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 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328 0 0
韩元吉
五辂导灵輼,千夫象缭垣。行宫移晓漏,彩仗下秋原。 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 共祝如山寿,俄惊凭几言。遐荒七月会,肸蚃百灵奔。 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346 0 0
权德舆
鹪鹩惊与凤凰同,忽向中兴遇至公。金榜连名升碧落, 紫花封敕出琼宫。天知惜日迟迟暮,春为催花旋旋红。 好是慈恩题了望,白云飞尽塔连空。
402 0 0
徐夤
物外真何事,幽廊步不穷。一灯心法在,三世影堂空。 山果青苔上,寒蝉落叶中。归来还闭阁,棠树几秋风。
378 0 0
羊士谔
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 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
419 0 0
柳宗元
满耳歌谣满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间。人情已觉春长在, 溪户仍将水共闲。晓色入楼红蔼蔼,夜声寻砌碧潺潺。 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能忘天上他年贵, 来结林中一日闲。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
431 0 0
赵嘏
百尺楼头,奇哉此翁,元龙后身。当壮年襟度,百川鲸吸,平生出处,一片鸥轻。冷淡逋梅,淋淳旭草,但见风雷笔下生。荆州幕,觉坐间小异,乃有斯人。 牙樯喜色津津。正江影涵秋无点尘。对白苹黄苇,且供诗卷,紫薇红药,却演丝纶。举酒延蟾,倚栏闻雁,应念征人归尚春。君王问,尽不妨细说,万里戎情。
355 0 0
李曾伯
几年沧海别,万里白头吟。夜月江流阔,春云岭路深。 珠繁杨氏果,翠耀孔家禽。无复天南梦,相思空树林。
457 0 0
张祜
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 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383 0 0
施肩吾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369 0 0
贾岛
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 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 况彼身外事,悠悠通与塞。
407 0 0
白居易
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馀。 又被人来寻讨著,移庵不免更深居。
372 0 0
中华文学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360 0 0
陈羽
柳陌莺初啭,梅梁燕始归。和风泛紫若,柔露濯青薇。 日艳临花影,霞翻入浪晖。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
341 0 0
李峤
藤筠巧织花纹细。称稳步、如流水。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更不把、窗儿闭。红红白白族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441 0 0
高观国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王维
佳丽东阳境,瑞炁晓笼晴。中元逾了十日,上相喜重生。四海文章宗匠,百里弦歌德化,官与水双清。恳切劝分意,赈恤活饥甿。 幸依刘,空颂鲁,阻称觥。遥瞻快倚楼上,一点寿星明。闻道玺书将下,看取蓬瀛直造,指日秉钧衡。大展平戎略,谈笑复神京。
314 0 0
乡路归何早,云间喜擅名。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 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322 0 0
钱起
