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那堪风雪夜,更值烟霞友。 曾过赪石下,又住清溪口。且共荐皋卢,何劳倾斗酒。
364 0 0
陆龟蒙
看大概的情形(我们这里得不到确凿的统计),从去年以来,挂着“革命的”的招牌的创作小说的读者已经减少,出版界的趋势,已在转向社会科学了。这不能不说是好现象。最初,青年的读者迷于广告式批评的符咒,以为读了“革命的”创作,便有出路,自己和社会,都可以得救,于是随手拈来,大口吞下,不料许多许多是并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那结果,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得了这一种苦楚的教训之后,转而去求医于根本的,切实的社会科学,自然,是一个正当的前进。 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较为可看的和很要不得的都杂陈在书摊上,开始寻求正确的知识的读者们已经在惶惑。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到这里,我们所需要的,就只得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 批评家的发生,在中国已经好久了。每一个文学团体中,大抵总有一套文学的人物。至少,是一个诗人,一个小说家,还有一个尽职于宣传本团体的光荣和功绩的批评家。这些团体,都说是志在改革,向旧的堡垒取攻势的,然而还在中途,就在旧的堡垒之下纷纷自己扭打起来,扭得大家乏力了,这才放开了手,因为不过是“扭”而已矣,所以大创是没有的,仅仅喘着气。一面喘着气,一面各自以为胜利,唱着凯歌。旧堡垒上简直无须守兵,只要袖手俯首,看这些新的敌人自己所唱的喜剧就够。他无声,但他胜利了。 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李守章的《跋涉的人们》②,台静农的《地之子》③,叶永秦的《小小十年》前半部,柔石的《二月》及《旧时代之死》④,魏金枝的《七封信的自传》⑤,刘一梦的《失业以后》⑥,总还是优秀之作。可惜我们的有名的批评家,梁实秋先生还在和陈西滢相呼应,这里可以不提;成仿吾先生是怀念了创造社过去的光荣之后,摇身一变而成为“石厚生”,接着又流星似的消失了;钱杏邨先生近来又只在《拓荒者》上,搀着藏原惟人,一段又一段的,在和茅盾扭结⑦。每一个文学团体以外的作品,在这样忙碌或萧闲的战场,便都被“打发”或默杀了。 这回的读书界的趋向社会科学,是一个好的,正当的转机,不惟有益于别方面,即对于文艺,也可催促它向正确,前进的路。但在出品的杂乱和旁观者的冷笑中,是极容易雕谢的,所以现在所首先需要的,也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四月一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②李守章字俊民,江苏南通人。《跋涉的人们》收短篇小说四篇,一九二九年北新书局出版。 ③台静农安徽霍丘人,作家,未名社成员。《地之子》收短篇小说十四篇,一九二八年未名社出版。 ④柔石(1902~1931)参看本书《柔石小传》及其有关注。 ⑤魏金枝(1900~1972)浙江嵊县人,作家。《七封信的自传》,收短篇小说六篇,一九二八年上海人间书店出版,原题为《七封书信的自传》。 ⑥刘一梦(?—1931)山东沂水人。《失业以后》收短篇小说八篇,一九二九年上海春野书店出版。 ⑦这里说的钱杏邨“和茅盾扭结”,指钱杏邨在《拓荒者》第一期《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中,反复引证藏原惟人的《再论普罗列塔利亚写实主义》、《普罗列塔利亚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等文,来评论茅盾的作品和反对茅盾《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所提出的意见。 #p#副标题#e#
382 0 0
鲁迅
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笼养。 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地崇士大夫,况乃气精爽。 天然生知姿,学立游夏上。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药纂西极名,兵流指诸掌。贯穿无遗恨,荟蕞何技痒。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 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沧洲动玉陛,宣鹤误一响。 三绝自御题,四方尤所仰。嗜酒益疏放,弹琴视天壤。 形骸实土木,亲近唯几杖。未曾寄官曹,突兀倚书幌。 晚就芸香阁,胡尘昏坱莽。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 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 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天长眺东南,秋色馀魍魉。 别离惨至今,斑白徒怀曩。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 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吹奖。百年见存殁,牢落吾安放。 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他日访江楼,含凄述飘荡。
305 0 0
杜甫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399 0 0
于谦
病守江城眼暂开,昔年吴越共衔杯。膺舟出镇虚陈榻, 郑履还京下隗台。云叶渐低朱阁掩,浪花初起画樯回。 心期解印同君醉,九曲池西望月来。
391 0 0
许浑
雨滴梧桐点点愁。冷催秋色上帘钩。蛩声何事早知秋。 一夜凉风惊去燕,满川晴涨漾轻鸥。怀人千里思悠悠。
322 0 0
赵长卿
君是烟霄折桂身,圣朝方切用儒珍。 正堪西上文场战,空向途中泥妇人。
370 0 0
中华文学
驾鹤排朱雾,乘鸾入紫烟。凌晨味潭菊,薄暮玩峰莲。 玉叶低梁下,金飗引窗前。啸傲云霞际,留情鳞羽年。
330 0 0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
324 0 0
王建
我衰君亦老,相忆更何言。除泥安禅力,难医必死根。 梅寒争雪彩,日冷让冰痕。早晚东归去,同寻入石门。
422 0 0
齐己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 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 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今夜只应还寄宿, 明朝拂曙与君辞。
318 0 0
高适
成名年少日,就业圣人书。擢桂谁相比,籝金已不如。 东城送归客,秋日待征车。若到清潭畔,儒风变里闾。
385 0 0
方干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281 0 0
武则天
拂袖入山阿。深隐松萝。掬流洗耳厌尘多。石上一般清意味,不羡渔蓑。 日月静中过。俗□消磨。风瓢分付与清波。却笑唐求因底事,无奈诗何。
396 0 0
张炎
【春尽】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407 0 0
韩偓
江湖醉渡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 历阳前事知何实,高位纷纷见陷人。
360 0 0
杜牧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343 0 0
广平未拚心如铁。恨梅花、隔年别。化工翦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 长鲸一饮宁论石。想高歌、醉瑶席。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李弥逊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
仙媛来朱邸,名山出紫微。三周初展义,百两遂言归。 郑国通梁苑,天津接帝畿。桥成乌鹊助,盖转凤凰飞。 霜仗迎秋色,星缸满夜辉。从兹磐石固,应为得贤妃。
32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