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432 0 0
陈子龙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535 0 0
岑参
叠雪裁霜越纻匀。美人亲翦称腰身。暑天宁数越罗春。 两臂轻笼燕玉腻,一胸斜露塞酥温。不教香汗湿歌尘。
305 0 0
中华文学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铅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府噣(鱼卷)鲤,仰啮陵衡,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碆卢,治其矰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被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穣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356 0 0
佚名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358 0 0
晁补之
贫寄帝城居,交朋日自疏。愁迎离碛雁,梦逐出关书。 经雨蝉声尽,兼风杵韵馀。谁知江徼塞,所忆在樵渔。
395 0 0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 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 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 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
341 0 0
韦应物
绝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发梅花落。东风吹雨入西园, 银线千条度虚阁。脸粉难匀蜀酒浓,口脂易印吴绫薄。 娇饶意态不胜羞,愿倚郎肩永相著。
375 0 0
韩偓
不记得是那一部旧书上看来的了,大意说是有一位道学先生,自然是名人,一生拚命辟佛,却名自己的小儿子为“和尚”。有一天,有人拿这件事来质问他。他回答道:“这正是表示轻贱呀!”那人无话可说而退云〔2〕。 其实,这位道学先生是诡辩。名孩子为“和尚”,其中是含有迷信的。中国有许多妖魔鬼怪,专喜欢杀害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孩子;要下贱,他们才放手,安心。和尚这一种人,从和尚的立场看来,会成佛——但也不一定,——固然高超得很,而从读书人的立场一看,他们无家无室,不会做官,却是下贱之流。读书人意中的鬼怪,那意见当然和读书人相同,所以也就不来搅扰了。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还有一个避鬼的法子,是拜和尚为师,也就是舍给寺院了的意思,然而并不放在寺院里。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拜师是否要贽见礼,或者布施什么的呢,我完全不知道。只知道我却由此得到一个法名叫作“长庚”,后来我也偶尔用作笔名,并且在《在酒楼上》这篇小说里,赠给了恐吓自己的侄女的无赖;还有一件百家衣,就是“衲衣”,论理,是应该用各种破布拼成的,但我的却是橄榄形的各色小绸片所缝就,非喜庆大事不给穿;还有一条称为“牛绳”的东西,上挂零星小件,如历本,镜子,银筛之类,据说是可以避邪的。 这种布置,好像也真有些力量:我至今没有死。 不过,现在法名还在,那两件法宝却早已失去了。前几年回北平去,母亲还给了我婴儿时代的银筛,是那时的惟一的记念。仔细一看,原来那筛子圆径不过寸余,中央一个太极图,上面一本书,下面一卷画,左右缀着极小的尺,剪刀,算盘,天平之类。我于是恍然大悟,中国的邪鬼,是怕斩钉截铁,不能含胡的东西的。因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经去问上海的银楼,终于买了两面来,和我的几乎一式一样,不过缀着的小东西有些增减。奇怪得很,半世纪有余了,邪鬼还是这样的性情,避邪还是这样的法宝。然而我又想,这法宝成人却用不得,反而非常危险的。 但因此又使我记起了半世纪以前的最初的先生。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无论谁,都称他为“龙师父”,瘦长的身子,瘦长的脸,高颧细眼,和尚是不应该留须的,他却有两绺下垂的小胡子。对人很和气,对我也很和气,不教我念一句经,也不教我一点佛门规矩;他自己呢,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3〕,“无祀孤魂,来受甘露味”的时候,是庄严透顶的,平常可也不念经,因为是住持,只管着寺里的琐屑事,其实——自然是由我看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 因此我又有一位师母,就是他的老婆。论理,和尚是不应该有老婆的,然而他有。我家的正屋的中央,供着一块牌位,用金字写着必须绝对尊敬和服从的五位:“天地君亲师”。我是徒弟,他是师,决不能抗议,而在那时,也决不想到抗议,不过觉得似乎有点古怪。但我是很爱我的师母的,在我的记忆上,见面的时候,她已经大约有四十岁了,是一位胖胖的师母,穿着玄色纱衫裤,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纳凉,她的孩子们就来和我玩耍。有时还有水果和点心吃,——自然,这也是我所以爱她的一个大原因;用高洁的陈源教授的话来说,便是所谓“有奶便是娘”〔4〕,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不过我的师母在恋爱故事上,却有些不平常。“恋爱”,这是现在的术语,那时我们这偏僻之区只叫作“相好”。《诗经》云:“式相好矣,毋相尤矣”〔5〕,起源是算得很古,离文武周公的时候不怎么久就有了的,然而后来好像并不算十分冠冕堂皇的好话。