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 强来就枕,灯残漏水,合相思眼。分明梦见如花面。依前是、旧庭院。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340 0 0
欧阳修
洪炉炽炭燎一毛,大鼎炊汤沃残雪。疾影随形不觉至, 千钧引缕不知绝。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
458 0 0
韦应物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泽兰萱草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465 0 0
洪适
北客今朝出蜀门,翛然领得入时魂。 游人莫道归来易,三不曾闻古老言。
416 0 0
中华文学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沉。服勤因念劬劳重, 思养徒怀感慨深。岛外断云凝远日,天涯芳草动愁心。 家林千里遥相忆,几度停车一怅吟。
398 0 0
牟融
【绿头鸭】 咏月 晚云收, 淡天一片琉璃。 烂银盘、来从海底, 皓色千里澄辉。 莹无尘、素娥澹伫; 静可数、丹桂参差。 玉露初零, 金风未凛, 一年无似此佳时。 露坐久,疏萤时度, 乌鹊正南飞。 瑶台冷,栏干凭暖, 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 对此应解相思。 最关情、漏声正永, 暗断肠、花影偷移。 料得来宵, 清光未减, 阴晴天气又争知? 共凝恋,如今别后, 还是隔年期。 人强健, 清樽素影, 长愿相随。
411 0 0
晁端礼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520 0 0
李群玉
无根无蒂结还融,曾触岚光彻底空。不散几知离毕雨, 欲飞须待落花风。玲珑薄展蛟绡片,幂历轻含凤竹丛。 琼什捧来思旧隐,扑窗穿户晓溟濛。
430 0 0
徐夤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347 0 0
张炎
鄠县李长官,横琴膝上弄。不闻有政声,但见手子动。
334 0 0
黄獐黄獐草里藏,弯弓射尔伤。
323 0 0
佚名
桃红李白觉春归,强步闲庭力尚微。 从困不扶灵寿杖,恐惊花里早莺飞。
361 0 0
青苔地上消残暑,绿树阴前逐晚凉。轻屐单衫薄纱帽, 浅池平岸庳藤床。簪缨怪我情何薄,泉石谙君味甚长。 遍问交亲为老计,多言宜静不宜忙。 窗间睡足休高枕,水畔闲来上小船。棹遣秃头奴子拨, 茶教纤手侍儿煎。门前便是红尘地,林外无非赤日天。 谁信好风清簟上,更无一事但翛然。
413 0 0
白居易
【大唐歌】 舟张辟雍。鶬鶬相从。 八风囘囘。凤皇喈喈。
399 0 0
先秦无名氏
化人之心固甚难,自化之心更不易。化人可以程限之, 自化元须有其志。在心为志者何人,今日得之于广利。 三十年前识师初,正见把笔学草书。崩云落日千万状, 随手变化生空虚。海北天南几回别,每见书踪转奇绝。 近来兼解作歌诗,言语明快有气骨。坚如百炼钢, 挺特不可屈。又如千里马,脱缰飞灭没。好是不雕刻, 纵横冲口发。昨来示我十馀篇,咏杀江南风与月。 乃知性是天,习是人。莫轻河边羖fG,飞作天上麒麟。 但日新,又日新,李太白,非通神。
528 0 0
吴融
斗柄回秋律。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南第一。正野迥、西风寒寂。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璧。河汉远,澹无迹。知君有句酬佳夕。尽高歌、胡床自倚,露漙珠溢。坐到参横星欲暗,隐隐天低似笠。但络纬、悲啼催织。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人远空追忆。谁为置,郑庄驿。
375 0 0
游次公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 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 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408 0 0
张可久
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蕃兵依濮柳,蛮旆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425 0 0
雍陶
身没兰闺道日明,郭南寻得旧池亭。诗人愁立暮山碧, 贾客怨离秋草青。四望月沉疑掩镜,两檐花动认收屏。 至今乡里风犹在,借问谁传义女铭。
464 0 0
许浑
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鸟散秋鹰下,人闲春草生。 冒风归野寺,收印出山城。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363 0 0
刘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