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暗青丝玉莹冠。笑生百媚入眉端。春深芍药和烟拆,秋晓芙蓉破露看。 星眼俊,月眉弯。舞狂花影上栏干。醉来直驾仙鸾去,不到银河到广寒。
402 0 0
赵彦端
羸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忆亲拜孤冢,移葬双陵前。 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 碣石海北门,馀寇惟朝鲜。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 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寸心渔阳兴,落日旌竿悬。
351 0 0
常建
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 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
396 0 0
韩愈
选石铺新路,安桥压古堤。似从银汉下,落傍玉川西。 影定栏杆倒,标高华表齐。烟开虹半见,月冷鹤双栖。 材映夔龙小,功嫌元凯低。从容济世后,馀力及黔黎。
409 0 0
白居易
【端午作】 子夜不眠思千载, 似向灵均诉断肠。 曾是娥眉偏妒能, 转成才子却投江。 龙舟急去徒施救, 精粽细嚼只散香。 岁岁多多游乐日, 斯人沉睡有谁知。
382 0 0
陈前勇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361 0 0
张子容
柳花飞絮,又还是、清明寂寞时节。洞府人间嗟素手,今日匆匆分拆。巧笑难成,含情谁解,顾影无颜色。风流满面,却成春恨凄恻。 云鬓从ED51金蝉,纷纷红泪,千点胭脂湿。聚调轻盈离调惨,声入低空愁碧。祖帐将收,骊驹欲驾,去也劳相忆。伤心南浦,断肠芳草如积。
311 0 0
中华文学
家住涪江汉语娇,一声歌戛玉楼箫。睡融春日柔金缕, 妆发秋霞战翠翘。两脸酒醺红杏妒,半胸酥嫩白云饶。 若能携手随仙令,皎皎银河渡鹊桥。
433 0 0
李洞
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 江充得计太子死,日暮戾园风雨秋。
345 0 0
权德舆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358 0 0
吴文英
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 尔来为。
348 0 0
佚名
愁。迥野,深秋。生枕上,起眉头。闺阁危坐,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谷水咽还流。送客泊舟入浦,思乡望月登楼。 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侯。
424 0 0
宝犀未解心先透。恼杀人、远山微皱。意淡言疏情最厚。枉教作、著行官柳。 小雨勒花时候。抱琵琶、为谁清瘦。翡翠金笼思珍偶。忽拚与、山鸡僝僽。
327 0 0
黄庭坚
寻常凡木最轻樗,今日寻樗桂不如。 汉高新破咸阳后,英俊奔波遂吃虚。
383 0 0
迢迢驱马过江东,此际令人恨莫穷。一撮秋烟堤上白, 半轮残日岭头红。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 含思看看到梁苑,画楼丝竹彻遥空。
356 0 0
数声微雨风惊晓,烛影欹残照。客愁不奈五更寒。明日梨花开尽、有谁看。 追寻犹记清明近。为向花前问。东风正使解欺侬。不道花应有恨、也匆匆。
393 0 0
叶梦得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370 0 0
苏轼
白纻春衫新制。准拟采兰修禊。遮日走京尘,何啻分阴如岁。留滞。留滞。不似行云难系。
317 0 0
贺铸
云水千重绕洞门,独归何处是桃源。 仙方不用随身去,留与人间老子孙。 班藤为杖草为衣,万壑千峰独自归。 纵令相忆谁相报,桂树岩边人信稀。
395 0 0
施肩吾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 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445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