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水国去迢迢,白马吴门见不遥。枫树林中经楚雨, 木兰舟上蹋江潮。空山古寺千年石,草色寒堤百尺桥, 早晚卢家兰室在,珊瑚玉佩彻青霄。
400 0 0
韩翃
征途无旅馆,当昼喜逢君。羸病仍留客,朝朝扫白云。
500 0 0
权德舆
竹翠婵娟草径幽,佳人归老傍汀洲。玉蟾露冷梁尘暗, 金凤花开云鬓秋。十亩稻香新绿野,一声歌断旧青楼。 芭蕉半卷西池雨,日暮门前双白鸥。
359 0 0
中华文学
(孔子伤不逢时作。古琴操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 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397 0 0
韩愈
09 双截棍(3’18)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钟兴民 岩烧店的烟味弥漫 隔壁是国术馆 店里面的妈妈桑 茶道 有三段 教拳脚武术的老板 练铁沙掌 耍杨家枪 硬底子功夫最擅长 还会金钟罩铁步衫 他们儿子我习惯 从小就耳濡目染 什么刀枪跟棍棒 我都耍的有模有样 什么兵器最喜欢 双截棍柔中带刚 想要去河南嵩山 学少林跟武当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呼吸吐纳心自在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气沉丹田手心开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日行千里系沙袋 飞檐走壁莫奇怪 去去就来 一个马步向前 一记左钩拳 右钩拳 一句惹毛我的人有危险 一再重演 一根我不抽的烟 一放好多年 它一直在身边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我打开任督二脉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东亚病夫的招牌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已被我一脚踢开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习武之人切记 仁者无敌 是谁在练太极 风生水起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如果我有轻功 飞檐走壁 为人耿直不屈 一身正气 快使用双截棍 哼 我用手刀防御 哼 漂亮的回旋踢
469 0 0
方文山
风动翠条腰袅娜,露垂红萼泪阑干。 移他到此须为主,不别花人莫使看。
422 0 0
白居易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 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
396 0 0
柳暗清波涨,冲萍复漱苔。张筵白鸟起,扫岸使君来。 洲岛秋应没,荷花晚尽开。高城吹角绝,驺驭尚裴回。
无可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347 0 0
王维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364 0 0
孟浩然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1]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2]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354 0 0
白道 杜衡和苏汶〔2〕先生在今年揭破了文坛上的两种秘密,也是坏风气:一种是批评家的圈子,一种是文人的化名。但他还保留着没有说出的秘密——圈子中还有一种书店编辑用的橡皮圈子,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只要是这一家书店出版的书籍,这边一套,“行”,那边一套,也“行”。 化名则不但可以变成别一个人,还可以化为一个“社”。这个“社”还能够选文,作论,说道只有某人的作品,“行”,某人的创作,也“行”。 例如“中国文艺年鉴社”所编的《中国文艺年鉴》〔3〕前面的“鸟瞰”。据它的“瞰”法,是:苏汶先生的议论,“行”,杜衡先生的创作,也“行”。 但我们在实际上再也寻不着这一个“社”。 查查这“年鉴”的总发行所:现代书局;看看《现代》〔4〕杂志末一页上的编辑者:施蛰存,杜衡。 Oho! 孙行者神通广大,不单会变鸟兽虫鱼,也会变庙宇,眼睛变窗户,嘴巴变庙门,只有尾巴没处安放,就变了一枝旗竿,竖在庙后面。〔5〕但那有只竖一枝旗竿的庙宇的呢?它的被二郎神看出来的破绽就在此。 “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个文人也不要化为“社”,倘使只为了自吹自捧,那真是“就近又有点卑劣了”。〔6〕 五月十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三日《中华日报·动向》。 〔2〕杜衡即苏汶。他所说“批评家的圈子”,参看本卷第429页注〔2〕。他所说“文人的化名”,见一九三四年五月《现代》月刊第五卷第一期他所发表的《谈文人的假名》。 〔3〕《中国文艺年鉴》指一九三二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的《中国文艺年鉴》,杜衡、施蛰存编辑。年鉴卷首的《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一文,为苏汶鼓吹的“文艺自由论”辩护,同时吹捧杜衡在创作方面对现实主义文学“给了最大的供献”。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日本增田涉信中曾说:“所谓‘文艺年鉴社’,实际并不存在,是现代书局的变名。写那篇《鸟瞰》的人是杜衡,一名苏汶,……在那篇《鸟瞰》中,只要与现代书局刊物有关的人,都写得很好,其他的人则多被抹杀。而且还假冒别人文章来吹捧自己。”〔4〕《现代》文艺月刊,施蛰存、杜衡编辑,上海现代书局出版,一九三二年五月创刊,一九三五年三月改为综合性月刊,汪馥泉编辑,同年五月出至第六卷第四期停刊。 〔5〕孙行者和二郎神斗法,尾巴变成旗竿的故事,见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 〔6〕苏汶在《谈文人的假名》中曾说:“用笔名无可反对,但我希望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每人是用着固定的笔名为妥……”又说:“有一种是为的逃避文责,就近又有点卑劣了。” #p#副标题#e#
340 0 0
鲁迅
【三洲歌】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不知三江水, 何事亦分流?
426 0 0
陈子龙
多年袖瓣心香,重新拈出为公寿。唤起老龙,如今正是,欠伸时候。弱语闻莺,轻阴转柳,弦薰未透。信江南,自有真儒未用,须待见、衮和绣。 闻说锋车在道,更四辈、传宣来骤。蟠胸何限,天门夜对,春宫晨奏。梅子阴浓,菖蒲花老,桔槔闲后。但北关下泽,遗民社在,贺公归昼。
393 0 0
刘辰翁
驰光无时憩,加我五十年。知非慕伯玉,读易宗文宣。 经世匪吾事,庶几唯道全。谁言帝乡远,自古多真仙。 馀滓永可涤,秉心方杳然。孰能无相与,灭迹俱忘筌。 安用感时变,当期升九天。
384 0 0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360 0 0
可怜岸边树,红蕊发青条。东风吹渡水,冲着木兰桡。
445 0 0
张籍
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 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341 0 0
王建
南客何时去,相逢问故人。望乡空泪落,嗜酒转家贫。 疏懒辞微禄,东西任老身。上楼多看月,临水共伤春。 五柳终期隐,双鸥自可亲。应怜折腰吏,冉冉在风尘。
337 0 0
司空曙
宠赠追胡广,亲临比贺循。几闻投剑客,多会服缌人。 草闭坟将古,松阴地不春。二陵犹可望,存殁有忠臣。
374 0 0
苏颋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