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分享 /

更多评论

推荐

05年高考满分作文(北京卷):安全_1200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地脆弱,需要精心的呵护,无视安全,就无视生命的存在。   当我们在安静的教室中听课时,安全的概念或意识在我们的脑海里荡然无存,就体会不到安全的重要性。而每分每秒都有一些人出生或意外死亡,季节可以轮回,而生命的逝去就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去无返了。   在我们的周围演绎着一场场血淋淋的教训:车祸、火灾、坠楼等等,一个个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悄然殒失了。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我们学校的新校区坐落于郊外,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交通秩序异常纷乱,司机超速行驶,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模糊,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三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全校师生陷入了悲痛之中,而受害者的家长更是倍尝生死离别的巨大悲痛和创伤,谁之过?这三起事件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投资修建路面设施,给学生安上了一道生命的防护线。此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每当看到那长长的防护栅栏,每个本校学生都深深地懂得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为什么只有当事情发生了才想到去修治?防患于未然,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   有一则事例让我终生难忘:在一次交通宣传课上,放映了许多真实的车祸事件,其中有一个七岁的女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下肢,整个上身被安置在一个疲软的蓝球里,两只手拄着木屐一样的木板蜗行爬索,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却笑得那么的天真无邪,说她的愿望就是再要一个篮球,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泪如泉涌,教室里一片抽噎哭泣,心酸,心痛。   当你正愁你的身体不够好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是怎样度日的?你不觉得惭愧吗?你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   认真地遵守交通法则,即是对自己的生命的珍视,也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避免一场车祸的发生,就会避免两个家庭的残损和悲痛。   悲剧,我们谁也不愿看到!   怎样避免,你我他,大家都有责任,都有义务。维系生活的美妙,就要珍视自己的生命,而安全就是第一位的。   【点评】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一念之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会消失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留下的是永远的伤痛的回忆。音容笑貌宛在,而生命却逝,抓之不着,欲罢不能,这是一种真正的痛楚,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我们无视生命的存在,不懂得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往往就会留下惨痛的教训,让人后悔不已。作者从身边找出真实典型的案例,让人看到了血淋淋的教训,给人以警醒。惨痛的教训需时时刻刻地放在潜意识里,让思想牵动行动,避免悲剧的发生,且尚努力,努力,更努力!   以“安”组词,以所组的词语为角度作为切入点,“安全”似乎很平庸,作者正是像一位常谈的老生再次将因平庸而被我们忽略的警钟再次敲响,以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安全的重要性,可谓用心良苦。虽然是牵扯到了“生命”的沉重,但小作者摆脱了一味说教式的语言,使起善良的笔蘸取真诚的墨,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同样刺痛我们的心,真是用心良苦。   此文被评为一类文,成功之处,值得借鉴。(严敬群)

