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如秋,万里萧条,君何所之。想鲈乡烟水,尚堪垂钓,虎丘泉石,尽可题诗。橙弄霜黄,芦飘雪白,何处西风无酒旗。经行地,有会心之事,好吐胸奇。 一邱封了要离。问世上男儿今有谁。但一尊相属,居然感慨,扁舟独往,可是B248崎。齐邸歌鱼,扬州跨鹤,风味浅深君自知。匆匆去,算梅边春动,又是归期。
403 0 0
陈人杰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277 0 0
李白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391 0 0
柳宗元
江干蹭蹬,镇寻常、怀想京城春色。静倚山亭凝望处,惟见鸟飞云蓂。拂面埃尘,跳□□□,老却风流格。年来却有,短蓑轻棹胸臆。 闻与俊逸嬉游,笙歌丛里,眷恋中华国。况是韶阳将近也,应办青骢金勒。丰乐阑干,西湖烟水,遍赏苏堤侧。举觞须酹,天隅犀渚孤客。
296 0 0
中华文学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305 0 0
韦应物
前几天会见小峰,谈到自己要在半农所编的副刊上投点稿,那名目是《马上日记》。小峰怃然曰,回忆归在《旧事重提》〔2〕中,目下的杂感就写进这日记里面去……。 意思之间,似乎是说:你在《语丝》上做什么呢?—— 但这也许是我自己的疑心病。我那时可暗暗地想:生长在敢于吃河豚的地方的人,怎么也会这样拘泥?政党会设支部,银行会开支店,我就不会写支日记的么?因为《语丝》上须投稿,而这暗想马上就实行了,于是乎作支日记。 六月二十九日晴。 早晨被一个小蝇子在脸上爬来爬去爬醒,赶开,又来;赶开,又来;而且一定要在脸上的一定的地方爬。打了一回,打它不死,只得改变方针:自己起来。 记得前年夏天路过S州〔3〕,那客店里的蝇群却着实使人惊心动魄。饭菜搬来时,它们先追逐着赏鉴;夜间就停得满屋,我们就枕,必须慢慢地,小心地放下头去,倘若猛然一躺,惊动了它们,便轰的一声,飞得你头昏眼花,一败涂地。 到黎明,青年们所希望的黎明,那自然就照例地到你脸上来爬来爬去了。但我经过街上,看见一个孩子睡着,五六个蝇子在他脸上爬,他却睡得甜甜的,连皮肤也不牵动一下。在中国过活,这样的训练和涵养工夫是万不可少的。与其鼓吹什么“捕蝇”〔4〕,倒不如练习这一种本领来得切实。 什么事都不想做。不知道是胃病没有全好呢,还是缺少了睡眠时间。仍旧懒懒地翻翻废纸,又看见几条《茶香室丛钞》〔5〕式的东西。已经团入字纸篓里的了,又觉得“弃之不甘”,挑一点关于《水浒传》〔6〕的,移录在这里罢—— 宋洪迈《夷坚甲志》〔7〕十四云:“绍兴二十五年,吴傅朋说除守安丰军,自番阳遣一卒往呼吏士,行至舒州境,见村民穰穰,十百相聚,因弛担观之。其人曰,吾村有妇人为虎衔去,其夫不胜愤,独携刀往探虎穴,移时不反,今谋往救也。久之,民负死妻归,云,初寻迹至穴,虎牝牡皆不在,有二子戏岩窦下,即杀之,而隐其中以俟。少顷,望牝者衔一人至,倒身入穴,不知人藏其中也。吾急持尾,断其一足。虎弃所衔人,踉蹡而窜;徐出视之,果吾妻也,死矣。虎曳足行数十步,堕涧中。吾复入窦伺,牡者俄咆跃而至,亦以尾先入,又如前法杀之。妻冤已报,无憾矣。乃邀邻里往视,舆四虎以归,分烹之。”案《水浒传》叙李逵沂岭杀四虎事,情状极相类,疑即本此等传说作之。《夷坚甲志》成于乾道初(1165),此条题云《舒民杀四虎》。 宋庄季裕《鸡肋编》〔8〕中云:“浙人以鸭儿为大讳。北人但知鸭羹虽甚热,亦无气。后至南方,乃始知鸭若只一雄,则虽合而无卵,须二三始有子,其以为讳者,盖为是耳,不在于无气也。”案《水浒传》叙郓哥向武大索麦稃,“武大道:‘我屋里又不养鹅鸭,那里有这麦稃?’郓哥道:‘你说没麦稃,怎地栈得肥月耷月耷地,便颠倒提起你来也不妨,煮你在锅里也没气?’武大道:‘含鸟猢狲! 倒骂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汉子,我如何是鸭?’……”鸭必多雄始孕,盖宋时浙中俗说,今已不知。然由此可知《水浒传》确为旧本,其著者则浙人;虽庄季裕,亦仅知鸭羹无气而已。《鸡肋编》有绍兴三年(1133)序,去今已将八百年。 元陈泰《所安遗集》《江南曲序》云:“余童AEH时,闻长老言宋江事,未究其详。至治癸亥秋九月十六日,过梁山泊,舟遥见一峰,?嵲雄跨,问之篙师,曰,此安山也,昔宋江事处,绝湖为池,阔九十里,皆蕖荷菱芡,相传以为宋妻所植。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其党如宋者三十六人。