清觞宴华池。昨游倏已过,后遇良未知。 念结路方永,岁阴野无晖。单车我当前,暮雪子独归。 临流一相望,零泪忽沾衣。
308 0 0
韦应物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411 0 0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352 0 0
牛殳
昔年群盗阻江东,吴山动摇楚泽空。齐人亦戴蜂虿毒, 美稷化为荆棘丛。汹汹四顾多窟穴,浮云白波名不同。 万人死地当虎口,一旦生涯悬彀中。昨日将军殉死节, 悉向生民陷成血。胸中豹略张阵云,握内蛇矛挥白雪。 长洲南去接孤城,居人散尽鼓噪惊。三春不见芳草色, 四面唯闻刁斗声。此时狂寇纷如市,君当要冲固深垒。 纵横计出皆获全,士卒身先每轻死。扫平氛祲望吴门, 人间岁美桑柘繁。比屋生全受君赐,连营罢战赖君恩。 如何弃置功不录,通籍无名滞江曲。灞亭不重李将军, 汉爵犹轻苏属国。荒营寂寂隐山椒,春意空惊故柳条。 野战攻城尽如此,即今谁是霍嫖姚。
426 0 0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345 0 0
王维
中朝品秩重文章,双笔依前赐望郎。五夜星辰归帝座, 半年樽俎奉梁王。南都水暖莲分影,北极天寒雁著行。 不必恋恩多感激,过淮应合见徵黄。
390 0 0
罗隐
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晋人写信,已经得声明“匆匆不暇草书”〔2〕,今人作日记,竟日日要防传钞,来不及出版。王尔德的自述,至今还有一部分未曾公开〔3〕,罗曼罗兰的日记,约在死后十年才可发表〔4〕,这在我们中国恐怕办不到。 不过现在的读文人的非文学作品,大约目的已经有些和古之人不同,是比较的欧化了的:远之,在钩稽文坛的故实,近之,在探索作者的生平。而后者似乎要居多数。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部分愿意别人知道,或者不妨给别人知道,但有一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脾气,又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一部分,于是尺牍就有了出路。这并非等于窥探门缝,意在发人的阴私,实在是因为要知道这人的全般,就是从不经意处,看出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 就是在“文学概论”上有了名目的创作上,作者本来也掩不住自己,无论写的是什么,这个人总还是这个人,不过加了些藻饰,有了些排场,仿佛穿上了制服。写信固然比较的随便,然而做作惯了的,仍不免带些惯性,别人以为他这回是赤条条的上场了罢,他其实还是穿着肉色紧身小衫裤,甚至于用了平常决不应用的奶罩。话虽如此,比起峨冠博带的时候来,这一回可究竟较近于真实。所以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不过也不能十分当真。有些作者,是连账簿也用心机的,叔本华记账就用梵文〔5〕,不愿意别人明白。 另境先生的编这部书,我想是为了显示文人的全貌的,好在用心之古奥如叔本华先生者,中国还未必有。只是我的做序,可不比写信,总不免用些做序的拳经:这是要请编者读者,大家心照的。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五夜,鲁迅记于上海闸北之且介亭。 CC 〔1〕本篇最初印入《现代作家书简》。 孔另境(1904—1972),浙江桐乡人。他所编的《当代文人尺牍钞》于一九三六年五月由生活书店出版,改题《现代作家书简》,收作家五十八人的书信二一九封。 〔2〕“匆匆不暇草书”《晋书·卫恒传》载:“恒善草、隶书,为《四体书势》,曰:‘……弘农张伯英者……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按张伯英名芝,后汉人,善草书,人称草圣。 〔3〕王尔德的自述指王尔德在狱中写给艾尔弗雷德·道格拉斯的一封长信,即《狱中记》。一八九七年王尔德出狱后将这信交给好友罗伯特·罗斯。罗斯于王尔德死后曾将它删节发表,一九四九年十月才由王尔德的次子维维安·霍兰初次将它全文发表。〔4〕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等。一九二九年六月,他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旅居瑞士所记的《战时日记》原稿(分订二十九册,最后一册记于巴黎)交瑞士巴塞尔大学图书馆保存,又将三份打字稿分交苏联列宁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学院图书馆。要求各保管者到一九五五年一月一日才可以启封,并译成各该国文字出版。〔5〕叔本华(A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梵文,古印度的文字。 #p#副标题#e#
403 0 0
鲁迅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42 0 0
柳永
醉日昔闻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 不堪病渴仍多虑,好向灉湖便出家。
410 0 0
司空图
花时曾省杜陵游,闻下书帷不举头。因过石城先访戴, 欲朝金阙暂依刘。征帆夜转鸬鹚穴,骋骑春辞鹳雀楼。 正把新诗望南浦,棹歌应是木兰舟。
469 0 0
许浑
溯本校不安之状,盖已半载有余,时有隐显,以至现在,其间亦未见学校当局有所反省,竭诚处理,使之消弭,迨五月七日校内讲演时,学生劝校长杨荫榆先生退席后,杨先生乃于饭馆召集教员若干燕饮,继即以评议部〔2〕名义,将学生自治会职员六人(文预科四人理预科一人国文系一人)揭示开除,由是全校?然,有坚拒杨先生长校之事变,而杨先生亦遂遍送感言〔3〕,又驰书学生家属,其文甚繁,第观其已经公表者,则大概谆谆以品学二字立言,使不谙此事始末者见之,一若此次风潮,为校长整饬风纪之所致,然品性学业,皆有可征,六人学业,俱非不良,至于品性一端,平素尤绝无惩戒记过之迹,以此与开除并论,而又若离若合,殊有混淆黑白之嫌,况六人俱为自治会职员,倘非长才,众人何由公举,不满于校长者倘非公意,则开除之后,全校何至?然?所罚果当其罪,则本系之两主任〔4〕何至事前并不与闻,继遂相率引退,可知公论尚在人心,曲直早经显见,偏私谬戾之举,究非空言曲说所能掩饰也,同人忝为教员,因知大概,义难默尔,敢布区区,惟关心教育者察焉。 马裕藻,沈尹默,周树人,李泰?,钱玄同,沈兼士,〔5〕周作人。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京报》。许广平在她所保存的这一宣言的铅印件旁写有附注:“鲁迅拟稿,针对杨荫榆的《感言》仗义执言,并邀请马裕藻先生转请其他先生连名的宣言。” 〔2〕评议部即评议会。根据《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组织大纲》,学校的领导机构为评议会,由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及公选出的十名教授共同组成。 〔3〕指杨荫榆的《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日《晨报》以《“教育之前途棘矣!”杨荫榆之宣言》为题,曾予刊载。 〔4〕指女师大国文系主任马裕藻和代主任黎锦熙。〔5〕马裕藻(1878—1945)浙江鄞县人,当时是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和国文系主任。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当时是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女师大国文系讲师。李泰?,河北阳原人,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兼女师大史地系主任。沈兼士(1887—1945),沈尹默之弟,当时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兼女师大国文系讲师。 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48 0 0
青田九楼山舟中作渺渺山头路,鳞鳞山上田,绕篷窗六曲屏风面。似丹青辋川,是神仙洞天,隔云树人烟,试看玉溪边,恐有桃花片。
366 0 0
乔吉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