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玻璃,远送目斜阳,渐下林阗。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碾空桂魄。玉绳低转云无迹。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 相思万里,顿隔婵媛,几回琼台,同驻鸾翼。对西风、凭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应笑广寒宫殿窄。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
361 0 0
陈允平
老怀清净化,乞去守洵阳。废井人应满,空林虎自藏。 迸泉疏石窦,残雨发椒香。山缺通巴峡,江流带楚樯。 忧农生野思,祷庙结云装。覆局松移影,听琴月堕光。 鸟鸣开郡印,僧去置禅床。罢贡金休凿,凌寒笋更长。 退公披鹤氅,高步隔鹓行。相见朱门内,麾幢拂曙霜。
533 0 0
马戴
林梢隐映夕阳残,庭际萧疏夜气寒。霜草欲枯虫思急, 风枝未定鸟栖难。容衰见镜同惆怅,身健逢杯且喜欢。 应是天教相暖热,一时垂老与闲官。
429 0 0
白居易
平生未省梦熊罴,稚女如花坠晓枝。条蔓纵横输葛藟, 子孙蕃育羡螽斯。方同王衍钟情切,犹念商瞿有庆迟。 负尔五年恩爱泪,眼中惟有涸泉知。
449 0 0
李群玉
日下征良匠,宫中赠阿娇。瑞莲开二孕,琼缕织千条。 蝉翼轻轻结,花纹细细挑。舞时红袖举,纤影透龙绡。
436 0 0
徐夤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371 0 0
常建
迢递荆州路,山多水又分。霜林澹寒日,朔雁蔽南云。 八座由持节,三湘亦置军。自当行直指,应不为功勋。
339 0 0
李嘉祐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
369 0 0
一饭仍难受,依仁况一年。终期身可报,不拟骨空镌。 城晚风高角,江春浪起船。同来栖止地,独去塞鸿前。
451 0 0
李频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东郊寒色尚俳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397 0 0
李邴
这位木斋先生对我有两种误解,和我的意见有一点不同。 第一是关于“文”的界说。我的这篇杂感,是由《大晚报》副刊上的《恶癖》而来的,而那篇中所举的文人,都是小说作者。这事木斋先生明明知道,现在混而言之者,大约因为作文要紧,顾不及这些了罢,《第四种人》这题目,也实在时新得很。 第二是要我下“罪己诏”。我现在作一个无聊的声明:何家干诚然就是鲁迅,但并没有做皇帝。不过好在这样误解的人们也并不多。 意见不同之点,是:凡有所指责时,木斋先生以自己包括在内为“风凉话”;我以自己不包括在内为“风凉话”,如身居上海,而责北平的学生应该赴难,至少是不逃难之类〔8〕。 但由这一篇文章,我可实在得了很大的益处。就是:凡有指摘社会全体的症结的文字,论者往往谓之“骂人”。先前我是很以为奇的。至今才知道一部分人们的意见,是认为这类文章,决不含自己在内,因为如果兼包自己,是应该自下罪己诏的,现在没有诏书而有攻击,足见所指责的全是别人了,于是乎谓之“骂”。且从而群起而骂之,使其人背着一切所指摘的症结,沉入深渊,而天下于是乎太平。 七月十九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四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指《大晚报·辣椒与橄榄》上张若谷的《恶癖》一文,原文见本篇“备考”。 〔3〕宫地嘉六(1884—1958)日本小说家。工人出身,曾从事工人运动。作品有《煤烟的臭味》、《一个工人的笔记》等。〔4〕金子洋文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早期曾参加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作品有小说《地狱》、剧本《枪火》等。〔5〕《子夜》长篇小说,茅盾著。一九三三年一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6〕“偃武修文”语见《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7〕文星即文曲星,又称文昌星,旧时传说中主宰文运的星宿。 〔8〕周木斋指责学生逃难的话,参看本卷第10页注〔5〕。
294 0 0
鲁迅
翠染冰轻透露光,堕云孙寿有馀香。 只因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温庭筠
回峰叠嶂绕庭隅,散点烟霞胜画图。 日暮华轩卷长箔,太清云上对蓬壶。
387 0 0
中华文学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织锦犹未成,蛩声入罗幕。
350 0 0
崔国辅
绕篱栽杏种黄精,晓侍炉烟暮出城。 万事将身求总易,学君难得是长生。
415 0 0
姚合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354 0 0
孟郊
烟深载酒入,但觉暮川虚。映水见山火,鸣榔闻夜渔。 爱兹山水趣,忽与人世疏。无暇然官烛,中流有望舒。
346 0 0
