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1]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349 0 0
白居易
马总《意林》:《任子》十二卷,注云,名奕。《御览》引《会稽典录》:“任奕,字安和,句章人。”又《吴志》注引《典录》:朱育对王朗云,近者“文章之士,立言粲盛则御史中丞句章任奕,鄱阳太守章安虞翔,各驰文檄,晔若春荣。”〔2〕罗濬《四明志》〔3〕亦有奕传,云今有《任子》十卷。奕书宋时已失,《志》云今有者,盖第据《意林》言之,隋唐志又未著录,故名氏转晦。胡元瑞疑即任嘏《道论》,徐象梅复以为临海任旭。 〔4〕今审诸书所引,有任嘏《道德论》,有《任子》,其为两书两人甚明。惟《初学记》引任嘏论云:“夫贤人者,积礼义于朝,播仁风于野,使天下欣欣然歌舞其德”,与《御览》四百三〔5〕引《任子》相类,为偶合或误题已不可考。今撰写直题《任子》者为一卷以存其书。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作时间未详。原无标点。 《任子》,东汉句章(今浙江慈溪)任奕著。鲁迅辑本封面题作《任奕子》,正文题作《任子》,一卷。据《意林》、《太平御览》、《北堂书钞》、《初学记》校录而成,共二十六则。未印行。 〔2〕朱育参看本书《朱育〈会稽土地记〉序》。引语见《三国志·吴书·虞翻传》注。 〔3〕罗濬宋代人,官从政郎、新赣州录事参军。《四明志》,地方志,罗濬、方万里等编修,成于宝庆三年(1227),共二十一卷。任奕传见该书卷八:“任奕,句章人,为御史中丞。朱育称其为文章之士,立言粲盛。今有《任子》十卷,见《意林》。” 〔4〕胡元瑞(1551—1602)名应麟,字元瑞,兰溪(今属浙江)人,明代学者。著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等。《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惟《任奕子》未得考。而道家有魏河东太守任嘏撰《道论》十二卷,或字之讹也。”按任嘏,字昭先(一作昭光),三国魏黄门侍郎。非任奕。徐象梅,字仲和,明代杭州人,著有《两浙名贤录》、《琅環史唾》等。《两浙名贤录》:“任次龙,名奕。郡将蒋秀请为功曹,谢去。后历官御史中丞。”按任次龙,名旭,晋代临海章安(今浙江临海)人,官至郎中。徐象梅误合任旭、任奕为一人。 〔5〕《御览》四百三按鲁迅辑本《任子》正文作“《御览》四百二”‘,是。
308 0 0
鲁迅
右盖云“齐故仪同公孙墓志”。志云:君讳肱,勃海条人。祖,仪同三司,青州使君。父,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君以皇建二年终于晋阳第里,时年九岁。天统二年葬于邺北紫陌之阳。众家跋文,多以“公孙”为氏,因疑肱是略孙。〔2〕然略,人〔3〕,与志言“勃海条人”者不合。志盖“公”字上有空格,似失刻其姓。原文当云“齐故仪同某公孙墓志”也。按北齐天统以前,勃海条人为领军者,天保间有平秦王归彦〔4〕,天统初有东平王俨〔5〕。《魏书·高湖传》云:归彦,武定末,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安喜县开国男。又云:父徽,永熙中赠冀州刺史,则与志之“青州使君”不合。又《北齐书·归彦传》云:以讨侯景功,封长乐郡公,除领军大将军,领军加大,自归彦始。而志云“中领军”。《北齐书·武成帝纪》云:河清元年秋七月,冀州刺史,平秦王归彦据土反,诏大司马段韶,司空娄?计擒之。乙未,斩归彦并其三子。而志云“威名方盛”,皆不合。俨,亦领军大将军,又武成帝子,更非其人。《魏书·高湖传》又有仁?〔6〕,皆赠仪同三司,青州刺史。仁子贯〔7〕,不可考,入齐以后不可知。?子永乐,弼,《北齐书》有传,皆不云为中领军。〔8〕然志云“勃海条人”,又云“龙子驰声”,又云“终于晋阳”,“葬于邺”,皆似北齐帝室。其时领军归彦以河清二年二月解,〔9〕俨于天统二年始见于史,〔10〕其间四年朔不知何人。故终疑肱为高氏,而史阙有间,不能得其祖父之名,姑识所见于后,以俟深于史者更考焉。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写作时间未详。《肱墓志》,出土于河南安阳。志石已佚,盖则犹存。志铭共十八行,行十八字,正书。全文如下:君讳肱字如肱?海?