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指麾能事回天地, 训练强兵动鬼神。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301 0 0
杜甫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380 0 0
朱淑真
御路回中岳,天营接下都。百灵无后至,万国竞前驱。 文卫严清跸,幽仙读宝符。贝花明汉果,芝草入尧厨。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夏俱。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 抚己贫非病,时来本不愚。愿陪丹凤辇,率舞白云衢。
289 0 0
宋之问
惯向溪头漾浅沙,薄烟微雨是生涯。时时失伴沈山影, 往往争飞杂浪花。晚树清凉还鸀鳿,旧巢零落寄蒹葭。 池塘信美应难恋,针在鱼唇剑在虾。
359 0 0
陆龟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39 0 0
李白
霞彩剪为衣,添香出绣帏。芙蓉花叶□,山水帔□稀。 驻履闻莺语,开笼放鹤飞。高堂春睡觉,暮雨正霏霏。
353 0 0
鱼玄机
洮河李阿婆,鄯州王伯母。见贼不敢斗,总由曹新妇。
300 0 0
佚名
何乃诗人兴,妍词属舜华。风流感异代,窈窕比同车。 凝艳垂清露,惊秋隔绛纱。蝉鸣复虫思,惆怅竹阴斜。
304 0 0
羊士谔
休沐君相近,时容曳履过。花间留客久,台上见春多。 松色明金艾,莺声杂玉珂。更逢新酒熟,相与藉庭莎。
285 0 0
权德舆
栖迟青山巅,高静身所便。不践有命草,但饮无声泉。 斋性空转寂,学情深更专。经文开贝叶,衣制垂秋莲。 厌此俗人群,暂来还却旋。
孟郊
月闰随寒暑,畴人定职司。馀分将考日,积算自成时。 律候行宜表,阴阳运不欺。气薰灰琯验,数扐卦辞推。 六律文明序,三年理暗移。当知岁功立,唯是奉无私。
290 0 0
中华文学
鼓角清雄占云_。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305 0 0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扃金锁。 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亸。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354 0 0
晁冲之
有家谁不别,经乱独难寻。远路波涛恶,穷荒雨雾深。 烧惊山象出,雷触海鳌沉。为问南迁客,何人在瘴林。
378 0 0
张蠙
前记〔2〕 苏联的无产作家,是十月革命以后,即努力于创作的,一九一八年,无产者教化团〔3〕就印行了无产者小说家和诗人的丛书。二十年夏,又开了作家的大会〔4〕。而最初的文学者的大结合,则是名为“锻冶厂”的集团。 但这一集团的作者,是往往负着深的传统的影响的,因此就少有独创性,到新经济政策施行后,误以为革命近于失败,折了幻想的翅子,几乎不能歌唱了。首先对他们宣战的,是《那巴斯图》(意云:在前哨)派的批评家,英古罗夫〔5〕说: “对于我们的今日,他们在怠工,理由是因为我们的今日,没有十月那时的灿烂。他们……不愿意走下英雄底阿灵比亚〔6〕来。这太平常了。这不是他们的事。”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无产者作家的一团在《青年卫军》〔7〕的编辑室里集合,决议另组一个“十月团”〔8〕,“锻冶厂”和“青年卫军”的团员,离开旧社,加入者不少,这是“锻冶厂”分裂的开端。“十月团”的主张,如烈烈威支说,是“内乱已经结束,‘暴风雨和袭击’的时代过去了。而灰色的暴风雨的时代又已到来,在无聊的幔下,暗暗地准备着新的‘暴风雨’和新的‘袭击’。”所以抒情诗须用叙事诗和小说来替代;抒情诗也“应该是血,是肉,给我们看活人的心绪和感情,不要表示柏拉图一流的欢喜了〔9〕。” 但“青年卫军”的主张,却原与“十月团”有些相近的。 革命直后的无产者文学,诚然也以诗歌为最多,内容和技术,杰出的都很少。有才能的革命者,还在血战的涡中,文坛几乎全被较为闲散的“同路人”所独占。然而还是步步和社会的现实一同进行,渐从抽象的,主观的而到了具体的,实在的描写,纪念碑的长篇大作,陆续发表出来,如里培进斯基的《一周间》〔10〕,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11〕,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12〕,就都是一九二三至二四年中的大收获,且已移植到中国,为我们所熟识的。 