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2〕 作者在日本,是以研究北欧文学,负有盛名的人,而在这一类学者群中,主张也最为热烈。这一篇是一九二六年一月所作,后来收在《文学评论》〔3〕中,那主旨,如结末所说,不过愿于读者解释现今新兴文学“诸问题的性质和方向,以及和时代的交涉等,有一点裨助。” 但作者的文体,是很繁复曲折的,译时也偶有减省,如三曲省为二曲,二曲改为一曲〔4〕之类,不过仍因译者文拙,又不愿太改原来语气,所以还是沈闷累坠之处居多。只希望读者于这一端能加鉴原,倘有些讨厌了,即每日只看一节也好,因为本文的内容,我相信大概不至于使读者看完之后,会觉得毫无所得的。 此外,则本文中并无改动;有几个空字,是原本如此的,也不补满,以留彼国官厅的神经衰弱症的痕迹。但题目上却改了几个字,那是,以留此国的我或别人的神经衰弱症的痕迹的了。 至于翻译这篇的意思,是极简单的。新潮之进中国,往往只有几个名词,主张者以为可以咒死敌人,敌对者也以为将被咒死,喧嚷一年半载,终于火灭烟消。如什么罗曼主义,自然主义〔5〕,表现主义,未来主义〔6〕……仿佛都已过去了,其实又何尝出现。现在借这一篇,看看理论和事实,知道势所必至,平平常常,空嚷力禁,两皆无用,必先使外国的新兴文学在中国脱离“符咒”气味,而跟着的中国文学才有新兴的希望——如此而已。 一九二九年二月十四日,译者识。 ※ ※ ※ 〔1〕《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日本文艺批评家片上伸所著论文,原题《无产阶级文学的诸问题》。中译本于一九二九年四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出版,为《文艺理论小丛书》之一。在同一丛书的《文学之社会学的研究》(一九二八年大江书铺版)卷末的广告中,此书又题为《最近新文学之诸问题》;又《三闲集》卷末附录的《鲁迅著译书目》中所载本书,题目作《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与实际》。 〔2〕本篇最初印入《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单行本卷首,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3〕《文学评论》片上伸作文学批评论文集,一九二六年日本东京新潮社出版。 〔4〕《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里曾说及翻译之难:“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将仂句拆下来”,当是“三曲省为二曲,二曲改为一曲之类”的译法的具体的说明。仂句,语法术语,现在通称“主谓词组”。 〔5〕罗曼主义即浪漫主义,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自然主义,盛行于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主张文艺创作表现人的生物本能,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个别现象。 〔6〕表现主义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奥国等地流行的一种反映资产阶级意识的文艺流派。主张文艺表现作者的自我感受,认为主观是唯一的真实,反对艺术的目的性。未来主义,二十世纪初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曾影响了欧洲各国,它否定一切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强调表现现代的机械文明,追求怪诞的形式,宣传创造“未来”的艺术。 #p#副标题#e#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16 0 0
鲁迅
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并栽。秾艳尽怜胜彩绘, 嘉名谁赠作玫瑰。春藏锦绣风吹拆,天染琼瑶日照开。 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
336 0 0
徐夤
芙蓉楼中饮君酒,骊驹结言春杨柳。 豫章花落不见归,一望东风堪白首。
369 0 0
陈陶
饥食松花渴饮泉,偶从山后到山前。 阳坡软草厚如织,因与鹿麛相伴眠。
299 0 0
卢纶
月色十分圆。风露娟娟。木犀香里凭阑干。河汉横斜天似水,玉鉴光寒。 草草具杯盘。相对苍颜。素娥莫惜少留连。秋气平分蟾兔满,动是经年。
321 0 0
王炎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340 0 0
韩愈
酒渴爱江清,馀酣漱晚汀。软莎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326 0 0
畅当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375 0 0
骆宾王
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 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
396 0 0
