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闲栖亭树枝,绿樽仍对菊花篱。许询本爱交禅侣, 陈寔由来是好儿。明月出云秋馆思,远泉经雨夜窗知。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
286 0 0
杨巨源
菊花又折。今年真是龙山客。杯行潋滟新醅白。一醉相欢,莫便话离恻。 从教破帽频欹侧。楼头霜树明秋色。凭高待把疏星摘。天近风清,不怕暮云隔。
285 0 0
韩元吉
嫩叶生初茂,残花少更鲜。结根龙藏侧,故欲并青莲。
282 0 0
皇甫冉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 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338 0 0
李洞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359 0 0
张继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310 0 0
顾太清
闇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袖中吴郡新诗本, 襟上杭州旧酒痕。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326 0 0
白居易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1]寒梅着花未。[2]
414 0 0
王维
听到了拙著《中国小说史略》的日本译《支那小说史》已经到了出版的机运,非常之高兴,但因此又感到自己的衰退了。 回忆起来,大约四五年前罢,增田涉〔2〕君几乎每天到寓斋来商量这一本书,有时也纵谈当时文坛的情形,很为愉快。那时候,我是还有这样的余暇,而且也有再加研究的野心的。但光阴如驶,近来却连一妻一子,也将为累,至于收集书籍之类,更成为身外的长物了。改订《小说史略》的机缘,恐怕也未必有。所以恰如准备辍笔的老人,见了自己的全集的印成而高兴一样,我也因而高兴的罢。 然而,积习好像也还是难忘的。关于小说史的事情,有时也还加以注意,说起较大的事来,则有今年已成故人的马廉〔3〕教授,于去年翻印了“清平山堂”残本,使宋人话本的材料更加丰富;郑振铎〔4〕教授又证明了《西游记》中的《西游记》是吴承恩《西游记》的摘录,而并非祖本,这是可以订正拙著第十六篇的所说的,那精确的论文,就收录在《痀偻集》里。还有一件,是《金瓶梅词话》被发见于北平〔5〕,为通行至今的同书的祖本,文章虽比现行本粗率,对话却全用山东的方言所写,确切的证明了这决非江苏人王世贞所作的书。 但我却并不改订,目睹其不完不备,置之不问,而只对于日本译的出版,自在高兴了。但愿什么时候,还有补这懒惰之过的时机。 这一本书,不消说,是一本有着寂寞的运命的书。然而增田君排除困难,加以翻译,赛棱社主三上於菟吉氏不顾利害,给它出版,这是和将这寂寞的书带到书斋里去的读者诸君,我都真心感谢的。 一九三五年六月九日灯下,鲁迅。 CC 〔1〕本篇最初印入《中国小说史略》日译本。该书于一九三五年由日本东京赛棱社出版。参看本书《后记》。 〔2〕增田涉(1903—1977)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家。一九三一年他在上海时,常到鲁迅家中商谈翻译《中国小说史略》的事。著有《鲁迅的印象》、《中国文学史研究》等。 〔3〕马廉(1893—1935)字隅卿,浙江鄞县人,古典小说研究家。曾任北京孔德学校总务长及北京大学教授。他在一九三四年影印的“清平山堂”残本,是在他的故乡发现的,题为《雨窗欹枕集》,共话本十二篇(原订三册:《雨窗集上》五篇,《欹枕集上》二篇;《欹枕集下》五篇;其中有五篇残缺)。据他考证,《雨窗集》、《欹枕集》等书题,或系藏书人所题;其版心刻字情形,与一九二九年以北平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名义影印的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清平山堂话本》十五篇相同。清平山堂是明代洪~F的书斋;洪~F(约当16世纪),字子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4〕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曾任燕京大学、暨南大学教授。《痀偻集》是他的文学论文集,分上下二卷,一九三四年生活书店出版。考证《西游记》的论文题为《西游记的演化》,收入该书卷上。 〔5〕《金瓶梅词话》发见于北平一九三二年北平文友堂在山西介休县发现了一部明万历间刻印的《金瓶梅词话》,卷首有“万历丁巳(1617)季冬东吴弄珠客”和欣欣子的序文各一篇。是现在所见的《金瓶梅》最早的刻本。这部小说以前的通行本有明代崇祯间的“新刻绣像原本”和清代康熙间“张竹坡评本”。相传为明代太仓人王世贞所作,但欣欣子的序文则说是“兰陵笑笑生”作。按兰陵,即今山东峄县。 #p#副标题#e#
311 0 0
鲁迅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1]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无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2]千朵万朵压枝低。[3] 留连戏蝶时时舞,[4]自在娇莺恰恰啼。[5] 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509 0 0
杜甫
死且不自觉,其馀安可论。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 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平生红粉爱,惟解哭黄昏。
391 0 0
刘禹锡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306 0 0
高适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
268 0 0
宋之问
前杵与后杵,筑城声不住。我愿筑更高,得见秦皇墓。
348 0 0
刘驾
露华清。天气爽、新秋已觉凉生。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筝。几多妖艳,都总是、白雪余声。那更、玉肌肤韵胜,体段轻盈。 照人双眼偏明,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情。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听。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倾。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卿。
343 0 0
赵长卿
紫凋红落后,忽十丈,玉虬横。望众绿帏中,蓝田璞碎,鲛室珠倾。柔条紧风无力,更不禁、连日峭寒清。空与蝶圆香梦,枉教莺诉春情。 深深。苔径悄无人。栏槛湿香尘。叹宝髻蓬松,粉铅狼藉,谁管飘零。不愁素云易散,恨此花、开后更无春。安得胡床月夜,玉醅满蘸瑶英。
294 0 0
中华文学
斗南楼阁舞祥云。为寿几多人。有酒恰如东海,年年为满金尊。 无双治行,儿童咏德,草木沾仁。只把空虚三院,亦须笑傲千春。
413 0 0
洪适
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 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
360 0 0
【长信秋词五首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 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 分明複道奉恩时。
358 0 0
王昌龄
南楚迢迢通汉口,西江淼淼去扬州。 春风已遣归心促,纵复芳菲不可留。
424 0 0
刘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