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青红尚湿,主人已作归期。坐中宾客尽邹枚。盛事它年应记。 别酒深深但劝,离歌缓缓休催。扁舟明日转清溪,好月相望千里。
318 0 0
张孝祥
把酒欲歌骊。浓醉何辞。玉京烟柳欲黄时。明日景阳门外路,相背春归。 敛泪复牵衣。私语迟迟。可怜谁会两心期。惟有画帘斜月见,应共人知。
276 0 0
贺铸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95 0 0
颜真卿
一条春水漱莓苔,几绕玄宗浴殿回。 此水贵妃曾照影,不堪流入旧宫来。
392 0 0
罗邺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309 0 0
繁钦
玉婴初有排云分。向晚色、娟娟静。秋入风枝清不尽。月和粉露,徘徊孤映,独夜扶疏影。 子猷风调全相称。是彼此、无凡韵。玉勒前头花柳近。水边石上,冷依烟雨,时有幽人问。
302 0 0
毛滂
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可怜踏青伴,乘暖著轻衣。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331 0 0
刘禹锡
松格一何高,何人号乳毛。霜天寓直夜,愧尔伴闲曹。
453 0 0
郑谷
鲁迅先生: 侍桁先生译林癸未夫著的《文学上之个人性与阶级性》,〔2〕本来这是一篇绝好的文章,但可惜篇末涉及唯物史观的问题,理论未免是勉强一点,也许是著者的误解唯物史观。他说: “以这种理由若推论下去,有产者的个人性与无产者的个人性,‘全个’是不相同的了。就是说不承认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有共同的人性。再换一句话说,有产者与无产者只是有阶级性,而全然缺少个人性的。” 这是什么话!唯物史观的理论,岂是这样简单的。它的理论并不否认个人性,因此,也不否认思想,道德,感情,艺术。但以性格,思想,道德,感情,艺术,都是受支配于经济的。林氏的文章是着意于个人性,我们就以个人性而论。譬如农村经济宗法社会里拿妻子为男子的财产,但是文化进步到今日的社会,就承认妻子有相当的人格。这个观念,当然是有产者和无产者所共同的。虽然是共同,却并非天赋的,仍然逃不了经济的支配。有产者和无产者物质生活上受经济的影响而有差等,个人性同样地受经济的影响而却是共同的。并不是有产者和无产者人性的共同而就是不受经济制度的影响了。 林氏以此而可以驳唯物史观,那末,何以不拿“人是同样的是圆顶方趾,要吃饭,要睡觉,是有产者和无产者所共同的”而来驳唯物史观,爽快得多了。 最后,我须声明:我是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职工。因为是职工,所以学识的谫陋是谁都可以肯定的。这文中自然有不少不能达意和不妥之处。但我希望有更了解马克思学说的人来为唯物史观打一打仗。 因为避学者嫌疑起见,以信底形式而写给鲁迅先生。能否发表,是编者的特权了。 恺良〔3〕于上海,一九二八,七,二八。 回信 恺良先生: 我对于唯物史观是门外汉,不能说什么。但就林氏的那一段文字而论,他将话两次一换,便成为“只有”和“全然缺少”,却似乎决定得太快一点了。大概以弄文学而又讲唯物史观的人,能从基本的书籍上一一钩剔出来的,恐怕不很多,常常是看几本别人的提要就算。而这种提要,又因作者的学识意思而不同,有些作者,意在使阶级意识明了锐利起来,就竭力增强阶级性说,而别一面就也容易招人误解。作为本文根据的林氏别一篇论文,我没有见,不能说他是否因此而走了相反的极端,但中国却有此例,竟会将个性,共同的人性(即林氏之所谓个人性),个人主义即利己主义混为一谈,来加以自以为唯物史观底申斥,倘再有人据此来论唯物史观,那真是糟糕透顶了。 来信的“吃饭睡觉”的比喻,虽然不过是讲笑话,但脱罗兹基曾以对于“死之恐怖”〔4〕为古今人所共同,来说明文学中有不带阶级性的分子,那方法其实是差不多的。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也可以说根据于经济组织或依存于经济组织)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所以不相信有一切超乎阶级,文章如日月的永久的大文豪,也不相信住洋房,喝咖啡,却道“唯我把握住了无产阶级意识,所以我是真的无产者”的革命文学者。 有马克斯学识的人来为唯物史观打仗,在此刻,我是不赞成的。我只希望有切实的人,肯译几部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关于唯物史观的书——至少,是一部简单浅显的,两部精密的——还要一两本反对的著作。那么,论争起来,可以省说许多话。 鲁迅。八月十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日《语丝》第四卷第三十四则,原题《通信·其二》,收入本书时改为现题。〔2〕侍桁即韩侍桁,天津人,当时的文学青年。他所译林癸未夫的文章,载《语丝》第四卷第二十九期(一九二八年七月),原文载日本《新潮》第九期(一九二六年),译文只是原文的第一段。作者在文中声称:“我是站在‘否定唯物史观’的立脚点的”。林癸未夫(1883—1947),日本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3〕恺良未详。 〔4〕“死之恐怖”见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第八章《革命的与社会主义的艺术》。 #p#副标题#e#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284 0 0