顾况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1]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何其久?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2]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3]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4]
377 0 0
诗经
忆昔开元日,承平事胜游。贵妃专宠幸,天子富春秋。 月白霓裳殿,风干羯鼓楼。斗鸡花蔽膝,骑马玉搔头。 绣毂千门妓,金鞍万户侯。薄云欹雀扇,轻雪犯貂裘。 过客闻韶濩,居人识冕旒。气和春不觉,烟暖霁难收。 涩浪和琼甃,晴阳上彩斿。卷衣轻鬓懒,窥镜澹蛾羞。 屏掩芙蓉帐,帘褰玳瑁钩。重瞳分渭曲,纤手指神州。 御案迷萱草,天袍妒石榴。深岩藏浴凤,鲜隰媚潜虬。 不料邯郸虱,俄成即墨牛。剑锋挥太皞,旗焰拂蚩尤。 内嬖陪行在,孤臣预坐筹。瑶簪遗翡翠,霜仗驻骅骝。 艳笑双飞断,香魂一哭休。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 朱阁重霄近,苍崖万古愁。至今汤殿水,呜咽县前流。
385 0 0
温庭筠
羁绪鳏鳏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飞来曲渚烟方合, 过尽南塘树更深。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
356 0 0
李商隐
敲面风轻,一两点、海棠微雨。春总在、英雄元帅,晓来游处。楼阁万家帘幕卷,江郊十里旌驻。有黄鹂、百舌啭新声,垂杨舞。 寒食近,喧箫鼓。车马闹,铜鞮路。尽不妨沈醉,与花为主。风韵可将图画比,笑谈尽是惊人语。问何如、邹湛岘山头,陪羊祜。
283 0 0
刘过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442 0 0
高启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 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排衙朱阁上,喝道画堂前。 合调歌杨柳,齐声踏采莲。走堤行细雨,奔巷趁轻烟。 嫩竹乘为马,新蒲折作鞭。莺雏金镟系,猫子彩丝牵。 拥鹤归晴岛,驱鹅入暖泉。杨花争弄雪,榆叶共收钱。 锡镜当胸挂,银珠对耳悬。头依苍鹘裹,袖学柘枝揎。 酒殢丹砂暖,茶催小玉煎。频邀筹箸挣,时乞绣针穿。 宝箧拏红豆,妆奁拾翠钿。戏袍披按褥,劣帽戴靴毡。 展画趋三圣,开屏笑七贤。贮怀青杏小,垂额绿荷圆。 惊滴沾罗泪,娇流污锦涎。倦书饶娅姹,憎药巧迁延。 弄帐鸾绡映,藏衾凤绮缠。指敲迎使鼓,筋拨赛神弦。 帘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棋图添路画,笛管欠声镌。 恼客初酣睡,惊僧半入禅。寻蛛穷屋瓦,探雀遍楼椽。 抛果忙开口,藏钩乱出拳。夜分围榾柮,聚朝打秋千。 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互夸轮水碓,相教放风旋。 旗小裁红绢,书幽截碧笺。远铺张鸽网,低控射蝇弦。 詀语时时道,谣歌处处传。匿窗眉乍曲,遮路臂相连。 斗草当春径,争球出晚田。柳傍慵独坐,花底困横眠。 等鹊前篱畔,听蛩伏砌边。傍枝粘舞蝶,隈树捉鸣蝉。 平岛夸趫上,层崖逞捷缘。嫩苔车迹小,深雪履痕全。 竞指云生岫,齐呼月上天。蚁窠寻径劚,蜂穴绕阶填。 樵唱回深岭,牛歌下远川。垒柴为屋木,和土作盘筵。 险砌高台石,危跳峻塔砖。忽升邻舍树,偷上后池船。 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明时方任德,劝尔减狂颠。
397 0 0
中华文学
去年无麦,今年多稼,尽是君侯心地。向来寺寺总拘桩,今有不拘桩底寺。 省仓展日,米场镌价。 万落千村蒙惠。更将补纳放宽些,便是个、西京循吏。
刘克庄
无媒归别业,所向自乖心。闾里故人少,田园荒草深。 浪翻全失岸,竹迸别成林。鸥鸟犹相识,时来听苦吟。 眠云终未遂,策马暂休期。上国劳魂梦,中心甚别离。 冰封岩溜断,雪压砌松欹。骨肉嗟名晚,看归却泪垂。 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 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 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 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 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 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367 0 0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李忱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343 0 0
袁枚
晓来风作。病怯春衫薄。郭外溪山明秀,红尘里、自拘缚。 村酒频斟酌。野花偏绰约。十载人非物是,惊回首、梦初觉。
30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