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风从昨夜吹银汉, 泪拟何门落玉盘。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锦鳞赪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410 0 0
罗隐
轻阴隔翠帏,宿雨泣晴晖。醉后佳期在,歌馀旧意非。 蝶繁经粉住,蜂重抱香归。莫惜薰炉夜,因风到舞衣。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裁成艳思偏应巧, 分得春光最数多。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439 0 0
温庭筠
吾爱道交论,为高贵世名。昔称柴桑令,今闻豆卢生。 彼生清淮气,独钟文中彩。近作公宴诗,如逢何柳在。 吾用古人耳,采君四坐珍。贤士胜朝晖,温温无冬春。 朝晖烁我肌,贤士清我神。微尔与云鹄,幽怀何由申。 别来秋风至,独坐楚山碧。高月当清冥,禅心正寂历。 增波徒相骇,人远情不隔。有书遗琼什,以代貂襜褕。 风教凌越绝,声名掩吴趋。悬璧安可酬,徙倚还踟蹰。
384 0 0
皎然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海月破圆影,菰蒋生绿池。 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今朝东门柳,夹道垂青丝。 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脁诗。
357 0 0
李白
【柳梢青】 感事 何事沉吟?小窗斜日,立遍春阴。 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样伤心。 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 两点眉峰,半分腰带,憔悴而今。
405 0 0
彭骏孙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材,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寿阳谩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好乱插、繁花盈首。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374 0 0
周邦彦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 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477 0 0
崔护
西江碧。江亭夜燕天涯客。天涯客。一杯相属,此夕何夕。 烛残花冷歌声急。秦关汉苑无消息。无消息。戍楼吹角,故人难得。
453 0 0
朱敦儒
百年身世似飘蓬,泽国移家叠嶂中。万里绿波鱼恋钓, 九重青汉鹤愁笼。西池水冷春岩雪,南浦花香晓树风。 纵倒芳尊心不醉,故人多在洛城东。
408 0 0
许浑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348 0 0
张孝祥
西厢暮,凭栏登阁处 华山脚下老渔夫 东郊麓,相忘于江湖 八十万年得禅悟 霜寒剑,弦柱思华年 英雄头上矮屋檐 红绞链,情人总痴怨 化作鸳鸯觅缠绵 泪,让我梦碎 战火灼伤,万家思寐 悔,难尽慈悲 不周山下,觞天之罪 灵前上飨,荒神孤往 哪怕前方兵多将强 以智屠罔,泪陌中狂 是否明朝日下扶桑 灞陵伤别,寒夜如铁 刀枪剑戟灰飞烟灭 杨柳蝴蝶,创伤欲裂 瑶琴拂过凄风晓月
380 0 0
中华文学
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径雪中微。松阴绕院鹤相对, 山色满楼人未归。尽日独思风驭返,寥天几望野云飞。 凭高目断无消息,自醉自吟愁落晖。
406 0 0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313 0 0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应运生夔龙,开元扫氛翳。 太微廓金镜,端拱清遐裔。轻尘集嵩岳,虚点盛明意。 谬挥紫泥诏,献纳青云际。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 彷徨庭阙下,叹息光阴逝。未作仲宣诗,先流贾生涕。 挂帆秋江上,不为云罗制。山海向东倾,百川无尽势。 我于鸱夷子,相去千馀岁。运阔英达稀,同风遥执袂。 登舻望远水,忽见沧浪枻。高士何处来,虚舟渺安系。 衣貌本淳古,文章多佳丽。延引故乡人,风义未沦替。 顾侯达语默,权子识通蔽。曾是无心云,俱为此留滞。 双萍易飘转,独鹤思凌历。明晨去潇湘,共谒苍梧帝。
301 0 0
盘崖蹙缩似灵龟,鬼谷先生隐遁时。 不独卷怀经世志,白云流水是心期。
415 0 0
右《嵇康蒙》十卷,从明吴宽丛书堂钞本〔2〕写出。原钞颇多讹舛,经二三旧校〔3〕,已可罶读。校者一用墨笔,补阙及改字最多。然删易任心,每每涂去佳字。旧跋谓出吴匏庵手,殆不然矣。二以朱校,一校新,颇谨慎不苟。第所是正,反据俗本。今于原字校佳及义得两通者,仍依原钞,用存其旧。其漫灭不可辨认者,则从校人,可惋惜也。细审此本,似与黄省曾〔4〕所刻同出一祖。惟黄刻帅意妄改,此本遂得稍稍胜之。 然经朱墨校后,则又渐近黄刻。所幸校不甚密,故留遗佳字,尚复不少。中散遗文,世间已无更善于此者矣。癸丑十月二十日,周树人镫下记。 ※ ※ ※ 〔1〕本篇写于一九一三年十月二十日,原载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第九卷《嵇康集》。 《嵇康集》,嵇康的诗文集。鲁迅的校正本以明代吴宽丛书堂钞本为底本,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三一年间几经校订而成。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人,三国魏末作家,曾任中散大夫。他与魏宗室通婚,又“非汤武而薄周孔”,并因吕安案受牵连,而被谋夺魏朝政权的司马氏集团所杀。 〔2〕吴宽丛书堂钞本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藏书家。丛书堂为其书室名。他所藏钞本《嵇康集》十卷,有顾广圻、张燕昌题跋各一则,黄不烈(署荛翁、复翁)题跋三则。鲁迅于一九一三年十月一日从京师图书馆借出抄录。 〔3〕指丛书堂钞本上的朱墨两种校文。黄不烈跋称系“匏罶手自雠校”。顾广圻跋亦称:“卷中讹误之字,皆先生亲手改定。” 〔4〕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藏书家。著有《五岳山人集》。所刻《嵇中散集》,十卷,前有黄氏自序,末署“嘉靖乙酉”即明代嘉靖四年(1525)。
343 0 0
鲁迅
养翮非无待,迁乔信自卑。影高迟日度,声远好风随。 云拂千寻直,花催百啭奇。惊人时向晚,求友听应知。 委质经三岁,先鸣在一枝。上林如可托,弱羽愿差池。
403 0 0
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岁时供放逐,身世付空虚。 胫弱秋添絮,头风晓废梳。波澜喧众口,藜藿静吾庐。 丧马思开卦,占鸮懒发书。十年江海隔,离恨子知予。
346 0 0
包佶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437 0 0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 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 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416 0 0
姚合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