鲁迅
巧匠斫山骨,刳中事煎烹。 ——刘师服 直柄未当权,塞口且吞声。 ——侯喜 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 ——轩辕弥明 外苞干藓文,中有暗浪惊。 ——刘师服 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 ——侯喜 谬当鼎鼐间,妄使水火争。 ——轩辕弥明 大似烈士胆,圆如战马缨。 ——刘师服 上比香炉尖,下与镜面平。 ——侯喜 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 ——轩辕弥明 一块元气闭,细泉幽窦倾。 ——刘师服 不值输写处,焉知怀抱清。 ——侯喜 方当洪炉然,益见小器盈。 ——轩辕弥明 睆睆无刃迹,团团类天成。 ——刘师服 遥疑龟负图,出曝晓正晴。 ——侯喜 旁有双耳穿,上有孤髻撑。或讶短尾铫,又似无足铛。 ——刘师服 可惜寒食球,掷此傍路坑。 ——侯喜 何当出灰灺,无计离瓶罂。 ——轩辕弥明 陋质荷斟酌,狭中愧提擎。 ——刘师服 岂能煮仙药,但未污羊羹。 ——侯喜 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 ——轩辕弥明 徒示坚重性,不过升合盛。 ——刘师服 傍似废毂仰,侧见折轴横。 ——侯喜 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轩辕弥明 以兹翻溢愆,实负任使诚。 ——刘师服 常居顾盼地,敢有漏泄情。 ——侯喜 宁依暖爇弊,不与寒凉并。 ——轩辕弥明 区区徒自效,琐琐不足呈。 ——侯喜 回旋但兀兀,开阖惟铿铿。 ——刘师服 全胜瑚琏贵,空有口传名。岂比俎豆古,不为手所撜。 ——轩辕弥明 磨砻去圭角,浸润著光精。愿君莫嘲诮, 此物方施行。 ——轩辕弥明
377 0 0
韩愈
将知德行异寻常,每见持经在道场。 欲识用心精洁处,一瓶秋水一炉香。
399 0 0
中华文学
渺渺三湘万里程,泪篁幽石助芳贞。 孤云目断苍梧野,不得攀龙到玉京。 碧杜红蘅缥缈香,冰丝弹月弄清凉。 峰峦一一俱相似,九处堪疑九断肠。 玉辇金根去不回,湘川秋晚楚弦哀。 自从泣尽江蓠血,夜夜愁风怨雨来。 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 相约杏花坛上去,画阑红子斗摴蒱.
314 0 0
佚名
曾醉扬州十里楼。竹西歌吹至今愁。燕衔柳絮春心远,鱼入晴江水自流。 情渺渺,梦悠悠。重寻罗带认银钩。挂帆欲伴渔人去,只恐桃花误客舟。
342 0 0
吕渭老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似湘妃泪尽时。
349 0 0
贾岛
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 宗英佐雄郡,水陆相控带。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摇笔起风霜,推诚结仁爱。 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何意苍梧云,飘然忽相会。 才将圣不偶,命与时俱背。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 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当结九万期,中途莫先退。
305 0 0
李白
五门照日,是真人膺箓,炎图家国。二百年来,抚四海安乐,六服承德。虎旅横江,胡尘眯眼,恨有中原隔。宫城缺处,望来消尽金碧。 征辔暂款神州,期宽北顾,且驰驱朝夕。皓彩流天宁忍见,双阙笼秋月色。欲饮无聊,还成长叹,清泪空横臆。请缨无路,异时林下犹忆。
315 0 0
曹勋
大唐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却指容颜非我相, 自言空色是吾真。深殿虔心随宝辇,广庭徐步引金轮。 古来贵重缘亲近,狂客惭为侍从臣。
434 0 0
广宣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李贺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420 0 0
刘将孙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333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