古人所传授下来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宝贵的,因为它曾经费去许多牺牲,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 偶然翻翻《本草纲目》〔2〕,不禁想起了这一点。这一部书,是很普通的书,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捉影的记载,也是在所不免的,然而大部分的药品的功用,却由历久的经验,这才能够知道到这程度,而尤其惊人的是关于毒药的叙述。我们一向喜欢恭维古圣人,以为药物是由一个神农皇帝独自尝出来的,他曾经一天遇到过七十二毒,〔3〕但都有解法,没有毒死。这种传说,现在不能主宰人心了。人们大抵已经知道一切文物,都是历来的无名氏所逐渐的造成。建筑,烹饪,渔猎,耕种,无不如此;医药也如此。这么一想,这事情可就大起来了: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地累积下去,乃有草创的纪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而且这书中的所记,又不独是中国的,还有阿剌伯人的经验,有印度人的经验,则先前所用的牺牲之大,更可想而知了。 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便是其一。救急扶伤,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而还有一种坏经验的结果的歌诀,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于是人们就只要事不干己,还是远远的站开干净。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漠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的都走到这条道路上去了。所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这便是牺牲所换来的坏处。 总之,经验的所得的结果无论好坏,都要很大的牺牲,虽是小事情,也免不掉要付惊人的代价。例如近来有些看报的人,对于什么宣言,通电,讲演,谈话之类,无论它怎样骈四俪六,崇论宏议,也不去注意了,甚而还至于不但不注意,看了倒不过做做嘻笑的资料。这那里有“始制文字,乃服衣裳”〔4〕一样重要呢,然而这一点点结果,却是牺牲了一大片地面,和许多人的生命财产换来的。生命,那当然是别人的生命,偶是自己,就得不着这经验了。所以一切经验,是只有活人才能有的,我的决不上别人讥刺我怕死〔5〕,就去自杀或拚命的当,而必须写出这一点来,就为此。而且这也是小小的经验的结果。 六月十二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署名洛文。 〔2〕《本草纲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药物学著作,共五十二卷。这书是他在长期实践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参考大量医药资料和有关文献,费时近三十年才写成的。 〔3〕神农皇帝我国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据《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本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4〕“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语见《千字文》。〔5〕别人讥刺我怕死梁实秋在《新月》第二卷第十一期发表的《鲁迅与牛》一文,借一九三○年四月八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为声援四·三惨案(英国人在南京打死打伤中国工人的惨案)集会时,一工人被巡捕枪杀的事讥笑作者说:“自由运动大同盟即是鲁迅先生领衔发起的,……这事发生之后,颇有人为鲁迅先生担心,因为不晓得流了‘一滩鲜血’的究竟是那一位。……幸亏事实不久大明,死的不是‘参加工农革命底实际行动’的‘左翼作家’,是一位‘勇敢的工人’……鲁迅先生的‘不卖肉主义’是老早言明在先的。”又法鲁在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一日《大晚报·火炬》发表的《到底要不要自由》中,也有这类含沙射影的话,参看《伪自由书·后记》。 #p#副标题#e#
377 0 0
莫话边庭事,心摧不欲闻。数年家陇地,舍弟殁胡军。 每念支离苦,常嗟骨肉分。急难何日见,遥哭陇西云。
366 0 0
戎昱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1]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2]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3]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4]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5]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6]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7]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8]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390 0 0
诗经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