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316 0 0
陈师道
禅客无心忆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 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
424 0 0
中华文学
东晋许征君,西方彦上人。生时犹定见,悟后了前因。 灵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频。碑存才记日,藤老岂知春。 车骑归萧詧,云林识许询。千秋不相见,悟定是吾身。
330 0 0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 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
339 0 0
杜甫
日暮裁缝歇,深嫌气力微。才能收箧笥,懒起下帘帷。 怨坐空然烛,愁眠不解衣。昨来频梦见,夫婿莫应知。
344 0 0
山斋西向蜀江濆,四载安居复有群。风雁势高犹可见, 雪猿声苦不堪闻。新诗写出难胜宝,破衲披行却类云。 每喜溯流宾客说,元瑜刀笔润雄军。
376 0 0
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处迎春送腊,罗绮筵开。 今古偏同此夜,贤愚共添一岁,贵贱仍偕。互祝遐龄,山海固难摧。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383 0 0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刘长卿
楼头钟鼓递相催,曙色当衙晓仗开。孔雀扇分香案出, 衮龙衣动册函来。金泥照耀传中旨,玉节从容引上台。 盛礼永尊徽号毕,圣慈南面不胜哀。
417 0 0
薛逢
江上秋风正钓鲈,九重天子梦翘车。不将高卧邀刘主, 自吐清谈护汉储。沧海十年龙景断,碧云千里雁行疏。 相逢莫话归山计,明日东封待直庐。
387 0 0
韦庄
前记〔2〕 苏联的无产作家,是十月革命以后,即努力于创作的,一九一八年,无产者教化团〔3〕就印行了无产者小说家和诗人的丛书。二十年夏,又开了作家的大会〔4〕。而最初的文学者的大结合,则是名为“锻冶厂”的集团。 但这一集团的作者,是往往负着深的传统的影响的,因此就少有独创性,到新经济政策施行后,误以为革命近于失败,折了幻想的翅子,几乎不能歌唱了。首先对他们宣战的,是《那巴斯图》(意云:在前哨)派的批评家,英古罗夫〔5〕说: “对于我们的今日,他们在怠工,理由是因为我们的今日,没有十月那时的灿烂。他们……不愿意走下英雄底阿灵比亚〔6〕来。这太平常了。这不是他们的事。”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无产者作家的一团在《青年卫军》〔7〕的编辑室里集合,决议另组一个“十月团”〔8〕,“锻冶厂”和“青年卫军”的团员,离开旧社,加入者不少,这是“锻冶厂”分裂的开端。“十月团”的主张,如烈烈威支说,是“内乱已经结束,‘暴风雨和袭击’的时代过去了。而灰色的暴风雨的时代又已到来,在无聊的幔下,暗暗地准备着新的‘暴风雨’和新的‘袭击’。”所以抒情诗须用叙事诗和小说来替代;抒情诗也“应该是血,是肉,给我们看活人的心绪和感情,不要表示柏拉图一流的欢喜了〔9〕。” 但“青年卫军”的主张,却原与“十月团”有些相近的。 革命直后的无产者文学,诚然也以诗歌为最多,内容和技术,杰出的都很少。有才能的革命者,还在血战的涡中,文坛几乎全被较为闲散的“同路人”所独占。然而还是步步和社会的现实一同进行,渐从抽象的,主观的而到了具体的,实在的描写,纪念碑的长篇大作,陆续发表出来,如里培进斯基的《一周间》〔10〕,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11〕,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12〕,就都是一九二三至二四年中的大收获,且已移植到中国,为我们所熟识的。 站在新的立场上的智识者的作家既经辈出,一面有些“同路人”也和现实接近起来,如伊凡诺夫的《哈蒲》〔13〕,斐定的《都市与年》,也被称为苏联文坛上的重要收获。先前的势如水火的作家,现在似乎渐渐有些融洽了。然而这文学上的接近,渊源其实是很不相同的。珂刚教授在所著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中说: “无产者文学虽然经过了几多的变迁,各团体间有过争斗,但总是以一个观念为标帜,发展下去的。这观念,就是将文学看作阶级底表现,无产阶级的世界感的艺术底形式化,组织意识,使意志向着一定的行动的因子,最后,则是战斗时候的观念形态底武器。纵使各团体间,颇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但我们从不见有谁想要复兴一种超阶级的,自足的,价值内在的,和生活毫无关系的文学。无产者文学是从生活出发,不是从文学性出发的。