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晓莺啼,春风暖翠闺。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藁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293 0 0
中华文学
竹篱茅屋。一树扶疏玉。客里十分清绝,有人在、江南北。 伫目。诗思促。翠袖倚修竹。不是月媒风聘,谁人与、伴幽独。
266 0 0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365 0 0
白居易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356 0 0
龚自珍
雪笼琼苑梅花瘦。外院重扉联宝兽。海月新生。上得高楼无奈情。 帘波不动凝釭小。今夜夜长争得晓。欲梦高唐。只恐觉来添断肠。
292 0 0
张先
一旦天书下紫微,三年旌旆陇云飞。 塞门无事春空到,边草青青战马肥。
402 0 0
李频
羽檄征兵急,辕门选将雄。犬羊忧破竹,貔虎极飞蓬。 定系猖狂虏,何烦矍铄翁。更探黄石略,重振黑山功。 别马嘶营柳,惊乌散井桐。低星连宝剑,残月让雕弓。 浪晓戈鋋里,山晴鼓角中。甲开鱼照水,旗飏虎拏风。 去想金河远,行知玉塞空。汉庭应有问,师律在元戎。
335 0 0
许浑
早些年,大观园里的压轴戏是刘老老骂山门。〔2〕那是要老旦出场的,老气横秋地大“放”一通,〔3〕直到裤子后穿而后止。当时指着手无寸铁或者已被缴械的人大喊“杀,杀,杀!”〔4〕那呼声是多么雄壮。所以它——男角扮的老婆子,也可以算得一个人才。 而今时世大不同了,手里象刀,而嘴里却需要“自由,自由,自由”,“开放××”〔5〕云云。压轴戏要换了。 于是人才辈出,各有巧妙不同,出场的不是老旦,却是花旦了,而且这不是平常的花旦,而是海派戏广告上所说的“玩笑旦”。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物,他(她)要会媚笑,又要会撒泼,要会打情骂俏,又要会油腔滑调。总之,这是花旦而兼小丑的角色。不知道是时世造英雄(说“美人”要妥当些),还是美人儿多年阅历的结果? 美人儿而说“多年”,自然是阅人多矣的徐娘〔6〕了,她早已从窑姐儿升任了老鸨婆;然而她丰韵犹存,虽在卖人,还兼自卖。自卖容易,而卖人就难些。现在不但有手无寸铁的人,而且有了……况且又遇见了太露骨的强奸。要会应付这种非常之变,就非有非常之才不可。你想想:现在的压轴戏是要似战似和,又战又和,不降不守,亦降亦守!〔7〕这是多么难做的戏。没有半推半就假作娇痴的手段是做不好的。孟夫子说,“以天下与人易。”〔8〕其实,能够简单地双手捧着“天下”去“与人”,倒也不为难了。问题就在于不能如此。所以要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哭啼啼,而又刁声浪气的诉苦说:我不入火坑〔9〕,谁入火坑。 然而娼妓说她自己落在火坑里,还是想人家去救她出来;而老鸨婆哭火坑,却未必有人相信她,何况她已经申明:她是敞开了怀抱,准备把一切人都拖进火坑的。虽然,这新鲜压轴戏的玩笑却开得不差,不是非常之才,就是挖空了心思也想不出的。 老旦进场,玩笑旦出场,大观园的人才着实不少!四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六日《申报·自由谈》,署名干。 〔2〕大观园《红楼梦》中贾府的花园,这里比喻国民党政府。刘老老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这里指国民党中以“元老”自居的反动政客吴稚晖(他曾被人称作“吴老老”)。吴稚晖,参看本卷第125页注〔2〕。 〔3〕大“放”一通吴稚晖的反动言论中,常出现“放屁”一类字眼,如他在《弱者之结语》中说:“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止能提提案,放放屁,……我今天再放这一次,把肚子泻空了,就告完结。”“裤子后穿”,是章太炎在《再复吴敬恒书》中痛斥吴稚晖的话:“善箝而口,勿令舐痈;善补而裤,勿令后穿。”(载一九○八年《民报》二十二号) 〔4〕指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背叛革命时,吴稚晖充当帮凶,叫嚣“打倒”、“严办”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5〕“开放××”指当时一些国民党政客鼓吹的“开放政权”。 〔6〕徐娘《南史·后妃传》有关于梁元帝妃徐昭佩的记载:“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因有“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成语。这里是指汪精卫。 〔7〕“似战似和”等语,是讽刺汪精卫等人既想降日又要掩饰投降面目的丑态。如一九三三年四月十四日汪精卫在上海答记者问时曾说:“国难如此严重,言战则有丧师失地之虞,言和则有丧权辱国之虞,言不和不战则两俱可虞。” 〔8〕“以天下与人易”语见《孟子·滕文公》:“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9〕入火坑汪精卫一九三三年四月十四日在上海答记者问时曾说:“现时置身南京政府中人,其中心焦灼,无异投身火坑一样。我们抱着共赴国难的决心,涌身跳入火坑,同时……,竭诚招邀同志们一齐跳入火坑。” #p#副标题#e#
鲁迅
秋色到东篱,金散菊团香馥。预借浮觞高会,为作长年祝。 蟹螯如臂酒如渑,橙橘半黄绿。唱我新词一釂,听尊前丝竹。
307 0 0
王之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1]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 吉凶何为兮觉坐而思,巫咸上天兮识者其谁。
233 0 0
韩愈
生在巫山更向西,不知何事到巴溪。 中宵为忆秋云伴,遥隔朱门向月啼。
355 0 0
他乡处处堪悲事,残照依依惜别天。 此去知名长命缕,殷勤为我唱花前。
368 0 0
司空图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 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382 0 0
薛能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04 0 0
杨万里
偶逢戎旅战争日,岂是明时放逐臣。 不用裁诗苦惆怅,风雷看起卧龙身。
359 0 0
吴融
【满庭芳】 山抹微云, 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 烟霭纷纷。 斜阳外, 寒鸦万点, 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 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 薄倖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 空惹啼痕。 伤情处, 高城望断, 灯火已黄昏。
348 0 0
秦观
龙节知无事,江城不掩扉。诗传过客远,书到故人稀。 坐啸看潮起,行春送雁归。望舒三五夜,思尽谢玄晖。
303 0 0
钱起
双佩雷文拂手香。青纱衫子淡梳妆。冰姿绰约自生凉。 虚掉玉钗惊翡翠,缓移兰棹趁鸳鸯。鬓鬟风乱绿云长。
314 0 0
蔡伸
幽岛藓层层,诗人日日登。坐危石是榻,吟冷唾成冰。 静对唯秋水,同来但老僧。竹枝题字处,小篆复谁能。
414 0 0
姚合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