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
395 0 0
钱起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313 0 0
俞桂
旧雨常来,今□不来,佳人偃蹇谁留。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秦州。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368 0 0
辛弃疾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借问游天汉,谁能取石回。
354 0 0
中华文学
我去年七月初到康华尔(Cornwall英伦最南一省)去看卢梭夫妇。他们住在离潘让市②九英里沿海设无线电台处的一个小村落,望得见“地角”(Land’sEnd)的“壁虎”尖凸出在大西洋里,那是英伦岛最南的一点,康华尔沿海的“红岩”(Red Cliffs)是有名的,但我在那一带见着的却远没有想象中的红岩的壮艳。因为热流故,这沿海一带的气候几乎接近热带性,听说冬天是极难得冷雪的。这地段却颇露荒凉的景象,不比中部的一片平芜,树木也不多,荒草地里只见起伏的巨牛;滨海尤其是硗确的岩地,有地方壁立万仞,下瞰白羽的海岛在汹涌的海涛间出没。卢梭的家,一所浅灰色方形的三层楼屋,有矮墙围着,屋后身凸出一小方的雨廊,两根廊柱是黄漆的,算是纪念中国的意思。——是矗峙在一片荒原的中间,远望去这浅嫩的颜色与呆木的神情,使你想起十八世纪趣剧中的村姑子,发上歇着一只怪鸟似的缎结,手叉着腰,直挺挺的站着发愣。屋子后面是一块草地,一边是门,一边抄过去满种着各色的草花不下二三十种,在一个墙角里他们打算造一爿中国凉亭式的① 卢梭,通译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除学术研究外,他一生直接涉身许多社会活动,包括和平主义运动和核裁军运动等.他的一些谈论社会与人生的文章,铰人们视为优秀的散文作品,故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他曾于1921年来中国讲学.② 潘让市,通译彭赞斯,英国最南端的一个城市。 小台,我当时给写了一块好像“听风”还不知“临风”的匾题,现在想早该造得了。这小小的家园是我们的哲学家教育他的新爱弥儿①的场地。 卢梭那天赶了一个破汽车到潘让市车站上来接我的时候,我差一点不认识他。简直是一个乡下人!一顶草帽子是开花的,褂子是烂的,领带,如其有,是像一根稻草在胸前飘着,鞋,不用说,当然有资格与贾波林②的那双拜弟兄!他手里擒着一只深酱色的烟斗,调和他的皮肤的颜色。但他那一双眼,多敏锐,多集中,多光亮——乡下人的外廓掩不住哲学家的灵智! 那天是礼拜,我从“Exeter”③下去就只这趟奇慢的车。卢梭先生开口就是警句,他说“萨拜司④的休息日是耶教与工团联合会的唯一共同信条”!车到了门前,那边过来一个光着“脚鸭子”手提着浴布的女人,肤色叫太阳晒得比卢梭的紫酱,笑着招呼我,可不是勃兰克女士,现在卢梭夫人,我怎么也认不出来,要是她不笑不开口。进门去他们给介绍他们的一对小宝贝,大的是男,四岁,有个中国名字叫金铃,小的是女,叫恺弟。我问他们为什么到这极南地方来做隐士,卢梭说一来为要静心写书,二来(这是更重,要的理由)为顾管他们两小孩子的德育(tO look after the moraleducationOf our kids)。 我在他们家住了两晚。听卢梭谈话正比是看德国烟火目的神奇,不可思议的在半空里爆发,一胎孕一胎的,—彩绾一 ① 爱弥儿,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卢骚的小说《爱称尔,中的主人公,—育示范的富家孤儿。这里的“新爱弥儿”指接受合理教育的孩子们② 贾波林,通译卓别麟(1889--1877),英国电影演员,长期在美国电影界从业。Exc赡,,通译埃克塞特,英国南部城市。③ 萨拜司,即安息日,英语sabbath(day)的音译。正统的基督教徒把星期日称为安息日,这一天除了上教堂做礼拜和祈祷之外,别的什么也不做. 彩的.不由你不讶异,不由你不欢喜。但我不来迫记他的谈话,那困难就比是想描写空中的银花火树;我此时想起的就只我当时眼见的所谓“看顾孩子们的德育”的一斑。这讲过了,下回再讲他新出论教育的书—— On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Early Childhood,By Bertrand Russell,Published: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① 金铃与恺弟有他们的保姆,有他们的奶房(Nursery)白天他们爹妈工作的时候保姆领着他们。每餐后他们照例到屋背后草地上玩,骑木马,弄熊,看花,跑,这时候他们的爹妈总来参加他们的游戏。有人说大人物都是有孩子气的,这话许有一部分近情。有一次我在威尔思②家看他跟他的两个孩子在一间“仓间”里打“行军球”玩,他那高兴真使人看了诧异,简直是一个孩子——跑,踢,抢,争,笑.嚷,算输赢,一双晶亮的小蓝眼珠里活跃着不可抑遏的快活,满脸红红的亮着汗光,气吁吁的一点也不放过,正如一个活泼的孩子,谁想到他是年近六十“在英语国里最伟大的一个智力”(法郎士评语)的一个作者』卢梭也是的,虽则他没有威尔思那样彻底的忘形,也许是为他孩子还太小不够合伙玩的缘故。这身体上(不止思想——与心情上)不失童真,在我看是西方文化成功的一个大秘密;回想我们十六字联“蟠蟠老成,尸居余气;翩翩年少,弱不禁风”』的汉族,不由得脊骨里不打寒噤。 ① 这是罗素的一本著作的书名:《论教育——尤其是孩童的早期教肯》。② 威尔思,通译威尔斯(1866--1946),英国作家、历史学家,着有《时间机器》、《隐身人》等。 我们全站在草地上。卢梭对大孩子说,来,我们练习。#p#副标题#e#
381 0 0
徐志摩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343 0 0
杜甫
玉山宴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先朝亲与会龙华, 紫禁鸣钟白日斜。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 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 道成何必青莲宫。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 掖垣挥翰君称美,远客陪游问真理。薄宦深知误此心, 回心愿学雷居士。
韩翃
国之东北角,有国每朝天。海力浸不尽,夷风常宛然。 山藏罗刹宅,水杂巨鳌涎。好去吴乡子,归来莫隔年。
424 0 0
贯休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323 0 0
李益
【神鸡童谣】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426 0 0
民谣
雨过荼コ春欲放,轻寒约住余芳。南园今日被朝阳。琼葩开万点,尘世满天香。 百卉丛中红紫乱,玉肌自笑孤光。清风翦翦过纱窗。余酲空一洗,不数寿阳妆。
288 0 0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
307 0 0
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348 0 0
元好问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333 0 0
佚名
半饷西风暖换凉,岩花月魄衬云裳。一杯旋擘翠橙香。 旧_不妨排日醉,新_尚可去时尝。无何乡里是吾乡。
448 0 0
吴潜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 吴太守,文章伯。寻胜事,酬佳节。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更行看、击楫溯中流,妖氛息。
328 0 0
沈瀛
山川重复出,心地暗相逢。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 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
352 0 0
顾况
【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419 0 0
刘禹锡
仙子凌波袜有尘。翰林_藻笔如神。此花此曲两无伦。 不与妆台簪宝髻,却来书阁伴幽人。恨无佳客只空尊。
332 0 0
郭应祥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321 0 0
李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