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98 0 0
李清照
郡斋何用酒如泉,饮德先时已醉眠。 若共门人推礼分,戴崇争得及彭宣。
322 0 0
李商隐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333 0 0
苏轼
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蕃兵依濮柳,蛮旆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383 0 0
雍陶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288 0 0
顾况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325 0 0
辛弃疾
旧识相逢情更亲,攀欢甚少怆离频。黄绶罢来多远客, 青山何处不愁人。日斜官树闻蝉满,雨过关城见月新。 梁国遗风重词赋,诸侯应念马卿贫。
钱起
章台路。西出重城几步。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行人半倚户。飞去黄鹂自语。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 钿车暗相遇。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闻歌犹是淋铃处。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报伊共歌舞。西去。屡回顾。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玉关万里知何许。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295 0 0
中华文学
月痕依约到西厢。曾羡花枝拂短墙。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余香。 歌逢袅处眉先妩,酒半酣时眼更狂。闲倚绣帘吹柳絮,问何人似冶游郎。
310 0 0
贺铸
唐人小说单本,至明什九散亡;宋修《太平广记》成,又置不颁布,绝少流传,故后来偶见其本,仿以为文,世人辄大耸异,以为奇绝矣。明初,有钱唐瞿佑〔1〕字宗吉,有诗名,又作小说曰《剪灯新话》,文题意境,并抚唐人,而文笔殊冗弱不相副,然以粉饰闺情,拈掇艳语,故特为时流所喜,仿效者纷起,至于禁止,其风始衰。迨嘉靖间,唐人小说乃复出,书估往往刺取《太平广记》中文,杂以他书,刻为丛集,真伪错杂,而颇盛行。〔2〕文人虽素与小说无缘者,亦每为异人侠客童奴以至虎狗虫蚁作传,置之集中。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 而专集之最有名者为蒲松龄之《聊斋志异》。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人,幼有轶才,老而不达,以诸生授徒于家,至康熙辛卯始成岁贡生(《聊斋志异》序跋),越四年遂卒,年八十六(一六三○——一七一五)〔3〕,所著有《文集》四卷,《诗集》六卷,《聊斋志异》八卷(文集附录张元撰墓表),及《省身录》《怀刑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农桑经》等(李桓《耆献类征》四百三十一)。其《志异》或析为十六卷,凡四百三十一篇,年五十始写定,自有题辞,言“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同黄州〔4〕,喜人谈鬼,闲则命笔,因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是其储蓄收罗者久矣。然书中事迹,亦颇有从唐人传奇转化而出者(如《凤阳士人》《续黄粱》等),此不自白,殆抚古而又讳之也。至谓作者搜采异闻,乃设烟茗于门前,邀田夫野老,强之谈说以为粉本,〔5〕则不过委巷之谈而已。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又相传渔洋山人(王士祯)激赏其书,欲市之而不得,〔6〕故声名益振,竞相传钞。然终著者之世,竟未刻,至乾隆末始刊于严州〔7〕;后但明伦吕湛恩〔8〕皆有注。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如《狐谐》言博兴万福于济南娶狐女,而女雅善谈谐,倾倒一坐,后忽别去,悉如常人;《黄英》记马子才得陶氏黄英为妇,实乃菊精,居积取盈,与人无异,然其弟醉倒,忽化菊花,则变怪即骤现也。 ……一日,置酒高会,万居主人位,孙与二客分左右座,下设一榻屈狐。狐辞不善酒,咸请坐谈,许之。酒数行,众掷骰为瓜蔓之令;客值瓜色,会当饮,戏以觥移上座曰,“狐娘子大清醒,暂借一觞。”