至今山下有分赃台,置石座三十六所,俗所谓‘去时三十六,归时十八双’,意者其自誓之辞也。始予过此,荷花弥望,今无复存者,惟残香相送耳。因记王荆公诗云:‘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味其词,作《江南曲》以叙游历,且以慰宋妻种荷之意云。(原注: 曲因囊损无存。)”案宋江有妻在梁山泺中,且植芰荷,仅见于此;而谓江勇悍狂侠,亦与今所传性格绝殊,知《水浒》故事,宋元来异说多矣。泰字志同,号所安,茶陵人,延襱甲寅(1314),以《天马赋》中省试第十二名,会试赐乙卯科张起岩榜进士第,由翰林庶吉士改授龙南令,卒官。至曾孙朴,始集其遗文为一卷。成化丁未,来孙〔9〕铨等又并补遗重刊之。《江南曲》即在补遗中,而失其诗。近《涵芬楼秘笈》第十集收金侃〔10〕手写本,则并序失之矣。“舟遥见一峰”及“昔宋江事处”二句,当有脱误,未见别本,无以正之。 七月一日晴。 上午,空六〔11〕来谈;全谈些报纸上所载的事,真伪莫辨。 许多工夫之后,他走了,他所谈的我几乎都忘记了,等于不谈。只记得一件:据说吴佩孚大帅在一处宴会的席上发表,查得赤化的始祖乃是蚩尤,因为“蚩”“赤”同音,所以蚩尤即“赤尤”,“赤尤”者,就是“赤化之尤”的意思; 〔12〕说毕,合座为之“欢然”云。 太阳很烈,几盆小草花的叶子有些垂下来了,浇了一点水。田妈忠告我:浇花的时候是每天必须一定的,不能乱;一乱,就有害。我觉得有理,便踌躇起来;但又想,没有人在一定的时候来浇#p#副标题#e#
307 0 0
鲁迅
客在关西春暮夜,还同江外已清明。 三更独立看花月,惟欠子规啼一声。
380 0 0
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355 0 0
路绕秋塘首独搔,背群燕雁正呼号。故关何处重相失, 碧落有云终自高。旅宿去缄他日恨,单飞谁见此生劳。 行衣湿尽千山雪,肠断金笼好羽毛。
419 0 0
赵嘏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450 0 0
李商隐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340 0 0
陆游
恋他朝市求何事,想取丘园乐此身。千首恶诗吟过日, 一壶好酒醉消春。归乡年亦非全老,罢郡家仍未苦贫。 快活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几多人。
383 0 0
白居易
山立只盈寻,高奇药圃阴。风涛打欲碎,岩穴蛰方深。 藓点晴偏绿,蛩藏晓竞吟。岁寒终不变,堪比古人心。 徒劳水府寻,宛在玉堂阴。兰圃安虽窄,盆池映转深。 山僧来尽爱,诗客见先吟。若是买花者,年年不计心。
395 0 0
王贞白
劳君辍雅话,听说事疆场。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 河流辞马岭,节卧听龙骧。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
368 0 0
象魏抽簪早,匡庐筑室牢。宦情归去薄,天爵隐来高。 箧有新征诏,囊馀旧缊袍。何如舍麋鹿,明主仰风骚。
341 0 0
梦折营门柳。送君归、暂戏斑衣,又拢征袖。到得皇州风景异,只有湖山似旧。把感慨、寓之杯酒。雨抹晴妆西子样,且平章、剩赋诗千首。富与贵,本来有。 青油幕底筹攻守。拥貔貅、朝气凌云,夜锋冲斗。蜀祲淮氛犹在眼,一扫正须健帚。又何惜、驱驰奔走。快展韬钤资世用,看归来、金印悬双肘。倾玉斝,为亲寿。
319 0 0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325 0 0
苏轼
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洞连龙穴全山冷, 窗透鳌波尽室清。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 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
420 0 0
谭用之
秋声谁种得,萧瑟在池栏。叶涩栖蝉稳,丛疏宿鹭难。 敛烟宜下□,飒吹省先寒。此物生苍岛,令人忆钓竿。
481 0 0
曹松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425 0 0
杜甫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