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分享 /

更多评论

推荐

谬谏(怨灵修之浩荡兮)

【谬谏】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原承閒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菎蕗杂於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原侧身岩穴而自讬。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念三年之积思兮,原壹见而陈辞。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乱曰: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鸡鹜满堂坛兮,鼁黾游乎华池。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於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475   0  0

屈原

2020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唯才是举,以利天下_1000字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唯才是举,以利天下》。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故事非常感人,尤其是管鲍之交更是成为千古美谈。两人曾经各为其主,在战场上生死相搏,但后来内战结束,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了齐国的共同利益,成为知己,共同辅佐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齐桓晋文之事”于是成为后世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其中,鲍叔知人善荐,主动让贤,管仲当仁不让,敢担重责,无疑都值得大书特书。不过,让我最心折的还是齐桓公。在春秋时期,君与臣的关系虽然还不像战国之后那么等级森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有为而强势的君主在大臣面前无疑有着绝对主导权。齐桓公即位后,面对有着“一箭之仇”的管仲,兴兵讨伐并将其擒杀几乎易如反掌,但他却不计前嫌,不但不予追究,反而给予绝对信任,将治国之权悉数赋予,这不但体现出他胸怀广阔,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他目标高远,以天下苍生为念,加上知人善用,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可以说集众多领袖必备美德于一身。这样一个“明君”,后来能成为“五霸”之首,并非偶然。同样的故事,在春秋时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是晋平公时,祁黄羊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担任南阳令,这一义举被孔子称赞为“公”。不过解狐只与祁黄羊有仇,并非与晋平公存在宿怨,因此虽然都是听从属下对仇人的举荐,齐桓公要比晋文公更为难得。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统治者普遍重视人才、真正能够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年代。这一用人传统在后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例如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正式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他的竞争对手孙权和刘备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蜀国的五虎将里,马超和黄忠原来都是刘备的敌人,因为刘备不计前嫌,先后归顺,为了蜀国江山浴血奋战。刘备虽是一位“仁君”,但倘若他没有“光复汉室”的伟大志向,恐怕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凡是胸怀天下的君主,既要有雄才大略,同时也需公私分明,大公无私,方能成就一番事业。当然,我们现在身处的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传统的君臣关系不复存在。不过,古人在用人方面留下的宝贵经验,其中的合理成分并没有过时,仍须传承。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来自科技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则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科技兴国的实质是人才兴国。希望我们的各级用人单位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多向齐桓公学习,以对民族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善用人才,重用人才,这样我们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尽在“作文网”微信公众号

 329   0  0

小文

小文

中华文学苑(artype.cn)简称《华文苑》是专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书画爱好者、国漫爱好者、设计师等提供学习、进步、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欢迎愿为国粹,国漫,国风作出贡献的爱好者,来平台进行宣传,交流, 《华文苑》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华文苑》愿竭尽所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公平,文明,舒适及易于成长,进步的的平台,愿广大爱好者不吝赐教,能提供宝贵建议及思路,这也将时我们发展方向的宝贵指引! 我们的主旨是: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