大约人们一遇到不大看惯的东西,总不免以为他古怪。我还记得初看见西洋人的时候,就觉得他脸太白,头发太黄,眼珠太淡,鼻梁太高。虽然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理由来,但总而言之:相貌不应该如此。至于对于中国人的脸,是毫无异议;即使有好丑之别,然而都不错的。 我们的古人,倒似乎并不放松自己中国人的相貌。周的孟轲就用眸子来判胸中的正不正,〔2〕汉朝还有《相人》〔3〕二十四卷。后来闹这玩艺儿的尤其多;分起来,可以说有两派罢: 一是从脸上看出他的智愚贤不肖;一是从脸上看出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荣枯。于是天下纷纷,从此多事,许多人就都战战兢兢地研究自己的脸。我想,镜子的发明,恐怕这些人和小姐们是大有功劳的。不过近来前一派已经不大有人讲究,在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捣鬼的都只是后一派了。 我一向只留心西洋人。留心的结果,又觉得他们的皮肤未免太粗;毫毛有白色的,也不好。皮上常有红点,即因为颜色太白之故,倒不如我们之黄。尤其不好的是红鼻子,有时简直像是将要熔化的蜡烛油,仿佛就要滴下来,使人看得栗栗危惧,也不及黄色人种的较为隐晦,也见得较为安全。总而言之:相貌还是不应该如此的。 后来,我看见西洋人所画的中国人,才知道他们对于我们的相貌也很不敬。那似乎是《天方夜谈》或者《安兑生童话》〔4〕中的插画,现在不很记得清楚了。头上戴着拖花翎的红缨帽,一条辫子在空中飞扬,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但这些都是满洲人连累我们的。独有两眼歪斜,张嘴露齿,却是我们自己本来的相貌。不过我那时想,其实并不尽然,外国人特地要奚落我们,所以格外形容得过度了。 但此后对于中国一部分人们的相貌,我也逐渐感到一种不满,就是他们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挂下,将嘴张了开来。这实在不大雅观;仿佛精神上缺少着一样什么机件。据研究人体的学者们说,一头附着在上颚骨上,那一头附着在下颚骨上的“咬筋”,力量是非常之大的。我们幼小时候想吃核桃,必须放在门缝里将它的壳夹碎。但在成人,只要牙齿好,那咬筋一收缩,便能咬碎一个核桃。有着这么大的力量的筋,有时竟不能收住一个并不沉重的自己的下巴,虽然正在看得出神的时候,倒也情有可原,但我总以为究竟不是十分体面的事。 日本的长谷川如是闲是善于做讽刺文字的。去年我见过他的一本随笔集,叫作《猫·狗·人》〔5〕;其中有一篇就说到中国人的脸。大意是初见中国人,即令人感到较之日本人或西洋人,脸上总欠缺着一点什么。久而久之,看惯了,便觉得这样已经尽够,并不缺少东西;倒是看得西洋人之流的脸上,多余着一点什么。这多余着的东西,他就给它一个不大高妙的名目:兽性。中国人的脸上没有这个,是人,则加上多余的东西,即成了下列的算式: 人+兽性=西洋人 他借了称赞中国人,贬斥西洋人,来讥刺日本人的目的,这样就达到了,自然不必再说这兽性的不见于中国人的脸上,是本来没有的呢,还是现在已经消除。如果是后来消除的,那么,是渐渐净尽而只剩了人性的呢,还是不过渐渐成了驯顺。 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如果合于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 人+家畜性=某一种人中国人的脸上真可有兽性的记号的疑案,暂且中止讨论罢。我只要说近来却在中国人所理想的古今人的脸上,看见了两种多余。一到广州,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因为电影是“艺术”,所以电影艺术家便将这两种多余加上去了。 古装的电影也可以说是好看,那好看不下于看戏;至少,决不至于有大锣大鼓将人的耳朵震聋。在“银幕”上,则有身穿不知何时何代的衣服的人物,缓慢地动作;脸正如古人一般死,因为要显得活,便只好加上些旧式戏子的昏庸。 时装人物的脸,只要见过清朝光绪年间上海的吴友如的《画报》〔6〕的,便会觉得神态非常相像。《画报》所画的大抵不是流氓拆梢〔7〕,便是妓女吃醋,所以脸相都狡猾。这精神似乎至今不变,国产影片中的人物,虽是作者以为善人杰士者,眉宇间也总带些上海洋场式的狡猾。可见不如此,是连善人杰士也做不成的。 听说,国产影片之所以多,是因为华侨欢迎,能够获利,每一新片到,老的便带了孩子去指点给他们看道:“看哪,我们的祖国的人们是这样的。”在广州似乎也受欢迎,日夜四场,我常见看客坐得满满。 广州现在也如上海一样,正在这样地修养他们的趣味。可惜电影一开演,电灯一定熄灭,我不能看见人们的下巴。 四月六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北京《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二十一、二十二期合刊。 〔2〕《孟子·离娄》有如下的话:“孟子曰:存乎人者,莫#p#副标题#e#
424 0 0
鲁迅
犹子在天末,念渠怀渭阳。巴山偶会遇,江浦共悲凉。 谪宦君何远,穷游我自强。瘴村三月暮,雨熟野梅黄。
郑谷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