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404 0 0
白居易
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 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
300 0 0
中华文学
惆怅佳期阻,园林秋景闲。终朝碧云外,唯见暮禽还。 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杖藜仍把菊,对卷也看山。 望望离心起,非君谁解颜。
325 0 0
钱起
又解征帆落照中,暮程还过秣陵东。 二年辛苦烟波里,赢得风姿似钓翁。
402 0 0
韦庄
锦水双龙,鞭风驾霆,来游璧池。有一龙跃出,精神电烨,一龙战退,鳞甲天飞。一样轩拏,殊途升蛰,造化真同戏小儿。时人眼,总羡他腾踏,笑我卑栖。 促装且恁西归。信自古功名各有时。但而今莫问,谁强谁弱,只争些时节,来速来迟。无地楼台,有官鼎鼐,命到亨通事事宜。三年里,看龙头独露,雁塔同题。
309 0 0
(古有乱王,肆极凶虐,乱亡乃已,故为《至乱》之诗 二章二韵十二句)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中世失国,岂非骄荒。 复复之难,令则可忘。 嘻乎乱王,王心何思?暴淫虐惑,无思不为; 生人冤怨,言何极之。
371 0 0
元结
晓角 近年的期刊有《越风》〔2〕,撰人既非全是越人,所谈也非尽属越事,殊不知其命名之所以然。自然,今年是必须痛骂贰臣和汉奸的,十七期中,有高越天先生作的《贰臣汉奸的丑史和恶果》,第一节之末云:“明朝颇崇气节,所以亡国之际,忠臣义烈,殉节不屈的多不胜计,实为我汉族生色。但是同时汉奸贰臣,却也不少,最大汉奸吴三桂,贰臣洪承畴,这两个没廉耻的东西,我们今日闻名,还须掩鼻。其实他们在当时昧了良心努力讨好清廷,结果还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真是愚不可及,大汉奸的下场尚且如此,许多次等汉奸,结果自更属可惨。……” 后又据《雪庵絮墨》〔3〕,述清朝对于开创功臣,皆配享太庙,然无汉人之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洪承畴〔4〕四名,洪且由乾隆列之《贰臣传》〔5〕之首,于是诫曰:“似这样丢脸的事情,我想不独含怨泉下的洪经略要大吃一惊,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 这种训诫,是反问不得的。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6〕,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洪承畴不入《贰臣传》,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因为卫国和经商不同,值得与否,并不是第一着也。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五日《中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 〔2〕《越风》小品文半月刊,国民党御用文人黄萍荪编辑,一九三五年十月在杭州创刊。 〔3〕《越风》半月刊第十七期(一九三六年七月三十日)所载高越天的原文说:“如《雪庵絮墨》载:‘清之入关,汉族功最重者,武臣当推耿、尚、吴三藩王,文臣则以洪经略承畴为第一。按报功酬庸之旨,上述四人应列庙享,或入祠祭。而吾详考之结果,则太庙东西两庑,以及贤良、功臣、昭忠等祠,皆无此四公大名……而洪大经略……宣付国史馆列入功臣传之事迹,经康、雍两朝之久,骤然被高宗特旨提出荣升为《贰臣传》中第一名。’”《雪庵絮墨》,当时上海《大公报》副刊连载的专栏文章。 〔4〕耿精忠(?—1682)清汉军正黄旗人。康熙间袭爵为靖南王,镇守福建;康熙十三年(1674)起兵响应吴三桂反清,后又降清,被处死。尚可喜(1604—1676),辽东(今辽宁辽阳)人。崇祯间为副总兵,后降清,属汉军镶蓝旗,从清兵入关,封平南王,镇守广州;后因其子之信响应吴三桂反清,他忧急而死。吴三桂(1612—1678),高邮(今属江苏)人。崇祯间为辽东总兵。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他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镇压川、陕农民军,俘杀南明永历帝,镇守云南,与耿、尚同为清初“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下令撤藩,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不久病死。洪承畴(1593—1665),福建南安人。崇祯间任蓟辽总督,抵御清军,兵败降清,后随清军入关,在南京总督军务,镇压江南抗清义军,顺治十年(1653)受任七省经略,镇压各部农民军。清初开国规制,多出其手。〔5〕《贰臣传》十二卷,清高宗(乾隆)敕编,载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一百二十五人的事迹。洪承畴列入该书卷三之首,尚可喜列入卷二之六。吴三桂和耿精忠分别列入《逆臣传》卷一之首和卷二之六。 〔6〕“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p#副标题#e#
341 0 0
鲁迅
世名检束为朝士,心性疏慵是野夫。高置寒灯如客店, 深藏夜火似僧炉。香浓酒熟能尝否,冷淡诗成肯和无。 若厌雅吟须俗饮,妓筵勉力为君铺。
372 0 0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375 0 0
薛昂夫
飘飘仙袂缕黄金。相对弄清音。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 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沈。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307 0 0
希世无高节,绝迹有卑栖。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 缅然万物始,及与群物齐。分地依后稷,用天信重黎。 春风何豫人,令我思东溪。草色有佳意,花枝稍含荑。 更待风景好,与君藉萋萋。
363 0 0
王维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旬才满冠已挂, 半禄未及车先悬。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庖童朝告盐米尽, 侍婢暮诉衣裳穿。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先卖南坊十亩园, 次卖东都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 半与尔充衣食费,半与吾供酒肉钱。吾今已年七十一, 眼昏须白头风眩。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未归且住亦不恶,饥餐乐饮安稳眠。死生无可无不可, 达哉达哉白乐天。
452 0 0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窗间半偈闻钟后, 松下残棋送客回。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 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428 0 0
温庭筠
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南枝的皪,陡觉品俗又香慳。曾是瑶妃清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百叠侈罗袂,小立耐春寒。 凝香地,古仙伯,玉尘闲。烦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定笑芙蓉骚客,认作东风桃杏,醉眼自相谩。想见落诗笔,字字漱龙兰。
306 0 0
三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小时。脱下御衣先赐著, 进来龙马每教骑。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 自是姓同亲向说,九重争得外人知。
417 0 0
王建
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关那受一丸泥。
446 0 0
曾携五老峰前过,几向双松石上弹。 此境此身谁更爱,掀天羯鼓满长安。
422 0 0
齐己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367 0 0
刘长卿
朱幡徐转候群官,猿鸟无声郡宇宽。楚国上腴收赋重, 汉家良牧得人难。铜铅满穴山能富,鸿雁连群地亦寒。 几日政声闻户外,九江行旅得相欢。
324 0 0
卢纶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 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413 0 0
杜牧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