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落花歌】 出丰宜门一里,海棠大十围八九十本,花时车马太盛,未尝过也。三月二十六日大风,明日风少定,则偕金礼部、汪孝廉、朱上舍、家弟出城饮而有此作。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人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百六十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犹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 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时!
363 0 0
龚自珍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故人殁后城头月, 新鸟啼来垄上花。卖剑钱销知绝俗,闻蝉诗苦即思家。 谢公古郡青山在,三尺孤坟扑海沙。
325 0 0
中华文学
镜中真僧白道芬,不服朱审李将军。渌汗平铺洞庭水, 笔头点出苍梧云。且看八月十五夜,月下看山尽如画。
328 0 0
顾况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305 0 0
辛弃疾
小阁深沈,酒醺香暖,容易眠熟。梦入仙源,桃红似火,李莹如玉。 觉来几许悲凉,记永夜、传杯换烛。绣被薰香,宝钗落枕,同论心曲。
423 0 0
杨无咎
【忆秦娥】 用太白韵 清溪咽。 霜风洗出山头月。 山头月。 迎得云归, 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 凌歊望断音尘绝。 音尘绝。 帆来帆去, 天际双阙。
467 0 0
李之仪
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秋气怀易悲,长波淼难溯。 索索风叶下,离离早鸿度。丘壑列夕阴,葭菼凝寒雾。 日落亭皋远,独此怀归慕。
357 0 0
李百药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392 0 0
杨慎
薄雪燕蓊紫燕钗,钗垂簏簌抱香怀。 一声歌罢刘郎醉,脱取明金压绣鞋。 谢家青妓邃重关,谁省春风见玉颜。 闻道彩鸾三十六,一双双对碧池莲。
446 0 0
李郢
为儒自愧已多年,文赋歌诗路不专。肯信披沙难见宝, 只怜苫草易成编。燕昭寤寐常求骏,郭隗寻思未是贤。 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鹄岂无缘。 揣情摩意已无功,只把篇章助国风。宋玉谩夸云雨会, 谢连宁许梦魂通。愁成旅鬓千丝乱,吟得寒缸短焰终。 难世好居郊野地,出门常喜与人同。 惠子休惊学五车,沛公方起斩长蛇。六雄互欲吞诸国, 四海终须作一家。自古经纶成世务,暂时朱绿比朝霞。 人生心口宜相副,莫使尧阶草势斜。 不傍江烟访所思,更应无处展愁眉。数杯竹阁花残酒, 一局松窗日午棋。多病却疑天与便,自愚潜喜众相欺。 非穷非达非高尚,冷笑行藏只独知。 闲吟闲坐道相应,远想南华亦自矜。抛掷家乡轻似梦, 寻常心地冷于僧。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鲙言词小季鹰。 唯仗十篇金玉韵,此中高旨莫阶升。 已向丘门老此躯,可堪空作小人儒。吟中景象千般有, 书外囊装一物无。润屋必能知早散,辉山应是不轻沽。 短衣宁倦重修谒,谁识高阳旧酒徒。 松桂寒多众木分,轻浮如叶自纷纭。韶咸古曲教谁爱, 山水清音喜独闻。上国共知传大宝,旧交宁复在青云。 相逢莫厌杯中酒,同醉同醒只有君。 还淳反朴已难期,依德依仁敢暂违。寡欲自应刚正立, 无私翻觉友朋稀。旄头影莫侵黄道,傅说星终近紫微。 年纪少他蘧伯玉,幸因多难早知非。 麻衣未识帝城尘,四十为儒是病身。有恨不关衔国耻, 无愁直为倚家贫。齐轻东海二高士,汉重商山四老人。 一种爱闲闲不得,混时行止却应真。 任说天长海影沈,友朋情比未为深。唯应乐处无虚日, 大半危时得道心。命达夭殇同白首,价高砖瓦即黄金。 他年有要玄珠者,赤水萦纡试一寻。
353 0 0
行人愁落日,去鸟倦遥林。旷野鸣流水,空山响暮砧。 旅途归计晚,乡树别年深。寂寞逢村酒,渔家一醉吟。
390 0 0
张乔
【渔父】 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 石帆山下雨空濛, 三扇香新翠箬篷。 蘋叶绿,蓼花红, 回首功名一梦中。
355 0 0
陆游
劲节生宫苑,虚心奉豫游。自然名价重,不羡渭川侯。
361 0 0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308 0 0
苏轼
到县却应嫌水阔,离家终是见山疏。笙歌不驻难辞酒,舟楫将行负担书。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鸾凰取便多如此,掠地斜飞上太虚。
299 0 0
方干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 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椁,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294 0 0
佚名
芙蓉苑。记试酒清狂,亸鞭游遍。翠红照眼。凝芳露、洗出青霞一片。垂杨两岸。窥镜底、新妆深浅。应料似、锦帐行春,三千粉春矜艳。 避逅紧马堤边,念玉笋轻攀,笑箸同欢。岁华暗换。西风路、几许愁肠凄断。仙城梦黯。还又是、六桥秋晚。凝望处,烟淡云寒,人归雁远。
334 0 0
周端臣
郑相清贤慎有馀,好鱼鱼至竟何如。 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
347 0 0
【好事近】 秋晓上莲峰, 高蹑倚天青壁。 谁与放翁为伴? 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 雷雨四山黑。 谈笑做成丰岁, 笑禅龛楖栗。
365 0 0
玉树后庭前, 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 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教长少年。
李煜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