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吁嚱,危乎高哉![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3]开国何茫然![4] 尔来四万八千岁,[5]不与秦塞通人烟。[6] 西当太白有鸟道,[7]可以横绝峨嵋巅。[8] 地崩山摧壮士死,[9]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0]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1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12]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13]猿猱欲度愁攀援。[14] 青泥何盘盘,[15]百步九折萦岩峦。[16] 扪参历井仰胁息,[17]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18]畏途巉岩不可攀。[19]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20] 连峰去天不盈尺,[21]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22]砯崖转石万壑雷。[23]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4] 剑阁峥嵘而崔嵬,[2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6]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7]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28]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29]
683 0 0
李白
主人晚入皇城宿,问客裴回何所须。 池月幸闲无用处,今宵能借客游无。
405 0 0
白居易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308 0 0
杜甫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十月十二日 〔1〕本篇在收S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诗中“破帽”作“旧帽”,“漏船”作“破船”。 〔2〕千夫指《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孺子牛,《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晋代杜预注:“孺子,荼也。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牽之。荼顿地,故折其齿。”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引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尝记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条幅所说“偷得半联”,指此。
359 0 0
鲁迅
古庙风烟积,春城车骑过。方修汉祖祀,更使沛童歌。 寝帐巢禽出,香烟水雾和。神心降福处,应在故乡多。
346 0 0
皇甫冉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
378 0 0
刘禹锡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320 0 0
董以宁
点检尊前主与宾。今宵依旧昨宵人。自缘笑语生和气,不为风光属小春。 香叆叇,酒清醇。山肴野蔌总前陈。掀髯抵掌君休怪,镜里星星白发新。
364 0 0
郭应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02 0 0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 婆娑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410 0 0
星汉夜牢牢,深帘调更高。乱流公莫度,沉骨妪空嗥。 向月轻轮甲,迎风重纫条。不堪闻别引,沧海恨波涛。
440 0 0
张祜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幺】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337 0 0
中华文学
一渠东注芳华苑,苑锁池塘百岁空。 水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蓼花中。
361 0 0
杜牧
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篱上晓花斋后落, 井边秋叶社前生。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 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377 0 0
许浑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周郎陆弟为俦侣, 对舞前溪歌白纻。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野。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更闻台阁求三语, 遥想风流第一人。
340 0 0
王维
青颦粲素靥。海国仙人偏耐热。餐尽香风露屑。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盈盈步月。悄似怜、轻去瑶阙。人何在,忆渠痴小,点点爱轻撅。 愁绝。旧游轻别。忍重看、锁香金箧。凄凉清夜簟席。杳杳诗魂,真化风蝶。冷香清到骨。梦十里、梅花霁雪。归来也,恹恹心事,自共素娥说。
459 0 0
尹焕
我看了几年杂志和报章,渐渐的造成一种古怪的积习了。 这是什么呢?就是看文章先看署名。对于这署名,并非积极的专寻大人先生,而却在消极的这一方面。 一,自称“铁血”“侠魂”“古狂”“怪侠”“亚雄”之类的不看。 二,自称“鲽栖”“鸳精”“芳侬”“花怜”“秋瘦”“春愁”之类的又不看。 三,自命为“一分子”,自谦为“小百姓”,自鄙为“一笑”之类的又不看。 四,自号为“愤世生”“厌世主人”“救世居士”之类的又不看。 如是等等,不遑枚举,而临时发生,现在想不起的还很多。有时也自己想:这实在太武断,太刚愎自用了;倘给别人知道,一定要摇头的。 然而今天看见宋人俞成先生的《萤雪丛说》〔2〕里的一段话,却连我也大惊小怪起来。现在将他抄出在下面:“今人生子,妄自尊大:多取文武富贵四字为名,不以* 看这意思,似乎人们不自称猪狗,俞先生便很不高兴似的。我于以叹古人之高深为不可测,而我因之尚不失为中庸也,便发生了写出这一篇的勇气来。 五月五日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五月七日《晨报副刊》“杂感”栏,署名风声。 〔2〕《萤雪丛说》笔记,宋代俞成著,二卷。引文见该书卷一“人之小名”条,其中“*
296 0 0
【边思】 腰垂锦带佩吴钩, 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 只将诗思入凉州。
444 0 0
李益
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独君井上有一根, 始觉人间众芳异。拖线垂丝宜曙看,裴回满架何珊珊。 春风亦解爱此物,袅袅时来傍香实。湿云缀叶摆不去, 翠羽衔花惊畏失。肯羡孤松不凋色,皇天正气肃不得。 我独全生异此辈,顺时荣落不相背。孤松自被斧斤伤, 独我柔枝保无害。黄油酒囊石棋局,吾羡湛生心出俗。 撷芳生影风洒怀,其致翛然此中足。
446 0 0
皎然
柳拂青楼花满衣,能歌宛转世应稀。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
490 0 0
顾况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