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千钟。孔子百觚。 子路嗑嗑。尚饮十榼。
312 0 0
佚名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451 0 0
白居易
回雁风微,养花浓淡天容好。似春知道。吉梦佳辰到。 共乐春台,携手蓬莱小。同倾祷。愿春不老。岁岁寻芳草。
323 0 0
晁补之
簪组十年梦,园庐今夕情。谁怜故乡月,复映碧潭生。 皓彩松上见,寒光波际轻。还将孤赏意,暂寄玉琴声。
462 0 0
李德裕
静追蘋末兴,况复值萧条。猛势资新雁,寒声伴暮潮。 过山云散乱,经树叶飘飖.今日烟江上,征帆望望遥。
324 0 0
中华文学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有新词、逢春分付。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倚珠帘、咏郎秀句。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指春衫、泪曾溅处。
375 0 0
史达祖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374 0 0
蔡确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红。
359 0 0
殷尧藩
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暗溪迟仙侣,寒涧闻松禽。 寂历兹夜永,清明秋序深。微波澹澄夕,烟景含虚林。 素志久沦否,幽怀方自吟。
327 0 0
李益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287 0 0
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故园江树北,斜日岭云西。 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跻。
286 0 0
岑参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507 0 0
苏辙
诗人饶楚思,淮上及春归。旧浦菱花发,闲门柳絮飞。 高名乡曲重,少事道流稀。定向渔家醉,残阳卧钓矶。
295 0 0
李嘉祐
苦贫皆共雪,吾子岂同悲。永日应无食,经宵必有诗。 渚宫寒过节,华省试临期。努力图西去,休将冻馁辞。
360 0 0
吴融
翠娥初罢绕梁词,又见双鬟对舞时。 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凰儿。
385 0 0
施肩吾
迹暗心多感,神疲梦不游。惊舟同厌夜,独树对悲秋。 晚角和人战,残星入汉流。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
410 0 0
章碣
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爱者谁人唯白尹, 奏时何处在嵩阳。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 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437 0 0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2]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64 0 0
李白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 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326 0 0
刘长卿
浅寒梅未绽。正潮过西陵,短亭逢雁。秉烛相看,叹俊游零落,满襟依黯。露草霜花,愁正在、废宫芜苑。明月河桥,笛外尊前,旧情消减。 莫诉离肠深浅。恨聚散匆匆,梦随帆远。玉镜尘昏,怕赋情人老,后逢凄惋。一样归心,又唤起、故园愁眼。立尽斜阳无语,空江岁晚。
309 0 0
周密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