狐笑曰,“我故不饮,愿陈一典以佐诸公饮。”……客皆言曰,“骂人者当罚。”狐笑曰,“我骂狐何如?”众曰,“可。”于是倾耳共听。狐曰,“昔一大臣,出使红毛国,著狐腋冠见国王,国王视而异之,问‘何皮毛,温厚乃尔?’大臣以‘狐’对。王言‘此物生平未尝得闻。狐字字画何等?’使臣书空而奏曰,‘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主客又复哄堂。……居数月,与万偕归。……逾年,万复事于济,狐又与俱。忽有数人来,狐从与语,备极寒暄;乃语万曰,“我本陕中人,与君有夙因,遂从尔许时,今我兄弟至,将从以归,不能周事。”留之,不可,竟去。(卷五) ……陶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曾生,量亦无对,适过马,马使与陶较饮,二人……自辰以讫四漏,计各尽百壶,曾烂醉如泥,沉睡坐间,陶起归寝,出门践菊畦,玉山倾倒,委衣于侧,即地化为菊:高如人,花十余朵皆大于拳。马骇绝,告黄英;英急往,拔置地上,曰,“胡醉至此?”复以衣,要马俱去,戒勿视。既明而往,则陶卧畦边,马乃悟姊弟菊精也,益爱敬之。而陶自露迹,饮益放,……值花朝,曾来造访,以两仆舁药浸白酒一坛,约与共尽。……曾醉已惫,诸仆负之去。陶卧地又化为菊;马见惯不惊,如法拔之,守其旁以观其变,久之,叶益憔悴,大惧,始告黄英。英闻,骇曰,“杀吾弟矣!”奔视之,根株已枯;痛绝,掐其梗埋盆中,携入闺中,日灌溉之。马悔恨欲绝,甚恶曾。越数日,闻曾已醉死矣,盆中花渐萌,九月,既开,短干粉朵,嗅之有酒香,名之“醉陶”,浇以酒则茂。……黄英终老,亦无他异。(卷四) 又其叙人间事,亦尚不过为形容,致失常度,如《马介甫》一篇述杨氏有悍妇,虐遇其翁,又慢客,而兄弟祗畏,至对客皆失措云: ……约半载,马忽携僮仆过杨,直杨翁在门外曝阳扪虱,疑为佣仆,通姓氏使达主人;翁被絮去,或告马,“此即其翁也。”马方惊讶,杨兄弟岸帻出迎,登堂一揖,便请朝父,万石辞以偶恙,捉坐笑语,不觉向夕。万石屡言具食,而终不见至,兄弟迭互出入,始有瘦奴持壶酒来,俄顷引尽,坐伺良久,万石频起催呼,额颊间热汗蒸腾。俄瘦奴以馔具出,脱粟失红,殊不甘旨。食已,万石草草便去;万锺襆被来伴客寝。……(卷十) 至于每卷之末,常缀小文,则缘事极简短,不合于传奇之笔,故数行即尽,与六朝之志怪近矣。又有《聊斋志异拾遗》〔9#p#副标题#e#
315 0 0
鲁迅
云横远浦。一段秋光烦著语。月下谁家。丹桂迎风一两花。 双凫来去。不踏人间风日处。才入云溪。问我来时总不知。
莎草遍桐阴,桐花满莎落。盖覆相团圆,可怜无厚薄。 昔岁幽院中,深堂下帘幕。同在后门前,因论花好恶。 君夸沉檀样,云是指撝作。暗澹灭紫花,句连蹙金萼。 都绣六七枝,斗成双孔雀。尾上稠叠花,又将金解络。 我爱看不已,君烦睡先著。我作绣桐诗,系君裙带著。 别来苦修道,此意都萧索。今日竟相牵,思量偶然错。
398 0 0
元稹
故里千帆外,深春一雁飞。干名频恸哭,将老欲何归。 未谷抛还忆,交亲晚更稀。空持望乡泪,沾洒寄来衣。
381 0 0
许浑
此日蓬壶两日程,当时消息甚分明。桃须曼倩催方熟, 橘待洪崖遣始行。岛外音书应有意,眼前尘土渐无情。 莫教更似山西鼠,啮破愁肠恨一生。
352 0 0
罗隐
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 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
361 0 0
王建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307 0 0
我说南中事,君应不愿听。曾经身困苦,不觉语叮咛。 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春畬烟勃勃,秋瘴露冥冥。 蚊蚋经冬活,鱼龙欲雨腥。水虫能射影,山鬼解藏形。 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翎。飓风千里黑,qL草四时青。 客似惊弦雁,舟如委浪萍。谁人劝言笑,何计慰漂零。 慎勿琴离膝,长须酒满瓶。大都从此去,宜醉不宜醒。
449 0 0
白居易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欧阳炯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风波空远涉,琴瑟几虚张。 渥水出骐骥,昆山生凤凰。两家诚款款,中道许苍苍。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青春动才调,白首缺辉光。 玉润终孤立,珠明得暗藏。馀寒折花卉,恨别满江乡。
284 0 0
杜甫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367 0 0
孙光宪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