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降紫气,邀我丹田宫。远寄双飞舄,飞飞不碍空。
295 0 0
张说
何时别故乡,归去佩铜章。亲族移家尽,闾阎百战场。 背关馀古木,近塞足风霜。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
405 0 0
戴叔伦
浮云薄处ㄔ胧日,白鸟明边隐约山。妆楼倚遍泪空弹,凝望眼,君去几时还?沈腰易瘦衣宽褪,潘鬓新皤镜怕看。月明千里报平安,音信悭,归梦绕巫山。
267 0 0
中华文学
过江秋色在,诗兴与归心。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 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几日华阳洞,寒花引独寻。
301 0 0
韩翃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 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307 0 0
杜甫
汉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时期,当时人们所穿的衣服形制已经基本定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的款式和特点不断变化,并且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在历史上,汉服曾经历过多次的改良和变革。例如,汉服的腰部束带曾经改为绳索,方便人们活动;汉服的袖口也曾经改为窄袖,便于挥动手臂。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的形制不断演变,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到了明朝时期,汉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规定,官员们必须穿着符合规制的礼服,否则就不能上朝。这一规定促进了汉服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汉服的款式和特点更加规范和完善。在近代,由于历史原因,汉服在中国已经逐渐消失。但是,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和喜爱。在现代,人们也在不断地尝试将汉服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使得汉服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总之,汉服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和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黄帝时期到明朝时期,汉服经历了多次的改良和变革,不断适应人们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在近代,由于历史原因,汉服在中国已经逐渐消失,但是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668 0 0
小文
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 坐见萋萋芳草绿。遥思往日晴江曲。刺船频向剡中回, 捧被曾过越人宿。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平生乐事多如此, 忍为浮名隔千里。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360 0 0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422 0 0
鱼玄机
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的封面上,上面金黄色的向日葵正肆意地绽放,毫不吝惜地泼洒出一片金色的阳光与希望。那书的名字却令我赫然:《死亡日记》。生如夏花般绚烂;那,死呢?可以如此生机勃勃,让希望的枝叶依旧永不妥协、无拘无束地生长吗?又怎么不可以呢,陆幼青一片坦然。于是,我懂得生命的结尾并不总是蓑草疏离般落魄,至少可以如秋叶般寂静美丽。即使华美的叶片逐渐凋零,你依旧可以用飞翔的方式跳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奏一曲生命的绝唱。 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方银幕上。一个美国战士即将被纳粹处决,可他脸上的笑容依旧如冬日的阳光般能够照亮所有人黑暗的心房。他高高地竖起两个手指,做出“V”的姿势向人群示意希望与阳光仍在。刽子手残忍地将他的手指砍下来,可他伸直手臂,我的目光投向天空,一个大大的“V”字直插云霄,像极了飞翔的翅膀,承载着无尽的希望。于是,我明白了生命的结尾也可以如此动人:不出声响却令人震撼! 我的目光停留在历史的湖畔,流水潺潺,鹤汀凫渚。历史的风猎猎作响,我听到一句响亮的声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老人的声音又从远处隐隐约约地飘忽而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于是,我懂得了生命的绝唱应当如豹尾一般高亢有力,如帕瓦罗蒂的男高音般使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 因为,生命的结尾,并不意味着结束与终止。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言:“一个目标的实现是下一个目标的起点。”那么,一个豹尾的结束应当伴随着一个凤头的出现,不,应该是一群。一曲生命的绝唱叩人心扉,多少人会跟着发出惊雷般的怒喊,可就在这一片呐喊声中,我看到无数人正在成长,无数的梦想不再遥不可望,一条巨龙正冉冉升起,振翅欲飞,它背后的一个民族,正在加速。 【简评】如今有不少考生喜欢回到古代,请出历史名人。今年的高考作文中,项羽、司马迁、王昭君、岳飞、文天祥等等,不断登场亮相,几乎是一种画面,一种腔调,令人疲倦。看看此文吧!它也请出了不少历史名人,然而决非平面图示,而是点击要害,击石为火,共同燃起思想的火焰(见此文最后一小节)!这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真正的为文。如今还有不少考生喜欢“华丽”,酷爱“铺陈”,结果弄得华而不实,脆而不坚。看看此文吧!它是华美的,但内有筋骨,血脉贯通;外扬气势,磅礴奔腾。这是一种华而质的内涵的文彩。望后来者好好体味一番。
327 0 0
冬冬城鼓动,稍稍林鸦去。柳意不胜春,岩光已知曙。 寝斋有单祶,灵药为朝茹。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虑。 公门自常事,道心宁易处。
359 0 0
韦应物
曲角深帘隐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黄。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300 0 0
吴文英
滂葩七十二滩春。钟瑞石麒麟。流水行云才思,光风霁月精神。 金蕉进酒,斑衣起舞,喜气津津。群玉峰头环珮,紫薇花底丝纶。
洪咨夔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313 0 0
李白
绿杨眠后拕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289 0 0
贺铸
便晴也是不曾晴。不怕金吾禁行。风雨动乡情。梦灯火、扬州化城。 少年跌宕,谁家娇小,绕带到天明。昨夜月还生。但惊破、霓裳数声。是夜月蚀。
334 0 0
刘辰翁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李东阳
昔闻明月观,只伤荒野基。今逢明月湾,不值三五时。 择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连山忽中断,远树分毫厘。 周回二十里,一片澄风漪。见说秋半夜,净无云物欺。 兼之星斗藏,独有神仙期。初闻锵镣跳,积渐调参差。 空中卓羽卫,波上停龙螭。踪舞玉烟节,高歌碧霜词。 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此会非俗致,无由得旁窥。 但当乘扁舟,酒翁仍相随。或彻三弄笛,或成数联诗。 自然莹心骨,何用神仙为。
573 0 0
陆龟蒙
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
345 0 0
绿沈枪利雪峰尖,犀甲军装称紫髯。威慑万人长凛凛, 礼延群客每谦谦。阵前战马黄金勒,架上兵书白玉签。 不为已为儒弟子,好依门下学韬钤。
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幸有杯盘,随分快乐,□得醺醺醉。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恰如个、脾家疟疾,比著略长些子。 人生百岁,一年一发,且是不通医治。两鬓青丝,皆伊染就,今已星星地。除非炉内,龙盘虎绕,养得大丹神水。却从他、阴阳自变,卦分泰否。
325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