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槛霏微松树烟,陶潜曾用道林钱。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
345 0 0
杨巨源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间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411 0 0
戴复古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382 0 0
张先
【雨中至华山宿王山史家】[1] 重寻荒径一衝泥,谷口墙东路不迷[2]。 万里河山人落落[3],三秦兵甲雨凄凄[4]。 松阴舊翠长浮院[5],菊蕊初黄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马上关西[6]。
401 0 0
顾炎武
拨棹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
363 0 0
龚翔麟
故国归路赊,春晚在天涯。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 开窗闻落叶,远墅见晴鸦。惊起晓庭际,莺啼桃杏花。
388 0 0
中华文学
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393 0 0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刘禹锡
田家宜伏腊,岁晏子言归。石路雪初下,荒村鸡共飞。 东原多烟火,北涧隐寒晖。满酌野人酒,倦闻邻女机。 胡为困樵采,几日罢朝衣。
328 0 0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86 0 0
雷震
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自是宿缘应有累, 可能时事更相关。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 看却金庭芝朮老,又驱车入七人班。
395 0 0
罗隐
船板胡在兹,而我寝其上。情知非江湖,梦寐亦风浪。
377 0 0
李梦阳
曹白刻。一九三五年夏天,全国木刻展览会〔2〕在上海开会,作品先由市党部审查,“老爷”就指着这张木刻说:“这不行!”剔去了。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约写于一九三六年三月。曹白,原名刘平若,江苏江阴人。一九三三年春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时,参加该校学生组织的木铃木刻社。同年秋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一九三四年底出狱。不久,他刻了《鲁迅像》和《鲁迅遇见祥林嫂》两幅木刻,送交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但《鲁迅像》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检查官禁止展出。次年三月,他将这幅木刻像寄给鲁迅,鲁迅在左侧空白处题了这段文字。 〔2〕全国木刻展览会即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唐诃、金肇野等以平津木刻研究会名义主办。一九三五年元旦起在北平、济南、上海等地巡回展出。
343 0 0
鲁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30 0 0
王安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06 0 0
佚名
缕金剪彩。茸绾同心带。整整云鬟宜簇戴。雪柳闹蛾难赛。 休夸结实炎州。且看指面纤柔。试问苦人滋味,何如插鬓风流。
334 0 0
都门霁后不飞尘,草色萋萋满路春。双兔坡东千室吏, 三鸦水上一归人。愁眠客舍衣香满,走渡河桥马汗新。 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
韩翃
崇裕有幸会,得遇明流行。司士向京去,旷野哭声哀。
366 0 0
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 九陌六街平。万国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
312 0 0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释宝月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