人也门资磐石之固世保维城之业祖仪同三司青州使君秉德含弘来蘓在物父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专总禁闱威名方盛观夫珠潜溟海璧润荆山不有高深孰蕴灵异君神情桀立崖岸恢举龙子驰声凤雏飞誉曹童测舃之妙未为通识王孺鉴虎之奇谁云智勇思叶风云调谐金石进退有度容止可观雅俗靶其风规家国俟其梁栋而垂天未效奄从不秀以皇建二年十一月廿六日终于晋阳之第里时年九岁天统二年二月廿五日葬於邺北紫陌之阳嗟乎居诸互始屡移岸谷寒暑交谢每易荣枯是用勒石泉扃庶遗芳不朽乃为铭曰璧出荆山玉自蓝田虽云重宝不雕不妍岂如令质其锋迥出问望堂堂德音??是称孺子实?通理辩日未俦论月非拟鹏翰渐就豹变垂成南山砍下北海将征忽为异世奄閟泉扃千秋万古空挹余声 〔2〕关于肱为公孙氏的说法,如清代端方《匋斋藏石记》卷十二:“按《魏书·前废帝本纪》:普泰二年‘三月丁丑,加骠骑大将军、北华州刺史公孙略仪同三司。’略由骠骑大将军加仪同三司,与肱父之官肳合。疑肱父即略。”杨守敬《壬癸丁戊金石跋》:“‘祖仪同三司青州使君父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而不书祖、父之名,亦金石变例。按《魏书·公孙邃传》:‘出为使持节、安东将军、青州刺史’,肱祖似即其人。” 〔3〕按鲁迅手稿中“人”字前空二格,当是待补的地名。〔4〕归彦高归彦,字仁英,勃海条(今河北景县)人。北朝魏宁西将军、凉州镇都大将高湖的曾孙,北齐武帝高欢的族弟,于北齐宣帝天保元年(550)六月封平秦王。 〔5〕俨高俨,字仁威,北齐武成帝第三子,《北齐书·高俨传》:“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迁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武成崩,改封琅邪。” 〔6〕仁高仁,高湖的曾孙,父名拔。《魏书·高湖传》:“仁,正光中,卒于河州别驾。太昌初,赠使持节、侍中、都督青齐济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明穆。”?,高?,字明珍,亦为高湖曾孙,父名睹儿。《魏书·高湖传》:?,“太昌初,赠使持节、都督冀沧二州诸军事、征东将军、冀州刺史。永熙中,重赠侍中、都督青徐光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文景。”按今人赵万里在《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七中以为肱系高?之孙。〔7〕贯高贯,《魏书·高湖传》:贯,“字小胡。永兴末,通直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尚食典御。” 〔8〕永乐高永乐,《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卒后“赠太师、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昭。”弼,据《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当为长弼,永乐之弟,以宗室封广武王,后贬南营州刺史。 〔9〕高归彦解领军职,当在河清元年(562),《北齐书·武成纪》:河清元年“二月丁未,……以领军大将军、宗师、平秦王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 〔10〕有关高俨的记载,最初见于《北齐书·后主传》:天统二年(567)“五月乙酉,……封太上皇帝子俨为东平王”。 #p#副标题#e#
375 0 0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馀。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 梁前朝影出,桥上晚光舒。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318 0 0
中华文学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溪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
456 0 0
戎昱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357 0 0
秦观
自从别君来,不复著绫罗。画眉不注口,施朱当奈何?