站在新的立场上的智识者的作家既经辈出,一面有些“同路人”也和现实接近起来,如伊凡诺夫的《哈蒲》〔13〕,斐定的《都市与年》,也被称为苏联文坛上的重要收获。先前的势如水火的作家,现在似乎渐渐有些融洽了。然而这文学上的接近,渊源其实是很不相同的。珂刚教授在所著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中说: “无产者文学虽然经过了几多的变迁,各团体间有过争斗,但总是以一个观念为标帜,发展下去的。这观念,就是将文学看作阶级底表现,无产阶级的世界感的艺术底形式化,组织意识,使意志向着一定的行动的因子,最后,则是战斗时候的观念形态底武器。纵使各团体间,颇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但我们从不见有谁想要复兴一种超阶级的,自足的,价值内在的,和生活毫无关系的文学。无产者文学是从生活出发,不是从文学性出发的。虽然因为作家们的眼界扩张,以及从直接斗争的主题,移向心理问题,伦理问题,感情,情热,人心的细微的经验,那些称为永久底全人类的主题的一切问题去,而‘文学性’也愈加占得光荣的地位;所谓艺术底手法,表现法,技巧之类,又会有重要的意义;学习艺术,研究艺术,研究艺术的技法等事,成了急务,公认为切要的口号;有时还好像文学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原先的处所了。 “所谓‘同路人’的文学,是开拓了别一条路的。他们从文学走到生活去。他们从价值内在底技巧出发。他们先将革命看作艺术底作品的题材,自说是对于一切倾向性的敌人,梦想着无关于倾向的作家的自由的共和国。 然而这些‘纯粹的’文学主义者们——而且他们大抵是青年——终于也不能不被拉进全线沸腾着的战争里去了。他们参加了战争。于是从革命底实生活到达了文学的无产阶级作家们,和从文学到达了革命底实生活的‘同路人们’,就在最初的十年之终会面了。最初的十年的终末,组织了苏联作家的联盟〔14〕。将在这联盟之下,互相提携,前进了。最初的十年的终末,由这样伟大的试练来作纪念,是毫不足怪的。” 由此可见在一九二七年顷,苏联的“同路人”已因受了现实的熏陶,了解了革命,而革命者则由努力和教养,获得了文学。但仅仅这几年的洗练,其实是还不能消泯痕迹的。我们看起作品来,总觉得前者虽写革命或建设,时时总显出旁观的神情,而后者一落笔,就无一不自己就在里边,都是自己们的事。 可惜我所见的无产者作家的短篇小说很有限,这十篇之中,首先的两篇,还是“同路人”的,后八篇中的两篇〔15〕,也是由商借而来的别人所译,然而是极可信赖的译本,而伟大的作者,遗漏的还很多,好在大抵别有长篇,可供阅读,所以现在也不再等待,收罗了。 至于作者小传及译本所据的本子,也都写在《后记》里,和《竖琴》一样。 临末,我并且在此声谢那帮助我搜集传记材料的朋友。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八夜,鲁迅记。 ※ ※ ※ 〔1〕《一天的工作》鲁迅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三年间编译的苏联短篇小说集,一九三三年三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列为《#p#副标题#e#上海注册公司
298 0 0
鲁迅
伤春晚,送春归。步云溪。绿叶同心双小字,记曾题。 楼外红日平西。长亭路、烟草萋萋。云雨不成新梦后,倚阑时。
395 0 0
蔡伸
圆月当新霁,高楼见最明。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飞甍。 下瞰千门静,旁观万象生。梧桐窗下影,乌鹊槛前声。 啸逸刘琨兴,吟资庾亮情。游人莫登眺,迢递故乡程。 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 帐卷芙蓉带,帘褰玳瑁钩。倚窗情渺渺,凭槛思悠悠。 未得金波转,俄成玉箸流。不堪三五夕,夫婿在边州。
374 0 0
油幕初开,马辛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致身槐揆,功在鼎彝中。自是襟怀绝俗,今犹记、笔砚陈踪。张高会,君恩厚赐,乐与故人同。 把麾,鄞水上,相看青眼,谁复如公。况亲陪尊俎,笑接群翁。坐上笙歌屡合,须拚到、晓日酣红。公今去,恩波四海,桃李尽东风。
324 0 0
为政若沐也。虽有弃发之费而有长发之利也。
302 0 0
笑菊欺梅。嫌蜂却蝶,压尽寒_。月下精神,醉时风韵,红透香腮。 天工造化难猜。甚怪我、愁眉未开。故遣名花,凌霜带露,先送春来。
286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