这且不管它罢。总之,听说龙师父年青时,是一个很漂亮而能干的和尚,交际很广,认识各种人。有一天,乡下做社戏了,他和戏子相识,便上台替他们去敲锣,精光的头皮,簇新的海青〔6〕,真是风头十足。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于是战争开幕,甘蔗梢头雨点似的飞上来,有些勇士,还有进攻之势,“彼众我寡”,他只好退走,一面退,一面一定追,逼得他又只好慌张的躲进一家人家去。而这人家,又只有一位年青的寡妇。以后的故事,我也不甚了然了,总而言之,她后来就是我的师母。 自从《宇宙风》出世以来,一向没有拜读的机缘,近几天才看见了“春季特大号”。其中有一篇铢堂先生的《不以成败论英雄》〔7〕,使我觉得很有趣,他以为中国人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理想是不能不算崇高”的,“然而在人群的组织上实在要不得。抑强扶弱,便是永远不愿意有强。崇拜失败英雄,便是不承认成功的英雄”。“近人有一句流行话,说中国民族富于同化力,所以辽金元清都并不曾征服中国。其实无非是一种惰性,对于新制度不容易接收罢了”。我们怎样来改悔这“惰性”呢,现在姑且不谈,而且正在替我们想法的人们也多得很。我只要说那位寡妇之所以变了我的师母,其弊病也就在“不以成败论英雄”。乡下没有活的岳飞或文#p#副标题#e#
329 0 0
鲁迅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高处最来登。 十馀年后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
439 0 0
张籍
酒三行,琴再弄。宛是和鸣双凤。罗斗帐,绣屏风。浓香夜夜同。 去年欢,今夕梦。怊怅晓钟初动。休道梦,觉来空。当时亦梦中。
319 0 0
贺铸
荆州未解围,小县结茅茨。强对官人笑,甘为野鹤欺。 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子美犹如此,翻然不敢悲。 传闻殊不定,銮辂几时还。俗易无常性,江清见老颜。 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
435 0 0
郑谷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426 0 0
柳宗元
天子享孝,工歌溥将。射祼郁鬯,乃焚膋芗。 臭以达旨,声以求阳。奉时烝尝,永代不忘。
315 0 0
张说
敢望重缘饰,微茫洞壑春。坐看终未是,归卧始应真。 已觉心中朽,犹怜四面新。不因公子鉴,零落几成尘。
398 0 0
齐己
溪叠云深转谷迟,暝投孤店草虫悲。愁连远水波涛夜, 梦断空山雨雹时。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发夜来衰。 东归未必胜羁旅,况是东归未有期。
402 0 0
张乔
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献寿彤庭万国, 烧灯青玉五枝。终南往往残雪,渭水处处流澌。
326 0 0
身起中宵骨亦惊,一分年少已无成。松吹竹簟朝眠冷, 雨湿蔬餐宿疾生。僮汲野泉兼土味,马磨霜树作秋声。 相知莫话诗心苦,未似前贤取得名。 灯涩秋光静不眠,叶声身影客窗前。闲园露湿鸣蛩夜, 急雨风吹落木天。城见远山应北岳,野多空地本南燕。 明朝欲别忘形处,愁把离杯听管弦。
437 0 0
薛能
人人心中都有片天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而我心中的那片天空,像儿时常吃的水果糖一般,是甜蜜、清秀、五彩的,那就是儿时那片纯净的天空。 刚出生时的我,据说极其丑陋,当护士的阿姨看到我第一眼时,似乎也愣了一下,母亲是标准的清秀型美女,父亲是标准的书生型美男,怎么生出的孩子却那么的……那么的……呃,不尽如人意。所有人都有这种想法,以至大家都不太愿意将我抱去给母亲看。后来阿姨尴尬地抱着我走向母亲。 母亲抱起我,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是看着我的眼睛,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注视着我左脸上那块殷红的胎记……我知道,那就是我亲爱的母亲,不是别人,她拥着母亲的眼神,那爱我的眼神。 儿时的我,安静乖巧,不哭闹,是个众人眼中的乖宝宝,好宝宝,除了那块殷红的胎记…… 每当家里的亲戚抱我上街,他们似乎多多少少都有些羞涩,是因为怀中的我,总会无意有意地遮遮掩掩,也许他们是出于保护我的心情。但我的母亲,带我出门时,总是大大方方地将我露于众人面前,还夸我漂亮。虽然那时的我已隐约明白自己的缺陷,但我更清楚地明白,母亲的夸奖不是虚伪的,而是出自真心的。 上幼儿园,母亲总是最早地把我送到教室,最晚地离开教室;放学时,我总是能第一时间见到母亲的笑脸,在窗外对我竖起大拇指。 上小学,母亲总对我说:"囡囡要记住,自己是最棒的。你的缺陷,不是你的缺点,它不是你造成的。你要相信妈妈,你是最优秀的小学生,妈妈会支持你的!"虽然那时的我面对妈妈如此大段的话加上夸张的肢体语言,不是很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我记住了一句话:我是最棒的。 因为母亲的这句话和不断地鼓励关心我,我的缺陷从未造成过我的困扰,在我的成长旅程中,我很自信。 母亲是我儿时的最重要的一位老师。由于母亲的教育,我成了一位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也许就是因为我的这些小优点,身边的小同学们从未因为我的缺陷而排斥我、嘲笑我。因此,我的童年,可以说是愉快无忧的。 儿时那片纯净的天空,是母亲为我撑起的。 糖果般的儿时天空,我还想重温,它真的令人神往,就如谁能抵制那五彩甜蜜的糖果一样。
327 0 0
小文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403 0 0
权德舆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