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 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
405 0 0
中华文学
旨酒告洁,青蘋应候。礼陈瑶币,乐献金奏。 弹弦自昔,解冻惟旧。仰瞻肸蚃,群祥来凑。
331 0 0
包佶
物色旁求至汉庭,一宵同寝见交情。 先生不入云台像,赢得桐江万古名。 苍翠云峰开俗眼,泓澄烟水浸尘心。 惟将道业为芳饵,钓得高名直到今。
369 0 0
方干
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 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
395 0 0
元稹
鬻骆马兮放杨柳枝,掩翠黛兮顿金羁。 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杨柳枝再拜长跪而致辞。 辞曰:主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衔橛之下, 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 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 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 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 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 岂主君独无情哉?予俯而叹,仰而咍,且曰:骆,骆, 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反闺。吾疾虽作, 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 弃骓兮而别虞兮。乃目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 我姑酌彼金罍,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447 0 0
白居易
蜀严化已久,沉冥空所思。尝闻卖卜处,犹忆下帘时。 驱传应经此,怀贤倘问之。归来说往事,历历偶心期。
355 0 0
张九龄
四郊初雨歇,高树滴犹残。池满红莲湿,云收绿野宽。 花开半山晓,竹动数村寒。斗雀翻衣袂,惊鱼触钓竿。 樽前多野客,膝下尽郎官。劚石通泉脉,移松出药栏。 关东分务重,天下似公难。半醉思韦白,题诗染彩翰。
359 0 0
姚合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398 0 0
查慎行
向蓬莱云渺。姑射山深,有春长好。香满枝南,笑人间惊早。试问寒柯,镂冰裁玉,费化工多少。东合诗成,西湖梦觉,几番清晓。 好是罗帏,麝温屏暖,却恨烟村,雨愁风恼。一一清芬,为东君倾倒。待得明年,翠阴青子,荫凤皇池沼。更把阳和,从头付与,繁花芳草。
358 0 0
赵彦端
窗倚目。适二柳当前,使君命伐之,霍然遂得众山之妙 日转堂阴一线添。使君和气作春妍。只有北山轻带雪,见丰年。 残月夜来收不尽,行云早起更留连。急翦垂杨迎秀色,到窗前。
337 0 0
毛滂
千机云锦里。看并蒂新房,骈头芳蕊。清标艳态,两两翠裳霞袂。似是商量心事。倚绿盖、无言相对。天蘸水。彩舟过处,鸳鸯惊起。 缥缈漾影摇香,想刘阮风流,双仙姝丽。闲情不断,犹恋人间欢会。莫待西风吹老,荐玉醴、碧筒拼醉。清露底。明月一襟归思。
368 0 0
赵以夫
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岩光分蜡屐,涧响入铜瓶。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鱼山羡曹植,眷属有文星。
526 0 0
李商隐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408 0 0
杜牧
江湖千里秋风客,翩然白云黄鹄。石鼎烟霏,篆书红湿,随处菊香泉绿。幅巾野服。尽扫叶开门,抱琴听瀑。何事蓬壶,归来犹待海涛陆。 卢鸿旧时隐处,想斜阳草树,水榭云屋。尘尾玄玄,笔花语语,剪尽雨窗残烛。黄庭误读。且东老留诗,采和歌曲。后日重寻,洞天三十六。
267 0 0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321 0 0
张嵲
柏之异者山中灵,何人断绝为君亭。云翻浪卷不可识, 鸟兽成形花倒植。莓苔旧点色尚青,霹雳残痕节犹黑。 金貂主人汉三老,构此穷年下朝早。心规目制不暂疲, 匠者受之无一词。清晨拂匣菱生镜,落日凭阑星满池。 攒甍斗拱无斤迹,根瘿联悬同素壁。数层乱泻云里峰, 万片争呈雪中石,重帘不动自飘香,似到瀛洲白玉堂。 水精如意刁金色,云母屏风透掩光。四阶绵绵被纤草, 草上依微众山道。松间汲井烟翠寒,洞里围棋天景好。 愚儒敢欲贺成功,鸾凤栖翔固不同。应念废材今接地, 一枝思寄户庭中。
346 0 0
卢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58 0 0
杜甫
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头。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333 0 0
半锡探寒流,别师猿鹤洲。二三更后雨,四十字边秋。 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楼。扶亲何处隐,惊梦入嵩丘。
392 0 0
李洞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356 0 0
佚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