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绕秋塘首独搔,背群燕雁正呼号。故关何处重相失, 碧落有云终自高。旅宿去缄他日恨,单飞谁见此生劳。 行衣湿尽千山雪,肠断金笼好羽毛。
419 0 0
赵嘏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楼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358 0 0
李煜
厌厌别酒。更执纤纤手。指似归期庭下柳。一叶西风前后。 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又是十分明月,照人两处登楼。
292 0 0
贺铸
风光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身年二八婿侍中, 幼妹承恩兄尚主。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338 0 0
权德舆
相思绕我心,日夕千万重。年光坐婉娩,春泪销颜容。 ——孟郊 台镜晦旧晖,庭草滋深茸。望夫山上石,别剑水中龙。 ——韩愈
465 0 0
孟郊
道妙玄微,先须要悟明心地,非容易。见放着古圣文书,内隐着真消息。 【混江龙】若说着胎元根蒂,只除是含光默默守虚极。去动中求静,静定是幽微。默坐忘言方是道,群居缄口是道根基。有一等明师,自高自大,狂言诈语,道听涂说,自把他元神昧。全不怕上天照察,也不怕六道轮回。 【油葫芦】道本无言行妙理,夺天地髓,就中只许自家知。无中生有人还会,玉炉内常把阴阳来配。要进火功,莫得迟。双关透入泥丸内,自然显光辉。 【天下乐】金液还丹下玉梯。烹煎,白雪飞,黄芽渐长生天地。质体内真,路不迷,化琼浆满玉池。 【后庭花】饥中饱饱后饥,饮醍醐滋肾水。将地户牢关闭,化真精吞玉蕊。吐虹霓,黄庭内相会。见金公红了面皮,将婴儿和戊己,共元神相护持。 【柳叶儿】直赶到天宫里相会,有姹女雨泪悲垂。丁郎见了长吁气,配佳期,霎时间聚散分离。 【金盏儿】山头雪巽风吹,甘露降饮刀圭。调停火候功夫细,久全阴静养神龟。丹成金满屋,乌兔任东西。若是将坎离颠倒炼,魂魄养胎基。 【赏花时】暂选一片白雪满地堆,运二气相交饮玉杯。三田内温习,四相和合体,五明宫守真实。 【幺】炼六尺身躯修自己,变七朵金莲到处随。配八卦跨鸾归,至九霄云外,十分的显雄威。 【煞尾】十载苦修行,九陌为活计。八百行修成玉体,七星剑从来除下鬼。六合内参透希夷。唱道习五祖无为,四内功夫谁得知!养三田聚美,有二天神相济,现一轮明月照玄机。
347 0 0
中华文学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闻话嵩峰多野寺, 不嫌黄绶向阳城。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山氛氲,长不见。 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县闲吏傲与尘隔, 移竹疏泉常岸帻。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319 0 0
韦应物
柔条不奈晓风流,乱织新丝绿。瘦倚春寒灞陵路,影扶疏,梨花未肯飘香玉。黄金半吐,翠烟微妒,相伴月儿孤。 碧桃 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汉阙佳人足风韵,唾成痕,翠裙剪剪琼肌嫩。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320 0 0
李致远
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于飞。 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 雪飐霜翻看不分,雷惊电激语难闻。 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321 0 0
韩愈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376 0 0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454 0 0
张说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299 0 0
吴文英
鲁迅先生: 在《新闻报》〔2〕的《学海》栏内,读到你底一篇《文学和政治的歧途》的讲演,解释文学者和政治者之背离不合,其原因在政治者以得到目前的安宁为满足,这满足,在感觉锐敏的文学者看去,一样是胡涂不彻底,表示失望,终于遭政治家之忌,潦倒一生,站不住脚。我觉得这是世界各国成为定例的事实。最近又在《语丝》上读到《民众主义和天才》〔3〕和你底《“醉眼”中的朦胧》两篇文字,确实提醒了此刻现在做着似是而非的平凡主义和革命文学的迷梦的人们之朦胧不少,至少在我是这样。 我相信文艺思潮无论变到怎样,而艺术本身有无限的价值等级存在,这是不得否认的。这是说,文艺之流,从最初的什么主义到现在的什么主义,所写着的内容,如何不同,而要有精刻熟练的才技,造成一篇优美无媲的文艺作品,终是一样。一条长江,上流和下流所呈现的形相,虽然不同,而长江还是一条长江。我们看它那下流的广大深缓,足以灌田亩,驶巨舶,便忘记了给它形成这广大深缓的来源,已觉糊涂到透顶。