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城里诸亲故,厚薄亲疏心总知。 唯有蔚章于我分,深于同在翰林时。
405 0 0
白居易
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 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
407 0 0
贯休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 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 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 邺城风雨连天草。
411 0 0
温庭筠
中国的“愚民”——没有学问的下等人,向来就怕人注意他。如果你无端的问他多少年纪,什么意见,兄弟几个,家景如何,他总是支吾一通之后,躲了开去。有学识的大人物,很不高兴他们这样的脾气。然而这脾气总不容易改,因为他们也实在从经验而来的。 假如你被谁注意了,一不小心,至少就不免上一点小当,譬如罢,中国是改革过的了,孩子们当然早已从“孟宗哭竹”“王祥卧冰”〔2〕的教训里蜕出,然而不料又来了一个崭新的“儿童年”〔3〕,爱国之士,因此又想起了“小朋友”,或者用笔,或者用舌,不怕劳苦的来给他们教训。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4〕的志士;一个说要爱国,古时候曾有十几岁突围请援,十四岁上阵杀敌的奇童。这些故事,作为闲谈来听听是不算很坏的,但万一有谁相信了,照办了,那就会成为乳臭未干的吉诃德〔5〕。你想,每天要捉一袋照得见四号铅字的萤火虫,那岂是一件容易事?但这还只是不容易罢了,倘去凿壁,事情就更糟,无论在那里,至少是挨一顿骂之后,立刻由爸爸妈妈赔礼,雇人去修好。 请援,杀敌,更加是大事情,在外国,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们所做的。他们那里的儿童,着重的是吃,玩,认字,听些极普通,极紧要的常识。中国的儿童给大家特别看得起,那当然也很好,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武当山〔6〕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到了二十世纪,古人空想中的潜水艇,飞行机,是实地上成功了,但《龙文鞭影》或《幼学琼林》〔7〕里的模范故事,却还有些难学。 我想,便是说教的人,恐怕自己也未必相信罢。 所以听的人也不相信。我们听了千多年的剑仙侠客,去年到武当山去的只有三个人,只占全人口的五百兆分之一,就可见。古时候也许还要多,现在是有了经验,不大相信了,于是照办的人也少了。——但这是我个人的推测。 不负责任的,不能照办的教训多,则相信的人少;利己损人的教训多,则相信的人更其少。“不相信”就是“愚民”的远害的堑壕,也是使他们成为散沙的毒素。然而有这脾气的也不但是“愚民”,虽是说教的士大夫,相信自己和别人的,现在也未必有多少。例如既尊孔子,又拜活佛者〔8〕,也就是恰如将他的钱试买各种股票,分存许多银行一样,其实是那一面都不相信的。 七月一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日《新语林》半月刊第二期,署名公汗。 〔2〕“孟宗哭竹”据唐代白居易所编《白氏六帖》:三国时吴人“孟宗后母好笋,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恸哭,笋为之出。”“王祥卧冰”,据《晋书·王祥传》:王祥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这两个故事后来都收入《二十四孝》一书。 〔3〕“儿童年”一九三三年十月,上海儿童幸福委员会呈准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定一九三四年为儿童年。一九三五年三月,国民党政府又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呈请,定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开始的一年为全国儿童年。 〔4〕“囊萤照读”见《晋书·车胤传》:“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凿壁偷光”,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5〕吉诃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一六○五年和一六一五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角。 〔6〕武当山在湖北均县北,山上有紫霄宫、玉虚宫等道教宫观。《太平御览》卷四十三引南朝宋郭仲产《南雍州记》说:“武当山广三四百里,……学道者常百数,相继不绝。” 〔7〕《龙文鞭影》明代萧良友编著,内容是从古书中摘取一些历史典故编成四言韵语。《幼学琼林》,清代程允升编著,内容系杂集关于天文、人伦、器用、技艺等成语典故,用骈文写成。两书都是旧时学塾的初级读物。 〔8〕既尊孔子又拜活佛者指国民党政客戴季陶之流。戴季陶在一九三四年曾捐款修建吴兴孔庙。同年他又和当时已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宣扬“佛法”。 #p#副标题#e#
336 0 0
鲁迅
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332 0 0
元好问
沙鸟浮还没,山云断复连。 ——高丽使 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 ——贾岛
514 0 0
贾岛
长涯烟水又含秋,吏散时时独上楼。 信断兰台乡国远,依稀王粲在荆州。
377 0 0
中华文学
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 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间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339 0 0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赵翼
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 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
338 0 0
武元衡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 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 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394 0 0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312 0 0
裴迪
西风吹信趣征鞍。日高鸿雁寒。稻粱啄尽不留残。侬归阿那边。 无倚著,只苍天。将心何处安。长教子骏满人间。犹令侬意宽。
400 0 0
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璿耀。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汉寝眷遗灵,秦江想馀吊。 蚁泛青田酌,莺歌紫芝调。柳色摇岁华,冰文荡春照。 远迹谢群动,高情符众妙。兰游澹未归,倾光下岩窈。
418 0 0
卢照邻
金屋无人夜剪缯。宝钗翻作齿痕轻。临长执手殷勤送,衬取萧郎两鬓青。 听嘱付,好看承。千金不抵此时情。明年宴罢琼林晚,酒面微红相映明。
318 0 0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 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 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 寥落关河千里, 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 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 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 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 挥手弦声响处, 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 回首望云中。
414 0 0
叶梦得
斜日下平川,楼角销霞缕。摆尽浊尘缨,画栋萦非雾。 平生许子穷,今到知音处。约伴玉簪游,好梦从天付。
288 0 0
孤亭临峭岸,别有远泉来。山与中条合,河逢一曲回。 夜声多雁过,晚色乱云开。却自求僮仆,淹留莫谩催。
420 0 0
相送西郊暮景和,青苍竹外绕寒波。 为君蘸甲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
382 0 0
杜牧
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 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45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