 354   0  0

小文

《死魂灵百图》小引

果戈理开手作《死魂灵》第一部的时候,是一八三五年的下半年,离现在足有一百年了。幸而,还是不幸呢,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气,使我们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也觉得仿佛写着自己的周围,不得不叹服他伟大的写实的本领。不过那时的风尚,却究竟有了变迁,例如男子的衣服,和现在虽然小异大同,而闺秀们的高髻圆裙,则已经少见;那时的时髦的车子,并非流线形的摩托卡〔2〕,却是三匹马拉的篷车,照着跳舞夜会的所谓眩眼的光辉,也不是电灯,只不过许多插在多臂烛台上的蜡烛:凡这些,倘使没有图画,是很难想像清楚的。 关于《死魂灵》的有名的图画,据里斯珂夫说,一共有三种,而最正确和完备的是阿庚的百图〔3〕。这图画先有七十二幅,未详何年出版,但总在一八四七年之前,去现在也快要九十年;后来即成为难得之品,新近苏联出版的《文学辞典》里,曾采它为插画,可见已经是有了定评的文献了。虽在它的本国,恐怕也只能在图书馆中相遇,更何况在我们中国。今年秋末,孟十还〔4〕君忽然在上海的旧书店里看到了这画集,便像孩子望见了糖果似的,立刻奔走呼号,总算弄到手里了,是一八九三年印的第四版,不但百图完备,还增加了收藏家蔼甫列摩夫所藏的三幅,并那时的广告画和第一版封纸上的小图各一幅,共计一百零五图。 这大约是十月革命之际,俄国人带了逃出国外来的;他该是一个爱好文艺的人,抱守了十六年,终于只好拿它来换衣食之资;在中国,也许未必有第二本。藏了起来,对己对人,说不定都是一种罪业,所以现在就设法来翻印这一本书,除绍介外国的艺术之外,第一,是在献给中国的研究文学,或爱好文学者,可以和小说相辅,所谓“左图右史”,更明白十九世纪上半的俄国中流社会的情形,第二,则想献给插画家,借此看看别国的写实的典型,知道和中国向来的“出相”或“绣像”〔5〕有怎样的不同,或者能有可以取法之处;同时也以慰售出这本画集的人,将他的原本化为千万,广布于世,实足偿其损失而有余,一面也庶几不枉孟十还君的一番奔走呼号之苦。对于木刻家,却恐怕并无大益,因为这虽说是木刻,但画者一人,刻者又别一人,和现在的自画自刻,刻即是画的创作木刻,是已经大有差别的了。 世间也真有意外的运气。当中文译本的《死魂灵》开始发表时,曹靖华〔6〕君就寄给我一卷图画,也还是十月革命后不多久,在彼得堡得到的。这正是里斯珂夫所说的梭可罗夫〔7〕画的十二幅。纸张虽然颇为破碎,但图像并无大损,怕它由我而亡,现在就附印在阿庚的百图之后,于是俄国艺术家所作的最写实,而且可以互相补助的两种《死魂灵》的插画,就全收在我们的这一本集子里了。 移译序文和每图的题句的,也是孟十还君的劳作;题句大概依照译本,但有数处不同,现在也不改从一律;最末一图的题句,不见于第一部中,疑是第二部记乞乞科夫免罪以后的事,这是那时俄国文艺家的习尚:总喜欢带点教训的。至于校印装制,则是吴朗西〔8〕君和另外几位朋友们所经营。这都应该在这里声明谢意。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鲁迅。 CC 〔1〕本篇最初印入《死魂灵百图》。此书由鲁迅出资,于一九三六年七月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 〔2〕摩托卡英语Motor-car的音译,即汽车。〔3〕里斯珂夫(aPUcRHLG)在《关于〈死魂灵〉的插画》一文(原载一八九三年俄国《涅瓦》周刊第八期)中说:“作《死魂灵》插画的有三个俄国艺术家:阿庚、皤克莱夫斯基和梭可罗夫。”阿庚(1817—1875),俄国画家。这些插画的雕版者是培尔那尔特斯基,阿庚的同时代人。 〔4〕孟十还原名孟斯根,辽宁人,翻译家。译有果戈理的《密尔格拉得》、涅克拉索夫的《严寒·通红的鼻子》等。〔5〕“出相”或“绣像”都是指过去印入通俗小说的书中人物的白描画像。 〔6〕曹靖华河南卢氏人,未名社成员,翻译家。曾在苏联留学和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归国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等校任教。译有长篇小说《铁流》等。 〔7〕梭可罗夫(ffPGLGQG,1821—1899)俄国画家。〔8〕吴朗西四川重庆人,翻译家。当时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经理。 #p#副标题#e#

 327   0  0

鲁迅

小文

中华文学苑(artype.cn)简称《华文苑》是专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书画爱好者、国漫爱好者、设计师等提供学习、进步、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欢迎愿为国粹,国漫,国风作出贡献的爱好者,来平台进行宣传,交流, 《华文苑》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华文苑》愿竭尽所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公平,文明,舒适及易于成长,进步的的平台,愿广大爱好者不吝赐教,能提供宝贵建议及思路,这也将时我们发展方向的宝贵指引! 我们的主旨是: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