若再断章取义,说:此刻现在,我们所要的是长江的下流,因为可以利用,增加我们的财富,上流的长江可以不要,有着简直无用。这是完全以经济价值去评断长江本身整个的价值了。这种评断,出于着眼在经济价值的商人之口,不足为怪;出于着眼在艺术价值的文艺家之口,未免昏乱至于无可救药了。因为拿艺术价值去评断长江之上流,未始没有意义,或竟比之下流较为自然奇伟,也未可知。 真与美是构成一件成功的艺术品的两大要素。而构成这真与美至于最高等级,便是造成一件艺术品,使它含有最高级的艺术价值,那便非赖最高级的天才不可了。如果这个论断可以否认,那末我们为什么称颂荷马,但丁,沙士比亚和歌德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创造和他们同等的文艺作品呢,我们也有观察现象的眼,有运用文思的脑,有握管伸纸的手? 在现在,离开人生说艺术,固然有躲在象牙塔里忘记时代之嫌;而离开艺术说人生,那便是政治家和社会运动家的本相,他们无须谈艺术了。由此说,热心革命的人,尽可投入革命的群众里去,冲锋也好,做后方的工作也好,何必拿文艺作那既稳当又革命的勾当? 我觉得许多提倡革命文学的所谓革命文艺家,也许是把表现人生这句话误解了。他们也许以为十九世纪以来的文艺,所表现的都是现实的人生,在那里面,含有显著的时代精神。文艺家自惊醒了所谓“象牙之塔”的梦以后,都应该跟着时代环境奔走;离开时代而创造文艺,便是独善主义或贵族主义的文艺了。他们看到易卜生之伟大,看到陀斯妥以夫斯基的深刻,尤其看到俄国革命时期内的作家叶遂宁和戈理基们的热切动人;便以为现在此后的文艺家都须拿当时的生活现象来诅咒,刻划,予社会以改造革命的机会,使文艺变为民众的和革命的文艺。生在所谓“世纪末”的现代社会里面的人,除非是神经麻木了的,未始不会感到苦闷和悲哀。文艺家终比一般人感觉锐敏一点。摆在他们眼前的既是这么一个社会,蕴在他们心中的当有怎么一种情绪呢!他们有表现或刻划的才技,他们便要如实地写了出来,便无意地成为这时代的社会的呼声了。然而他们还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艺术,忠于自己的情知。易卜生被称颂为改革社会的先驱,陀思妥以夫斯基被称为人道主义的极致者,还须赖他们自己特有的精妙的才技,经几个真知灼见的批评者为之阐扬而后可。然而,真能懂得他们的艺术的,究竟还是少数。至于叶遂宁是碰死在自己的希望碑上不必说了,戈理基呢,听人说,已有点灰色了。这且不说。便是以艺术本身而论,他何常不崇尚真切精到的才技?我曾看到他的一首讥笑那不切实的诗人的诗。况且我们以艺术价值去衡量他的作品,是否他已是了不得的作家了,究竟还是疑问呵。 实在说,文艺家是不会抛弃社会的,他们是站在民众里面的。有一位否认有条件的文艺批评者,对于泰奴(Taine)〔4〕的时间条件,认为不确,其理由是:文艺家是看前五十年。我想,看前五十年的文艺家,还是站在那时候,以那时候的生活环境做地盘而出发,所以他毕竟是那时候的民众之一员,而能在朦胧平安中看出残缺和破败。他们便以熟练的才技,写出这种残缺和破败,于艺术上达到高级的价值为止,在他们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在创造时,他们也许只顾到艺术的精细微妙,并没想到如何激动民众,予民众以强烈的刺激,使他们血脉愤张,而从事于革命。 我们如果承认艺术有独立的无限的价值,艺术家有完成艺术本身最终目的之必要,那末我们便不能而且不应该撇开艺术价值去指摘艺术家的态度,这和拿艺术家的现实行为去评断他的艺术作品者一样可笑。波特来耳的诗并不因他的狂放而稍减其价值。浅薄者许要咒他为人群的蛇蝎,却不知道他底厌弃人生,正是他的渴慕人生之反一面的表白。我们平常讥刺一个人,还须观察到他的深处,否则便见得浮薄可鄙。至于拿了自己的似是而非的标准,既没有看到他的深处,又抛弃了衡量艺术价值的尺度,便无的放矢地攻刺一个忠于艺术的人,真的糊涂呢还是别有用意!这不过使我们觉到此#p#副标题#e#
303 0 0
鲁迅
青女初晴,向丑梢枯干,幻出妍姿。休烦苑吏翦彩,别有神司。东皇太乙,敕瑶姬、淡傅胭脂。还似得、华清汤暖,薄绡半卸冰肌。 应笑楚宫痴绝,略施朱则个,便妒蛾眉。唐人更无籍在,浪比红儿。祥云难聚,且丁宁、铁笛轻吹。拼醉倒,花间一霎,莫教绛雪离披。
341 0 0
刘克庄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291 0 0
皇甫冉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345 0 0
孟浩然
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蠹芰不相采,敛蘋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游。
388 0 0
王贞白
送客出门后,移床下砌初。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老更为官拙,慵多向事疏。松窗倚藤杖,人道似僧居。
343 0 0
白居易
广平未拚心如铁。恨梅花、隔年别。化工翦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 长鲸一饮宁论石。想高歌、醉瑶席。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399 0 0
李弥逊
禁琐天浆嫩,虞行夜月寒。一瓢那可醉,应遣试尝看。
361 0 0
窦牟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