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飘蘋末,冻痕销水中。扇冰初觉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万里通。岸分天影阔,色照日光融。 波起轻摇绿,鳞游乍跃红。殷勤排弱羽,飞翥趁和风。
370 0 0
徐夤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466 0 0
韦庄
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 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谁知力耕者,桑麦最关心。
352 0 0
齐己
夭非花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远鸡栖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珠阁斜开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
511 0 0
张先
画船稳泛春波渺。夕雨寒声小。紫烟深处数峰横。惊起一滩鸥鹭、照川明。 西楼今夜归期误。恨入栏干暮。可堪春事满春怀。不似珠帘新燕、早归来。
266 0 0
中华文学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375 0 0
罗隐
幽人下山径,去去夹青林。滑处莓苔湿,暗中萝薜深。 春朝烟雨散,犹带浮云阴。
339 0 0
储光羲
槟榔自无柯,椰叶自无阴。常羡庭边竹,生笋高于林。
367 0 0
曹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360 0 0
李方膺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300 0 0
吴文英
别有青溪道,斜亘碧岩隈。崩榛横古蔓,荒石拥寒苔。 野心长寂寞,山径本幽回。步步攀藤上,朝朝负药来。 几看松叶秀,频值菊花开。无人堪作伴,岁晚独悠哉。
301 0 0
王绩
感遇十二首1 【其一】 兰叶春葳蕤2,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3,闻风坐相悦4。 草木有本心5,何求美人折6。 【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其三】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⑷。 侧见双翠鸟⑸,巢在三珠树⑹。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⑺? 美服患人指⑻,高明逼神恶⑼? 今我游冥冥⑽,弋者何所慕⑾! 【其五】 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其六】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⑿。 可以荐嘉客⒀,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⒁,此木岂无阴。 【其八】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其九】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其十】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⒂。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⒃。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⒄。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⒅。 白云在南山⒆,日暮长太息⒇。 【其十一】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其十二】 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幽默卧帘帷。
380 0 0
张九龄
才得归闲去,还教病卧频。无由全胜意,终是负青春。 绿柳渐拂地,黄莺如唤人。方为医者劝,断酒已经旬。
361 0 0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344 0 0
曹松
带了书籍杂志过“香江”,有被视为“危险文字”而尝“铁窗斧钺风味”之险,我在《略谈香港》里已经说过了。但因为不知道怎样的是“危险文字”,所以时常耿耿于心。为什么呢?倒也并非如上海保安会所言,怕“中国元气太损”〔2〕,乃是自私自利,怕自己也许要经过香港,须得留神些。 今年似乎是青年特别容易死掉的年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里以为平常的,那边就算过激,滚油煎指头。 今天正是正当的,明天就变犯罪,藤条打屁股。倘是年青人,初从乡间来,一定要被煎得莫明其妙,以为现在是时行这样的制度了罢。至于我呢,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3〕,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思患豫防。但这是别人的意见,若夫我自己,还是不愿意吃苦的。敢乞“新时代的青年”们鉴原为幸。 所以,留神而又留神。果然,“天助自助者”,今天竟在《循环日报》上遇到一点参考资料了。事情是一个广州执信学校的学生,路过(!)