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人之心固甚难,自化之心更不易。化人可以程限之, 自化元须有其志。在心为志者何人,今日得之于广利。 三十年前识师初,正见把笔学草书。崩云落日千万状, 随手变化生空虚。海北天南几回别,每见书踪转奇绝。 近来兼解作歌诗,言语明快有气骨。坚如百炼钢, 挺特不可屈。又如千里马,脱缰飞灭没。好是不雕刻, 纵横冲口发。昨来示我十馀篇,咏杀江南风与月。 乃知性是天,习是人。莫轻河边羖fG,飞作天上麒麟。 但日新,又日新,李太白,非通神。
526 0 0
吴融
三山江上寺,宫殿望岧峣.石径侵高树,沙滩半种苗。 一僧归晚日,群鹭宿寒潮。遥听风铃语,兴亡话六朝。
346 0 0
中华文学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371 0 0
李白
上阳迟日千门锁。花外流莺过。一番春去又经秋。惟有深宫明月、照人愁。 暗中白发随芳草。却恨容颜好。更无魂梦到昭阳。肠断一双飞燕、在雕梁。
358 0 0
李弥逊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 相传羽化时,云鹤满峰恋。妇中有高人,相望空长叹。
436 0 0
元结
【点绛唇】 红杏飘香, 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 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450 0 0
苏轼
诗新得意恣狂疏,挥手终朝力有馀。 今到诗家浑手战,欲题名字倩人书。
423 0 0
姚合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
329 0 0
李煜
泽国秋深。绣楹天近,坐久魂清。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余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闺、一点离心。杜老两峰秀处,短发疏巾。 佳人为折寒英。罗袖湿、真珠露冷钿金。幽艳为谁妍,东篱下、却教醉倒渊明。君但饮,莫觑他、落日芜城。从教夜、龙山清月,端的便解留人。
370 0 0
毛滂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 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社鬼苟有灵,谁能遏秋恸。 童麋来触犀,德力不相及。伊无惬心事,只有碎首泣。 况将鹏虱校,数又百与十。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斯为朽关键,怒荦抉以入。年来横干戈,未见拔城邑。 得非佐饔者,齿齿待啜汁。羁维豪杰辈,四骇方少絷。 此皆乘时利,纵舍在呼吸。吾欲斧其吭,无雷动幽蛰。 鴚鹅惨于冰,陆立怀所适。斯人道仍閟,不得不呜呃。 当时布衣士,亦作天子客。至今东方生,满口自夸白。 终为万乘交,谈笑无所隔。致君非有书,乃是尧舜画。 只今侯门峻,日扫贫贱迹。朝趋九韶音,暮列五鼎食。 如闻恭俭语,謇謇事夕惕。可拍伊牧肩,功名被金石。 赤舌可烧城,谗邪易为伍。诗人疾之甚,取俾投豺虎。 长风吹窾木,始有音韵吐。无木亦无风,笙簧由喜怒。 女娲炼五石,天缺犹可补。当其利口衔,罅漏不复数。 元精遗万类,双目如牖户。非是既相参,重瞳亦为瞽。 东南有狂兕,猎者西北矢。利尘白冥冥,独此清夜止。 无人语其事,偶坐窥天纪。安得东壁明,洪洪用坟史。 搜扬好古士,一以罄云水。流堪洒菁英,风足去稗秕。 如能出奇计,坐可平贼垒。徐陈羲皇道,高驾太平轨。 攫疏成特雄,濯垢为具美。贡贤当上赏,景福视所履。 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有檗何青青,空城雪霜里。千林尽枯槁,苦节独不死。 他遭匠石顾,总入牺黄美。遂得保天年,私心未为耻。 高从宿枭怪,下亦容蝼蚁。大厦若抡材,亭亭托君子。 左右佩剑者,彼此亦相笑。趋时与闭门,喧寂不同调。 潜机取声利,自许臻乎妙。志士以神窥,惭然真可吊。 天之发遐籁,大小随万窍。魁其垆冶姿,形质惟所召。 鼗笙磬竽瑟,是必登清庙。伊圣不可欺,谁能守蓬藋. 横笛喝秋风,清商入疏越。君居不夜城,肯怨孤戍月。 吴兵甚犀利,太白光突兀。日已费千金,廑闻侵一拨。 岂无恶年少,纵酒游侠窟。募为敢死军,去以枭叛卒。 岂无中林士,贯穿学问骨。兵法五十家,浩荡如溟渤。 高悬鹿皮睡,清涧时依樾。分已诺烟霞,全遗事干谒。 既非格猛兽,未可轻华发。北面师其谋,几能止征伐。 何妨秦堇勇,又有曹刿说。尧舜尚询刍,公乎听无忽。 朝为壮士歌,暮为壮士歌。壮士心独苦,傍人谓之何。 古铁久不快,倚天无处磨。将来易水上,犹足生寒波。 捷可搏飞狖,健能超橐驼。群儿被坚利,索手安冯河。 惊飙扫长林,直木谢椭科。严霜冻大泽,僵龙不如蛇。 昔者天血碧,吾徒安叹嗟。
陆龟蒙
北斗枢机任,西京肺腑亲。畴昔王门下,今兹制幸晨。 恩来山水被,圣作管弦新。绕座薰红药,当轩暗绿筠。 摘荷才早夏,听鸟尚馀春。行漏金徒晓,风烟是观津。
384 0 0
萧至忠
贾岛怜无可,都缘数句诗。君虽是后辈,我谓过当时。 溪浪和星动,松阴带鹤移。同吟到明坐,此道淡谁知。
404 0 0
杜荀鹤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 倦柳愁荷风急。[1] 瘦骨不禁秋, 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 未是诉愁时节。 谯鼓已三更, 梦须成。[2]
389 0 0
纳兰性德
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 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如今父老偏垂泪,不见承平四十年。
464 0 0
韦庄
彩山涌起翠楼空。箫鼓沸春风。桂娥唤回清昼,夹路宝芙蓉。 长步障,小纱笼。偶相逢。艳妆宜笑,隐语传情,半醉醒中。
344 0 0
贺铸
黄鸟鸣园柳,新阳改旧阴。春来此幽兴,宛是谢公心。 扫径兰芽出,添池山影深。虚名随振鹭,安得久栖林。
361 0 0
钱起
早得白眉名,之官濠上城。别离浮世事,迢递长年情。 广陌垂花影,遥林起雨声。出关春草长,过汴夏云生。 黠吏先潜去,疲人相次迎。宴馀和酒拜,魂梦共东行。
405 0 0
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 关心近日,啼红密诉,剪绿深盟。杏馆花阴恨浅,画堂银烛嫌明。
312 0 0
陆游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394 0 0
司马迁
艾胜迎薰寿缕长。碧篘酒泛绿蒲香。万家喜气在都梁。小阁幽轩新料理,舞衫歌扇且传觞。看君飞步上明光。
473 0 0
王以宁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