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 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遍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
366 0 0
皇甫冉
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共临眺。翠丛深窅。无人处、数蕊弄春犹小。幽姿谩好。遥相望、含情一笑。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 莫待墙阴暗老。称琴边月夜,笛里霜晓。护香须早。东风度、咫尺画阑琼沼。归来梦绕。歌云坠、依然惊觉。想恁时,小几银屏冷未了。
343 0 0
施岳
风沙遥见说,道路替君愁。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 征鸿辞塞雪,战马识边秋。不共将军语,何因有去留。
382 0 0
李频
少年容易舍樵渔,曾辱明公荐子虚。汉殿夜寒时不食, 宋都风急命何疏。云埋野艇吟归去,草没山田赋遂初。 长剑一寻歌一奏,此心争肯为鲈鱼。
347 0 0
罗隐
远思极何处,南楼烟水长。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 海面云生白,天涯堕晚光。徘徊古堤上,曾此赠垂杨。
369 0 0
齐己
杜 鹃 杜鹃,多情的鸟,他终宵唱: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飞蛾似围绕月亮的明灯,星光疏散如海滨的渔火,甜美的夜在露湛里休憩,他唱,他唱一声“割麦插禾”---农夫们在天放晓时惊起。多情的鹃鸟,他终宵声诉,是怨,是墓,他心头满是爱,满是苦,化成、缠绵的新歌,柔情在静夜的怀中颤动;他唱,口滴着鲜血,斑斑的,染红露盈盈的草尖,晨光轻摇着园林的迷梦;他叫,他叫,他叫一声“我爱哥哥!”
325 0 0
徐志摩
江南无贺老,看万壑、出清冰。想柳思周情,长歌短咏,密与传灯。山川润分秀色,称醉挥、健笔剡溪藤。一语不谈俗事,几人来结吟朋。 堪憎。我发EA2AF229。频赋曲、旧时曾。但春蚓秋蛩,寒篱晚砌,颇叹非能。何如种瓜秫,带一鉏、归去隐东陵。野啸天风两耳,翠微深处孙登。
320 0 0
张炎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兹游苦不数,再到遂经旬。萍盖污池净,藤笼老树新。 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
韩愈
服药备江瘴,四年方一疠。岂是药无功,伊予久留滞。 滞留人固薄,瘴久药难制。去日良已甘,归途奈无际。 弃置何所任,郑公怜我病。三十九万钱,资予养顽暝。 身贱杀何益,恩深报难罄。公其万千年,世有天之郑。 忆作孩稚初,健羡成人列。倦学厌日长,嬉游念佳节。 今来渐讳年,顿与前心别。白日速如飞,佳晨亦骚屑。 昔在痛饮场,憎人病辞醉。病来身怕酒,始悟他人意。 怕酒岂不闲,悲无少年气。传语少年儿,杯盘莫回避。 忆初头始白,昼夜惊一缕。渐及鬓与须,多来不能数。 壮年等闲过,过壮年已五。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补。 在家非不病,有病心亦安。起居甥侄扶,药饵兄嫂看。 今病兄远路,道遥书信难。寄言娇小弟,莫作官家官。 燕巢官舍内,我尔俱为客。岁晚我独留,秋深尔安适。 风高翅羽垂,路远烟波隔。去去玉山岑,人间网罗窄。 檐宇夜来旷,暗知秋已生。卧悲衾簟冷,病觉支体轻。 炎昏岂不倦,时去聊自惊。浩叹终一夕,空堂天欲明。 秋依静处多,况乃凌晨趣。深竹蝉昼风,翠茸衫晓露。 庭莎病看长,林果闲知数。何以强健时,公门日劳骛。 朝结故乡念,暮作空堂寝。梦别泪亦流,啼痕暗横枕。 昔愁凭酒遣,今病安能饮。落尽秋槿花,离人病犹甚。
428 0 0
元稹
丧乱佳辰不易攀。四逢寒食尽投闲。踏青无处想家山。 麟殿阻趋陪内宴,蓂堂遥忆侍慈颜。感时双泪滴潺潺。
洪皓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 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
302 0 0
杜甫
平阳金榜凤凰楼,沁水银河鹦鹉洲。彩仗遥临丹壑里, 仙舆暂幸绿亭幽。前池锦石莲花艳,后岭香炉桂蕊秋。 贵主称觞万年寿,还轻汉武济汾游。
296 0 0
中华文学
【弹铗歌】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399 0 0
先秦无名氏
六客西来共一舟。吴儿踏浪剪轻鸥。水光山色翠相浮。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棹晚风头。从前五度到蕲州。
335 0 0
张孝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1]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2]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3][4][5]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54 0 0
李白
【宣上人见示与诸公】 许厕高斋唱,涓泉定不如。 可怜谯记室,流水满禅居。
392 0 0
薛涛
几劫澄烦思,今身仅小成。誓将云外隐,不向世间存。
291 0 0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396 0 0
李冶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465 0 0
陈亮
奕叶金章贵,连枝鼎位尊。台庭为凤穴,相府是鴒原。 世阅空悲命,泉幽不返魂。惟馀汉臣史,继术赞韦门。
407 0 0
孙逖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