香港,“在尖沙嘴码头,被一五七号华差截搜行李,在其木杠(谨案:箱也)之内,搜获激烈文字书籍七本。计开:执信学校印行之《宣传大纲》六本,又《侵夺中国史》一本。此种激烈文字,业经华民署翻译员择译完竣,昨日午乃解由连司提讯,控以怀有激烈文字书籍之罪。 ……”抄报太麻烦,说个大略罢,是:“择译”时期,押银五百元出外;后来因为被告供称书系朋友托带,所以“姑判从轻罚银二十五元,书籍没收焚毁”云。 执信学校是广州的平正的学校,既是“清党”之后,则《宣传大纲》不外三民主义可知,但一到“尖沙嘴”,可就“激烈”了;可怕。惟独对于友邦,竟敢用“侵夺”字样,则确也未免“激烈”一点,因为忘了他们正在替我们“保存国粹”之恩故也。但“侵夺”上也许还有字,记者不敢写出来。 我曾经提起过几回元朝,今夜思之,还不很确。元朝之于中文书籍,未尝如此留心。这一著倒要推清朝做模范。他不但兴过几回“文字狱”〔4〕,大杀叛徒,且于宋朝人所做的“激烈文字”,也曾细心加以删改。同胞之热心“复古”及友邦之赞助“复古”者,似当奉为师法者也。 清朝人改宋人书,我曾经举出过《茅亭客话》。但这书在《琳琅秘室丛书》里〔5〕,现在时价每部要四十元,倘非小阔人,那能得之哉?近来却另有一部了,是商务印书馆印的《鸡肋编》,宋庄季裕著,每本只要五角,我们可以看见清朝的文澜阁本和元钞本有如何不同。 〔6〕今摘数条如下: “燕地……女子……冬月以栝蒌涂面,……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今使中国妇女,尽污于殊俗,汉唐和亲之计,盖未为屈也。”(清人将“今使中国”以下二十二字,改作“其异于南方如此”七字。) “自古兵乱,郡邑被焚毁者有之,虽盗贼残暴,必赖室庐以处,故须有存者。靖康之后,金虏侵凌中国,露居异俗,凡所经过,尽皆焚燹。如曲阜先圣旧宅,自鲁共王之后,但有增葺。莽卓巢温之徒,犹假崇儒,未尝敢犯。至金寇,遂为烟尘。指其像而诟曰‘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中原之祸,自书契以来,未之有也。”(清朝的改本,可大不同了,是“孔子宅在今僊源故鲁城中归德门内阙里之中。……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今其遗址,不复可见。而先圣旧宅,近日亦遭兵燹之厄,可叹也夫。”) 抄书也太麻烦,还是不抄下去了。但我们看第二条,就很可以悟出上海保安会所切望的“循规蹈矩”之道〔7〕。即:原文带些愤激,是“激烈”,改本不过“可叹也夫”,是“循规蹈矩”的。何以故呢?愤激便有揭竿而起的可能,而“可叹也夫”则瘟头瘟脑,即使全国一同叹气,其结果也不过是叹气,于“治安”毫无妨碍的。 但我还要给青年们一个警告:勿以为我们以后只做“可叹也夫”的文章,便可以安全了。新例我还未研究好,单看清朝的老例,则准其叹气,乃是对于古人的优待,不适用于今人的。因为奴才都叹气,虽无大害,主人看了究竟不舒服。 必须要如罗素〔8〕所称赞的杭州的轿夫一样,常是笑嘻嘻。 但我还要给自己解释几句:我虽然对于“笑嘻嘻”仿佛有点微词,但我并非意在鼓吹“阶级斗争”,因为我知道我的这一篇,杭州轿夫是不会看见的。况且“讨赤”诸君子,都不肯笑嘻嘻的去抬轿,足见以抬轿为苦境,也不独“乱党”为然。而况我的议论,其实也不过“可叹也夫”乎哉! 现在的书籍往往“激烈”,古人的书籍也不免有违碍之处。 那么,为中国“保存国粹”者,怎么办呢?我还不大明白。仅知道澳门是正在“征诗”,共收卷七千八百五十六本,经“江霞公太史(孔殷) 〔9〕评阅”,取录二百名。第一名的诗是: 南中多乐日高会……良时厚意愿得常…… 陵松万章发文彩……百年贵寿齐辉光…… 这是从香港报上照抄下来的,一连三圈,也原本如此,我想大概是密圈之意。这诗大约还有一种“格”,如“嵌字格”〔10〕之类,但我是外行,只好不谈。所给我益处的,是我居然从此悟出#p#副标题#e#
319 0 0
鲁迅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欲遣为霖安九有,先令作相赞东宫。自从忠谠承天眷,更用文篇续国风。最是何人感恩德,谢敷星下钓渔翁。
285 0 0
方干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1]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2]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347 0 0
李贺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 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 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蜀王殿上华筵开,五云歌从天上来。满堂罗绮悄无语, 喉音止驻云裴回。管弦金石还依转,不随歌出灵和殿。 白云飘飖席上闻,贯珠历历声中见。旧样钗篦浅淡衣, 元和梳洗青黛眉。低丛小鬓腻pE鬌,碧牙镂掌山参差。 曲终暂起更衣过,还向南行座头坐。低眉欲语谢贵侯, 檀脸双双泪穿破。自言本是宫中嫔,武皇改号承恩新。 中丞御史不足比,水殿一声愁杀人。武皇铸鼎登真箓, 嫔御蒙恩免幽辱。茂陵弓剑不得亲,嫁与卑官到西蜀。 卑官到官年未周,堂衡禄罢东西游。蜀江水急驻不得, 复此萍蓬二十秋。今朝得侍王侯宴,不觉途中妾身贱。 愿持卮酒更唱歌,歌是伊州第三遍。唱著右丞征戍词, 更闻闺月添相思。如今声韵尚如在,何况宫中年少时。 五云处处可怜许,明朝道向褒中去。须臾宴罢各东西, 雨散云飞莫知处。
355 0 0
陈陶
桃萼正芳菲。初占春时。蒸霞灿锦望中迷。斜出繁枝临曲沼,鸾鉴妆迟。 蜂蝶镇相依。天气融怡。空教追忆武陵溪。片片漫随流水去,风暖烟霏。
366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