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计生朝,惭愧阿连书尺。雪鬓霜髭不管,管眼腰黄赤。 待将心事自笺天,莫费子公力。乞赐先生处士,换一张黄敕。
399 0 0
刘克庄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2〕,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3〕, ·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4〕。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5〕,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 〔2〕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一九二○年成立的国际政府间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一九四六年四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即在南京发表讲话,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竟认为日本在中国的东北有特殊地位,说它对中国的侵略是“正当而合法”的。 〔3〕求神拜佛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十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5〕“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p#副标题#e#
326 0 0
鲁迅
桂水饶枫杉,荆南足烟雨。犹疑黛色中,复是雒阳岨。
359 0 0
皇甫冉
年时生日宴高堂。欢笑拥炉香。今日山前停棹,也须随分飞觞。 东阳太守,携家远去,方溯桐江。把酒祝君长健,相随归老吾乡。
448 0 0
张纲
细蕊黄金嫩,繁花白雪香。共谁连璧向河阳。自是不须汤饼、试何郎。 F83D娜拢松髻,轻盈淡薄妆。莫令韩寿在伊傍。便逐游蜂惊蝶、过东墙。
376 0 0
徐俯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347 0 0
诗经
剑门倚青汉,君昔未曾过。日暮行人少,山深异鸟多。 猿啼和峡雨,栈尽到江波。一路白云里,飞泉洒薜萝。
387 0 0
贾岛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 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383 0 0
李涉
(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宠妖女以乱内,内外用乱, 至于崩亡,故为《至惑》之诗二章六韵二十句)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 忍为祸谟。
408 0 0
元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93 0 0
辛弃疾
已赜希微理,知将静默邻。坐忘宁有梦,迹灭未凝神。 化蝶诚知幻,征兰匪契真。抱玄虽解带,守一自离尘。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翛然碧霞客,那比漆园人。
394 0 0
中华文学
万里碧鸡使,叱驭问邛峡。枪旗有烨,川秦奔走送龙媒。好在灵均初度,唤起长庚佳梦,霜月照金罍。寿似武侯柏,香在草堂梅。 舞娉婷,斟凿落,沃崔嵬。神尧孙子,向来八九上三台。挂了桑弧聊蓬矢,便恐彤弓柜瓚,分宝下天阶。归赋梁园雪,试唤长卿来。
304 0 0
【青玉案】 小篷又泛曾行路, 这身世、 如何去。 去了还来知几度。 多情山色, 有情江水, 笑我归无处。 夕阳杳杳还催暮, 练净空吟谢郎句。 试祷波神应见许, 帆开风转, 事谐心遂, 直到明年雨。
388 0 0
李之仪
心与青春背,新年亦掩扉。渐穷无相学,惟避不材讥。 积病攻难愈,衔恩报转微。定知书课日,优诏许辞归。
309 0 0
包佶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385 0 0
皮日休
不恋明皇宠,归来镜水隅。道装汀鹤识,春醉钓人扶。 逐朵云如吐,成行雁侣驱。兰亭名景在,踪迹未为孤。
412 0 0
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禅心尽入空无迹, 诗句闲搜寂有声。满国繁华徒自乐,两朝更变未曾惊。 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
齐己
听尽莺声出雍州,秦吴烟月十经秋。龙门在地从人上, 郎省连天须鹤游。休恋一台惟妙绝,已经三字入精求。 当年甲乙皆华显,应念槐宫今雪头。
392 0 0
蜗角争多少。是英雄、割据乾坤,到头休了。一片泥涂荒草地,尽是鱼龙故道。新堤上、风涛难保。沧海桑田何时变,怕桑田、未变人先老。休为此,生烦恼。 讼庭不许频频到。这官坊、翻来覆去,有何分晓。无诤人中为第一,长讼元非吉兆。但有恨、平章不早。尊酒唤回和气在,看从来、兄弟依然好。把前事,付一笑。
477 0 0
戴复古
虏地河冰合,边城备此时。兵连紫塞路,将举白云司。 提剑荣中贵,衔珠盛出师。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梅花吹别引,杨柳赋归诗。
337 0 0
张说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