378 0 0
佚名
王孙昔日甚相亲,共赏西园正媚春。 醉卧如茵芳草上,觉来花月影笼身。 烟铺芳草正绵绵,藉草传杯似列仙。 暂辍笙歌且联句,含毫花下破香笺。 南陌风和舞蝶狂,惜春公子恋斜阳。 高歌饮罢将回辔,衣上花兼百草香。 春郊饮散暮烟收,却引丝簧上翠楼。 红袖歌长金斝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饮花间数十场。 别后或惊如梦觉,音尘难问水茫茫。
313 0 0
梓泽成新致,金丹有旧情。挂冠朝睡足,隐几暮江清。 药圃分轻绿,松窗起细声。养高宁厌病,默坐对诸生。
350 0 0
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罗幕遮香, 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 只许庭花与月知。
335 0 0
冯延巳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295 0 0
纳兰性德
【咸阳城西楼晚眺】[1]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2]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3]故国东来渭水流。
360 0 0
许浑
宠光五世腰青组,出入珠宫引箫鼓。醉舞雄王玳瑁床, 娇嘶骏马珊瑚柱。胡儿夹鼓越婢随,行捧玉盘尝荔枝。 罗山道士请人送,林邑使臣调象骑。爱君一身游上国, 阙下名公如旧识。万里初怀印绶归,湘江过尽岭花飞。 五侯焦石烹江笋,千户沉香染客衣。别后想君难可见, 苍梧云里空山县。汉苑芳菲入夏阑,待君障日蒲葵扇。
317 0 0
韩翃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远谪四年徒已矣, 晚生三女拟如何。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371 0 0
山半飞泉鸣玉珮,回波倒卷粼粼。解巾聊濯十年尘。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 行乐应须贤太守,风光过眼逡巡。不辞常作坐中宾。只愁花解笑,衰鬓不宜春。
348 0 0
叶梦得
县斋还寂寞,夕雨洗苍苔。清气灯微润,寒声竹共来。 虫移上阶近,客起到门回。想得吟诗处,唯应对酒杯。
340 0 0
姚合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20 0 0
北朝乐府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 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 影答余他岁,恩私宦洛阳。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 黄阁游鸾署,青缣御史香。扈巡行太液,陪宴坐明光。 渭北升高苑,河南祓禊场。烟花恒献赋,泉石每称觞。 暇日从休浣,高车映道傍。迎宾就丞相,选士谒昭王。 侍宠言犹得,承欢谓不忘。一朝贻厚谴,五宅竟同防。 凶竖曾驱策,权豪岂易当。款颜因侍从,接武在文章。 且惧威非rP,宁知心是狼。身犹纳履误,情为覆盆伤。 可叹缘成业,非关行昧藏。喜逢今改旦,正朔复归唐。 河谶随龙马,天书逐凤凰。朝容欣旧则,宸化美初纲。 告善雕旌建,收冤锦旆张。宰臣更献纳,郡守各明扬。 礼乐移三统,舟车会八方。云沙降白遂,秦陇献烧当。 三赦重天造,千推极国详。大招思复楚,于役限维桑。 涨海缘真腊,崇山压古棠。雕题飞栋宇,儋耳间衣裳。 伏枕神馀劣,加餐力未强。空庭游翡翠,穷巷倚桄榔。 缘体分殊昔,回眸宛异常。吉凶恒委郑,年寿会询唐。 家本传清白,官移重挂床。上京无薄产,故里绝穷庄。 碧玉先时费,苍头此自将。兴言叹家口,何处待赢粮。 计吏从都出,传闻大小康。降除沾二弟,离拆已三房。 剑外悬销骨,荆南预断肠。音尘黄耳间,梦想白眉良。 复此单栖鹤,衔雏愿远翔。何堪万里外,云海已溟茫。 戚属甘胡越,声名任秕糠。由来休愤命,命也信苍苍。 独坐寻周易,清晨咏老庄。此中因悟道,无问入猖狂。
370 0 0
沈佺期
【酬曾重伯编修(选一)】 废君一月官书力,读我连篇新派诗。 风雅不亡由善作,光丰之后益矜奇。 文章巨蟹横行日,世变群龙见首时。 手撷芙蓉策虯驷,出门惘惘更寻谁?
413 0 0
黄遵宪
周易一书,更三圣人,深切著明。凡变通动静,有形有象,盈虚消息,时止时行。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来今无两心。褰帷暇,手韦编不置,聊以娱情。 如今祝寿殷勤。请得以推评理致新。看九重有命,晋侯锡马,三公论道,鼎足承君。同厥震男,拔乎泰茹,玉笋班中联步什疑误。贤奋建,定丰亨豫大,扬夬王庭。
刘仙伦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