虽然因为作家们的眼界扩张,以及从直接斗争的主题,移向心理问题,伦理问题,感情,情热,人心的细微的经验,那些称为永久底全人类的主题的一切问题去,而‘文学性’也愈加占得光荣的地位;所谓艺术底手法,表现法,技巧之类,又会有重要的意义;学习艺术,研究艺术,研究艺术的技法等事,成了急务,公认为切要的口号;有时还好像文学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原先的处所了。 “所谓‘同路人’的文学,是开拓了别一条路的。他们从文学走到生活去。他们从价值内在底技巧出发。他们先将革命看作艺术底作品的题材,自说是对于一切倾向性的敌人,梦想着无关于倾向的作家的自由的共和国。 然而这些‘纯粹的’文学主义者们——而且他们大抵是青年——终于也不能不被拉进全线沸腾着的战争里去了。他们参加了战争。于是从革命底实生活到达了文学的无产阶级作家们,和从文学到达了革命底实生活的‘同路人们’,就在最初的十年之终会面了。最初的十年的终末,组织了苏联作家的联盟〔14〕。将在这联盟之下,互相提携,前进了。最初的十年的终末,由这样伟大的试练来作纪念,是毫不足怪的。” 由此可见在一九二七年顷,苏联的“同路人”已因受了现实的熏陶,了解了革命,而革命者则由努力和教养,获得了文学。但仅仅这几年的洗练,其实是还不能消泯痕迹的。我们看起作品来,总觉得前者虽写革命或建设,时时总显出旁观的神情,而后者一落笔,就无一不自己就在里边,都是自己们的事。 可惜我所见的无产者作家的短篇小说很有限,这十篇之中,首先的两篇,还是“同路人”的,后八篇中的两篇〔15〕,也是由商借而来的别人所译,然而是极可信赖的译本,而伟大的作者,遗漏的还很多,好在大抵别有长篇,可供阅读,所以现在也不再等待,收罗了。 至于作者小传及译本所据的本子,也都写在《后记》里,和《竖琴》一样。 临末,我并且在此声谢那帮助我搜集传记材料的朋友。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八夜,鲁迅记。 ※ ※ ※ 〔1〕《一天的工作》鲁迅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三年间编译的苏联短篇小说集,一九三三年三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列为《#p#副标题#e#上海注册公司
338 0 0
鲁迅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442 0 0
高启
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 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
336 0 0
骆宾王
老诲心不乱,庄戒形太劳。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 补养在积功,如裘集众毛。将欲致千里,可得差一毫。 颜回何为者,簟瓢才自给。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张苍何为者,染爱浩无际。妾媵填后房,竟寿百馀岁。 苍寿有何德,回夭有何辜。谁谓具圣体,不如肥瓠躯。 遂使世俗心,多疑仙道书。寄问卢先生,此理当何如。
396 0 0
白居易
小妆朱槛,护秋英千点,金钿如簇。黄叶白苹朝露冷,只有孤芳幽馥。华发苍头,宦情羁思,来伴花幽独。巡檐无语,清愁何啻千斛。 因念爱酒渊明,东篱雅意,千载无人续。身在花边须一醉,小覆杯中_醁。过了重阳,捻枝嗅蕊,休叹年华速。明年春到,陈根更有新绿。
352 0 0
王炎
北地花开南地风,寄根还与客心同。群芳尽怯千般态, 几醉能消一番红。举世只将华胜实,真禅元喻色为空。 近年明主思王道,不许新栽满六宫。
408 0 0
张蠙
日日恨何穷,巴云旧隐空。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 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赁居将罄比,乞食与僧同。 花月登临处,江山怅望中。众皆轻病骥,谁肯救焦桐。 坐惜春还至,愁吟夜每终。谷寒思变律,叶晚怯回风。 谒蔡惭王粲,怜衡冀孔融。深恩知尚在,何处问穷通。
388 0 0
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
426 0 0
李德裕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510 0 0
孟郊
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 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干。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379 0 0
方干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