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瑶台月下逢。为谁回首矮墙东。春风吹酒退腮红。 庾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晚香都在玉杯中。
382 0 0
毛滂
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禅馀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441 0 0
朱庆馀
江南无贺老,看万壑、出清冰。想柳思周情,长歌短咏,密与传灯。山川润分秀色,称醉挥、健笔剡溪藤。一语不谈俗事,几人来结吟朋。 堪憎。我发EA2AF229。频赋曲、旧时曾。但春蚓秋蛩,寒篱晚砌,颇叹非能。何如种瓜秫,带一鉏、归去隐东陵。野啸天风两耳,翠微深处孙登。
353 0 0
张炎
飞盖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不绝,松影阑干,月笼寒翠。 莫唱阳关,但凭彩袖歌千岁。秋星入梦隔明朝,十载吴宫会。一棹回潮度苇。正西窗、灯花报喜。柳蛮樱素,试酒争怜,不教不醉。
318 0 0
吴文英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野心一片湖云外,灏气三秋海日旁。山阁若逢阎伯屿,方君诗思敌王郎。
300 0 0
中华文学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记取江头三月暮,风雨不为春计。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无多笑我,此遍聊当宾戏。
335 0 0
辛弃疾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1]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69 0 0
李商隐
南使孤帆远,东风任意吹。楚云殊不断,江鸟暂相随。 月净鸳鸯水,春生豆蔻枝。赏称佳丽地,君去莫应知。
332 0 0
韩翃
秋风吹别袂,客思在长安。若得临觞醉,何须减瑟弹。 秉心凌竹柏,仗信越波澜。春会文昌府,思君每北看。
420 0 0
皎然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407 0 0
汪元量
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 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
352 0 0
戎昱
转惊波作怒,即恐岸随流。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关心小剡县,傍眼见扬州。为接情人饮,朝来减半愁。 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青。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 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366 0 0
杜甫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元好问
赋命诚非薄,良时幸已遭。君当尧舜日,官接凤凰曹。 目睇烟霄阔,心惊羽翼高。椅梧连鹤禁,壀堄接龙韬。 我后怜词客,吾僚并隽髦。著书同陆贾,待诏比王褒。 重价连悬璧,英词淬宝刀。泉流初落涧,露滴更濡毫。 赤豹欣来献,彤弓喜暂櫜。非烟含瑞气,驯雉洁霜毛。 静室便幽独,虚楼散郁陶。花光晨艳艳,松韵晚骚骚。 画壁看飞鹤,仙图见巨鳌。倚檐阴药树,落格蔓蒲桃。 荷静蓬池鲙,冰寒郢水醪。荔枝来自远,卢橘赐仍叨。 麝气随兰泽,霜华入杏膏。恩光惟觉重,携挈未为劳。 夕阅梨园骑,宵闻禁仗獒。扇回交彩翟,雕起飏银绦。 辔待袁丝揽,书期蜀客操。尽规常謇謇,退食尚忉忉。 龟顾垂金钮,鸾飞曳锦袍。御沟杨柳弱,天厩骕骦豪。 屡换青春直,闲随上苑遨。烟低行殿竹,风拆绕墙桃。 聚散俄成昔,悲愁益自熬。每怀仙驾远,更望茂陵号。 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花迷瓜步暗,石固蒜山牢。 兰野凝香管,梅洲动翠篙。泉鱼惊彩妓,溪鸟避干旄。 感旧心犹绝,思归首更搔。无聊燃蜜炬,谁复劝金舠. 岚气朝生栋,城阴夜入濠。望烟归海峤,送雁渡江皋。 宛马嘶寒枥,吴钩在锦弢.未能追狡兔,空觉长黄蒿。 水国逾千里,风帆过万艘。阅川终古恨,惟见暮滔滔。
417 0 0
李德裕
雪霁上庭除,炉峰势转孤。略无烟作带,独有影沈湖。 冷触归鸿急,明凝落照俱。□□□□□,□□□□□。
380 0 0
林塘朱夏,雨过斑斑,绿苔绕地初遍。叶底雏鸾,犹记日斜春晚。芙蕖靓妆粉,傍高荷、闲倚歌扇。轻风起,縠纹滟滟,翠生波面。 可是追凉月下,清坐久,微云屡遮星汉。露湿纶巾,遥望玉清台殿。白头共论胜事,须偿五湖深愿。南枝好,有南飞乌鹊,绕枝低转。
325 0 0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406 0 0
