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346 0 0
王维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水竹花前谋活计, 琴诗酒里到家乡。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 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
362 0 0
白居易
诗人公署如山舍,只向阶前便采薇。惊燕拂帘闲睡觉, 落花沾砚会餐归。壁看旧记官多达,榜挂明文吏莫违。 自说小池栽苇后,雨凉频见鹭鹚飞。
366 0 0
郑谷
簟波皱纤縠。朝炊熟。眠未足。青奴细腻,未拌真珠斛。素莲幽怨风前影,搔头斜坠玉。 画阑枕水,垂杨梳雨,青丝乱、如乍沐。娇笙微韵,晚蝉理秋曲。翠阴明月胜花夜,那愁春去速。
285 0 0
吴文英
柳飞绵花飘瓣,又一番春事阑珊。蜂迷蝶困莺声懒,感起我愁无限。 【锦缠道南】这其间即渐里相思病趱,清瘦减潘颜。自别来如隔万水千山,非是他情疏意懒,多应我分浅缘悭。无奈被人讪,妆成科范,将咱好事拦。谩忆恩和爱,恰一似梦邯郸。 【赛鸿秋北】赤紧的楚阳台险峻似连云栈,武陵溪间隔东洋岸。他将那锦回文合欢带皆揪绽,绣香囊同心结都拆散;揉损并头花,斫断连枝干。恨不的绕池塘摔碎了鸳鸯弹。 【普天乐南】少欠下风流难,捱不彻忧愁限。伤心处凤只鸾单,孤眠时枕冷衾寒。自那日私情犯,料想娇姿遭拘绊。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最易,相见应难。 【伴读书带过笑和尚北】停歇了泥金柬,隔断了衡阳雁,将一段美爱幽欢常凝盼。为他时晓夜心无惮,怎承望冰人托梦成虚幻?似羝羊触藩,无人驾司马车,凭谁举梁鸿案?贾充宅频巡看,张京兆情绪悭,沈东阳胆心寒。两眉攒,寸心拴,将意马锁心猿按。 【刮地风南】降下一天愁共烦,到如今怎辞难?良缘有分非为晚,事从人只在闲。明月再圆,彩云休散,办心坚管熬得海枯石烂。天若有意天顾盼,终有个称心间。 【尾声南】才郎有日重相盼,破镜重圆真个罕,把许下心香夜夜还。
340 0 0
中华文学
侵空撩乱色,独爱我中峰。无事负轻策,闲行蹑幽踪。 众山摇落尽,寒翠更重重。
400 0 0
皎然
幼为逃难者,才省用兵初。去国三苗外,全生四纪馀。 老头亲帝里,归处失吾庐。逝水犹呜咽,祥云自卷舒。 正郎曾首拜,亚尹未平除。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思凌天际鹤,言甚辙中鱼。玉立知求己,金声乍起予。 在朝鱼水分,多病雪霜居。忽报阳春曲,纵横恨不如。
304 0 0
窦常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326 0 0
崔信明
且介亭杂文末编 木刻像(曹白作) 在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摄(1936) 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外景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内景Ⅵ鲁迅全集·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四年所作杂文三十六篇,一九三五年末经作者亲自编定,一九三七年七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初版。 序言 近几年来,所谓“杂文”的产生,比先前多,也比先前更受着攻击。例如自称“诗人”邵洵美〔1〕,前“第三种人”〔2〕施蛰存〔3〕和杜衡即苏汶〔4〕,还不到一知半解程度的大学生林希隽〔5〕之流,就都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给了种种罪状的。然而没有效,作者多起来,读者也多起来了。 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况且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战斗一定有倾向。这就是邵施杜林之流的大敌,其实他们所憎恶的是内容,虽然披了文艺的法衣,里面却包藏着“死之说教者”〔6〕,和生存不能两立。 这一本集子和《花为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7〕,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记于上海之且介亭〔8〕。CC 〔1〕邵洵美(1906—1968)浙江余姚人。曾创办金屋书店,主编《金屋月刊》,提倡所谓唯美主义文学。他和章克标是《人言》周刊的“编辑同人”。该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四年三月)曾译载鲁迅用日文写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一文中谈监狱一节,文末的“编者注”中攻击鲁迅的杂文“强辞夺理”,“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参看《准风月谈·后记》。 〔2〕“第三种人”一九三三年十月苏汶(即杜衡)在《现代》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文中自称是居于反动文艺和左翼文艺之外的“第三种人”,鼓吹“文艺自由论”,攻击左翼文艺运动。鲁迅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指出这些所谓“第三种人”“自称超党派,其实是右派。”〔3〕施蛰存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作家。曾主编《现代》月刊、《文饭小品》等。他在《文饭小品》第三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发表的《服尔泰》中,说鲁迅的杂文是“有宣传作用而缺少文艺价值的东西”。 〔4〕杜衡(1906—1964)又名苏汶,原名戴克崇,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第三种人”的代表人物。曾编辑《现代》月刊。他在上海《星火》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发表的《文坛的骂风》中说,“杂文的流行”,是文坛上“一团糟的混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于是短论也,杂文也,差不多成为骂人文章的‘雅称’,于是,骂风四起,以至弄到今日这不可收拾的局势。”〔5〕林希隽广东潮安人,当时上海大夏大学的学生。他在《现代》第五卷第五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发表的《杂文和杂文家》中,说杂文的兴盛,是因为“作家毁掉了自己以投机取巧的手腕来代替一个文艺作者的严肃的工作”。 〔6〕“死之说教者”原是尼采《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第九篇的篇名,这里借用其字面的意思。 〔7〕诗史意思是可以作为历史看的诗,语见《新唐书·杜甫传》:“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后也泛指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作品。 〔8〕且介亭当时作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这个地区是“越界筑路”(帝国主义者越出租界范围修筑马路)区域,即所谓“半租界”。“且介”即取“租界”二字之各半。 #p#副标题#e#
290 0 0
鲁迅
左亦不碌碌,右亦不碌碌。野草自根肥,羸牛生健犊。 融蜡作杏蒂,男儿不恋家。春风破红意,女颊如桃花。 忠言未见信,巧语翻咨嗟。一鞘无两刃,徒劳油壁车。
447 0 0
温庭筠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321 0 0
杜甫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358 0 0
李商隐
沉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 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
420 0 0
武则天
见说红尘罩九衢。贪名逐利各区区。论得失,问荣枯。争似侬家占五湖。
325 0 0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eR,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298 0 0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374 0 0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罢官梁山外,获稻楚水湄。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 天网忽摇顿,公才难弃遗。凤凰翔千仞,今始一鸣岐。 上马指国门,举鞭谢书帷。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 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 旧友满皇州,高冠飞翠蕤。相逢绛阙下,应道轩车迟。 高侯秉戎翰,策马观西夷。方从幕中事,参谋王者师。 贾生去洛阳,焜耀琳琅姿。芳名动北步,逸韵凌南皮。 肃肃举鸿毛,冷然顺风吹。波流有同异,由是限别离。 汉塞隔陇底,秦川连镐池。白云日夜满,道里安可思。 梦想浩盈积,物华愁变衰。因君附错刀,送远益凄其。 四海各横绝,九霄应易期。不知故巢燕,决起栖何枝。
324 0 0
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眼看应落尽,无可变成丝。
437 0 0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333 0 0
辛弃疾
玉指金徽一再弹。新声传访戴,雪溪寒。两行墨妙破冰纨。牵情处,幽恨寄毫端。 昵语强羞难。相逢真许似,镜中鸾。小梅疏影近杯盘。东风里,谁共倚阑干。
贺铸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