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 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
396 0 0
贯休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日影徘徊。
353 0 0
顾况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351 0 0
张先
亦知数出妨将息,不可端居守寂寥。病即药窗眠尽日, 兴来酒席坐通宵。贤人易狎须勤饮,姹女难禁莫慢烧。 张道士输白道士,一杯沆瀣便逍遥。
452 0 0
白居易
黄莺啼时春日高,红芳发尽井边桃。 美人手暖裁衣易,片片轻花落翦刀。
381 0 0
中华文学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320 0 0
辛弃疾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316 0 0
岑参
红垆高几尺,颇称幽人意。火作缥醪香,灰为冬醷气。 有枪尽龙头,有主皆犊鼻。倘得作杜根,佣保何足愧。
397 0 0
皮日休
云敛峭寒轻,雨涨春波渺。旅枕无堪梦易惊,啼_声催晓。 尚忆故园花,红紫为容好。世路崎岖长短亭,来往何时了。
308 0 0
遥遥去舸新,浸郭苇兼蘋.树列巢滩鹤,乡多钓浦人。 虹分阳羡雨,浪隔广陵春。知竟三年秩,琴书外是贫。
400 0 0
方干
深沈阃外略,奕世当荣寄。地裂大将封,家传介珪瑞。 至今漳河俗,犹受仁人赐。公初镇惟邢,决胜无精兵。 重围逼大敌,六月守孤城。政用仁恕立,恩由赏罚明。 遂令麾下士,感德不顾生。于时闻王师,诸将兵颇黩。 天子狩南汉,烟尘满函谷。纯臣独耿介,下士多反覆。 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物性如蒺藜,化作春兰敷。 见说金被烁,终期玉有瑜。移官万里道,君子情何如。 伊昔避事心,乃是方袍客。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 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言如及清风,醒然开我怀。 宴息与游乐,不将衣褐乖。海底取明月,鲸波不可度。 上有巨蟒吞,下有毒龙护。一与吾师言,乃于中心悟。 咄哉冥冥子,胡为自尘污。
481 0 0
皎然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 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339 0 0
骆宾王
【清平乐】 蕙心堪怨, 也逐春风转。 丹杏墙东当日见, 幽会绿窗题遍。 眼中前事分明, 可怜如梦难凭。 都把旧时薄倖, 只消今日无情。
307 0 0
晏几道
相送劳劳渚,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
326 0 0
佚名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414 0 0
李频
一帆何处去,正在望中微。浦迥摇空色,汀回见落晖。 每争高鸟度,能送远人归。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
334 0 0
皇甫冉
微之谪去千馀里,太白无来十一年。 今日见名如见面,尘埃壁上破窗前。
407 0 0
姜太公贱卖了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间别 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撷断凤凰头,绕池塘ㄏ碎鸳鸯弹。
436 0 0
查德卿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岭外他年忆,於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434 0 0
李商隐
莫朕 出版界的现状,期刊多而专书少,使有心人发愁,小品多而大作少,又使有心人发愁。人而有心,真要“日坐愁城”了。 但是,这情形是由来已久的,现在不过略有变迁,更加显著而已。 上海的居民,原就喜欢吃零食。假使留心一听,则屋外叫卖零食者,总是“实繁有徒”〔2〕。桂花白糖伦教糕〔3〕,猪油白糖莲心粥,虾肉馄饨面,芝麻香蕉,南洋芒果,西路(暹罗)蜜橘,瓜子大王,还有蜜饯,橄榄,等等。只要胃口好,可以从早晨直吃到半夜,但胃口不好也不妨,因为这又不比肥鱼大肉,分量原是很少的。那功效,据说,是在消闲之中,得养生之益,而且味道好。 前几年的出版物,是有“养生之益”的零食,或曰“入门”,或曰“ABC”,或曰“概论”,总之是薄薄的一本,只要化钱数角,费时半点钟,便能明白一种科学,或全盘文学,或一种外国文。意思就是说,只要吃一包五香瓜子,便能使这人发荣滋长,抵得吃五年饭。试了几年,功效不显,于是很有些灰心了。一试验,如果有名无实,是往往不免灰心的,例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修仙或炼金,而代以洗温泉和买奖券,便是试验无效的结果。于是放松了“养生”这一面,偏到“味道好”那一面去了。自然,零食也还是零食。上海的居民,和零食是死也分拆不开的。 于是而出现了小品,但也并不是新花样。当老九章〔4〕生意兴隆的时候,就有过《笔记小说大观》〔5〕之流,这是零食一大箱;待到老九章关门之后,自然也跟着成了一小撮。分量少了,为什么倒弄得闹闹嚷嚷,满城风雨的呢?我想,这是因为在担子上装起了篆字的和罗马字母合璧的年红电灯〔6〕的招牌。 然而,虽然仍旧是零食,上海居民的感应力却比先前敏捷了,否则又何至于闹嚷嚷。但这也许正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假使如此,那么,零食的前途倒是可虑的。 六月十一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十六日《申报·自由谈》。〔2〕“实繁有徒”语见《尚书·仲虺之诰》,意思是这种人确实不少。 〔3〕伦教糕一种广东式糕点。 〔4〕老九章指上海老九章绸缎庄,约在一八六○年间开设。一九三四年二月因绸业衰落,股东退伙,宣告清算结束。后来又曾重新组织开设老九章公记绸缎庄。 〔5〕《笔记小说大观》上海进步书局编印的一套丛书,汇辑自唐代至清代的杂史、笔记而成,共出九辑(包括外集),约六十册为一辑,最初四辑在一九一八年左右出版,后几辑于数年后出版。〔6〕年红电灯即霓虹灯。 #p#副标题#e#
297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