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相深诚奉至尊,旧居求作奉诚园。 秋来古巷无人扫,树满空墙闭戟门。
348 0 0
元稹
既食丈人粟,又饱丈人刍。今日相偿了,永离三恶途。
319 0 0
佚名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 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28 0 0
张谓
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状瑶台之微月, 点巫山之朝云。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红荣碧艳坐看歇, 素华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陈子昂
长松擎月与天通。霜叶乱惊鸿。露炯乍疑杯滟,云生似觉衣重。 江南胜处,青环楚嶂,红半溪枫。倦客会应归去,一亭长枕寒空。
314 0 0
赵彦端
泪湿芙蓉城上花。片飞何事苦参差。锁深不奈莺无语,巢稳争如燕有家。 情未老,鬓先华。可怜各自淡生涯。桃花不解知人意,犹自沾泥也学他。
428 0 0
程垓
春生若邪水,雨后漫流通。芳草行无尽,清源去不穷。 野烟迷极浦,斜日起微风。数处乘流望,依稀似剡中。
359 0 0
皎然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什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之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阴间,倘要稳妥,是颂扬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笔墨的人,在现在的中国,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谈“言行一致”的时候。前车可鉴,听说阿而志跋绥夫曾答一个少女的质问说,“惟有在人生的事实这本身中寻出欢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见,他们其实倒不如死。”于是乎有一个叫作密哈罗夫的,寄信嘲骂他道,“……所以我完全诚实地劝你自杀来祸福你自己的生命,因为这第一是合于逻辑,第二是你的言语和行为不至于背驰。” 其实这论法就是谋杀,他就这样地在他的人生中寻出欢喜来。阿尔志跋绥夫只发了一大通牢骚,没有自杀。密哈罗夫先生后来不知道怎样,这一个欢喜失掉了,或者另外又寻到了“什么”了罢。诚然,“这些时候,勇敢,是安稳的;情热,是毫无危险的。” 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无法追改;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总而言之,还是仍然写下去罢:——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p#副标题#e#
445 0 0
鲁迅
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复北家。 野人听此坐惆怅,恐畏踏落东园花。
404 0 0
陈陶
微穆敷华能应节,飘扬发彩宜行庆。送迎灵驾神心飨, 跪拜灵坛礼容盛。气和草木发萌芽,德畅禽鱼遂翔泳。 永望翠盖逐流云,自兹率土调春令。
306 0 0
包佶
特进三公下,台臣百揆先。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 恩级青纶赐,徂装紫橐悬。绸缪金鼎席,宴饯玉潢川。 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乐池歌绿藻,梁苑藉红荃。 骑转商岩日,旌摇关塞烟。庙堂须鲠议,锦节伫来旋。
327 0 0
徐彦伯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46 0 0
蒋捷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幺】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326 0 0
张鸣善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朱淑真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1] 士与女,方秉蕑兮。[2]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3]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4]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409 0 0
诗经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臣。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 银箭残将尽,铜壶漏更新。催筹当午夜,移刻及三辰。 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直疑残漏曙,肃肃对钩陈。
320 0 0
中华文学
昔日已前家未贫,苦将钱物结交亲。 如今失路寻知己,行尽关山无一人。
283 0 0
远山衔云接空 晚照映红残流水 遥想京都 雁声渐稀 秋风霜起 莫忘加衣 星河银屏 奔月宫清 望北极天穹 杯酒旧梦 愁难去、锁双眉 闲谈莫见情物 怅盟誓、欲忧又泪 后事趋晓 天若知道 地也瘦老 柳巷重门 不堪五月 一见永别 但有当时欢笑 思人依旧
457 0 0
夏清男
浊波扬扬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衣看入兮中流去。浪排衣兮随步没, 沉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干, 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兮妾何适, 遂就波澜兮合魂魄,愿持精卫衔石心,穷断河源塞泉脉。
299 0 0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登阁共看彭蠡水, 围炉相忆杜陵秋。棋玄不厌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 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36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