王沂孙
一中全会〔2〕好忙碌,忽而讨论谁卖国,粤方委员叽哩咕,要将责任归当局。吴老头子〔3〕老益壮,放屁放屁来相嚷,说道卖的另有人,不近不远在场上。有的叫道对对对,有的吹了嗤嗤嗤,嗤嗤一通不打紧,对对恼了皇太子〔4〕,一声不响出“新京”,会场旗色昏如死。许多要人夹屁追,恭迎圣驾请重回,大家快要一同“赴国难”,又拆台基何苦来?香槟走气大菜冷,莫使同志久相等,老头自动不出席,再没狐狸来作梗。况且名利不双全,那能推苦只尝甜?卖就大家都卖不都不,否则一方面子太难堪。现在我们再去痛快淋漓喝几巡,酒酣耳热都开心,什么事情就好说,这才能慰在天灵。理论和实际,全都括括叫,点点小龙头,又上火车道。只差大柱石〔5〕,似乎还在想火并,展堂同志血压高〔6〕,精卫先生糖尿病〔7〕,国难一时赴不成,虽然老吴已经受告警。这样下去怎么好,中华民国老是没头脑,想受党治也不能,小民恐怕要苦了。但愿治病统一都容易,只要将那“言词争执”扔在茅厕里,放屁放屁放狗屁,真真岂有之此理。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五日《十字街头》第三期(初为双周刊,木期改旬刊),署名阿二。 〔2〕一中全会指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会上宁粤两派因争权夺利和推卸卖国罪责,互相漫骂。当时报纸称之为“言词争执”。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申报》在《二次大会中言词争执经过》题南京二十六日电:“昨日会中粤委某提出张学良处分案,发言滔滔不绝,谓不仅张应负丧师失地责任,即南京政府亦当负重要责任,报告毕,吴敬恒即起立,谓张学良固应负责,南京政府亦当负不抵抗之责任,至赴日勾结日本来祸中国之卖国者,亦不能不科以责任,粤委某起立,诘吴卖国者何指,吴答当事者不能不知,当时有人呼对对对,亦有喊嗤嗤嗤”。〔3〕吴老头子指吴稚晖(1866—1953),名敬恒,江苏武进人。当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他讲话时,常夹有从《何典》的开头学来的“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的话头。〔4〕皇太子指孙科(1891—1973),当时任国民党中央常委、行政院长,粤派头目之一。据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申报》“南京专电”:“今日二次大会讨论锦州问题时,吴敬恒发言中,有此次东省事件,京方绝未卖国,卖国贼另有其人,锦州之危,其咎不在张学良,咎在某某,孙科疑为讽刺粤方,颇感不快,散会后即于下午赴沪。”又二十七日《申报》“本埠新闻”:“自孙科、李文范等突然离京来沪后,时局空气又复紧张,……大会特派敦劝使者蒋作宾、陈铭枢、邹鲁等先后来沪速驾”。 〔5〕大柱石指胡汉民等。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申报》报导林森促胡汉民入京与会电文中,有“我公为党国柱石,万统共仰”等语。 〔6〕展堂胡汉民(1879—1936),号展堂,广东番禺人,当时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常务委员、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当时称患高血压症,拒绝到南京与会。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申报》报导他复林森电说:“弟血压尚高……医言如不静摄,将时有中风猝倒之患,用是惴惴,未能北行”。 〔7〕精卫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东番禺。当时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常务委员,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大汉奸。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报》载《汪精卫因病暂难赴京,医谓尚须休养三月》的新闻:“伍朝枢语人,汪精卫之疾,除糖尿症外,肝部生一巨虫”。 #p#副标题#e#
342 0 0
鲁迅
旧国当分阃,天涯答圣私。大军传羽檄,老将拜旌旗。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何年谏猎赋,今日饮泉诗。 海内求民瘼,城隅见岛夷。由来黄霸去,自有上台期。
356 0 0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只共蝉催双鬓老, 可知人已十年忙。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 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413 0 0
吴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