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37 0 0
李白
啾啾青雀儿,飞来飞去仰天池。逍遥饮啄安涯分, 何假扶摇九万为。
343 0 0
中华文学
石上苔芜水上烟,潺湲声在观门前。 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
474 0 0
李郢
黄叶下空馆,寂寥寒雨愁。平居岁华晏,络纬啼林幽。 节物凋壮志,咄嗟不能休。空怀赵鞅叹,变化良无由。 所思杳何知,侧身仰皇州。苍烟晦楚野,寒浪埋昭丘。 赵壹赋命薄,陈思多世忧。翻然羡鱼鸟,畅矣山川游。 薛公龙泉姿,其气在斗牛。南冠束秀发,白石劳悲讴。 圭衮照崇阅,文儒嗣箕裘。旷然方寸地,霁海浮云舟。 澧浦一遗佩,郢南再悲秋。叫阍路既阻,浩荡怀灵修。 莫奏武溪笛,且登仲宣楼。亨通与否闭,物理相沉浮。 天子坐宣室,夔龙奉谟猷。行当赐环去,岂作遗贤羞。
432 0 0
李群玉
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軿。春风十里斗婵娟。 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廖天。个般情味已三年。
342 0 0
贺铸
高楼一何绮,素月复流明。重轩望不极,馀晖揽讵盈。 镜华当牖照,钩影隔帘生。逆愁异尊酒,对此难为情。
298 0 0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ED51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327 0 0
吴文英
阴风吹黄蒿,挽歌渡秋水。车马却归城,孤坟月明里。 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 见人切肺肝,不如归山好。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 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
368 0 0
于鹄
五杂组,旗亭客。往复还,城南陌。不得已,天涯谪。
284 0 0
权德舆
六合谁为辅弼臣,八风昏处尽胡尘。 是知济弱扶倾术,不属高谈虚论人。
449 0 0
楚山无际碧。湛一溪晴绿,四郊寒色。霜华弄初日。看玉明遥草,金铺平碛。天涯倦翼。更何堪、临岐送客。念飞蓬、断梗无踪,把酒后期难觅。 愁寂。梅花憔悴,茅舍萧疏,倍添凄恻。维舟岸侧。留君饮,醉休惜。想柯山春晚,还家应对,菊花松坚旧宅。叹宦游、索寞情怀,甚时去得。
326 0 0
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 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
393 0 0
刘禹锡
清跸喧黄道,乘舆降紫宸。霜戈凝晓日,云管发阳春。 台古全疑汉,林馀半识秦。宴酣诗布泽,节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
358 0 0
宋之问
日影化为虹,弯弯出浦东。一条微雨后,五色片云中。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还将饮水处,持送使车雄。
355 0 0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 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422 0 0
李煜
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444 0 0
姚合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云愁。 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
373 0 0
付金钗,平斗酒。未许解携纤手。吟警句,写清愁。浮骖为少留。 旧游赊,新梦后。月映隔窗疏柳。闲砚席,剩衾稠。今秋似去秋。
332 0 0
【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1] 萚兮萚兮,风其漂。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437 0 0
诗经
朝阳与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因那一刻它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D�D题记 历史的演进一如浪潮,总有新生的力量站到风口浪尖,擎起前进的大旗,同时,老迈陈旧地慢慢没入时间的深渊。然而在涌动的浪花背后是广阔深沉的海洋,这一动一静的转换结合,构成了历史和人生完整的美感。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吴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范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而有才华横溢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然而,花总是会谢的。渔阳鼙鼓终于让大唐盛世成为了历史。锋芒地绽放常常是一种能量迅速耗散,当潮水涨起时潮落也就成为必然。余秋雨说,唯有不张扬不激越的事物才能长久。我想,这便是历史的法则。火烧岛上的柏杨遭到长期的囚禁和妻子的抛弃,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并最终从一个愤青成长为一个热情却不偏激的思考者。锋芒毕露没有错,然而我们要找到一种更持久的方式。路途是遥远的,若一路狂奔而去,我们很可能如古希腊马拉松英雄一样,在冲过终点后倒下;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虽然慢,但终会到达。这就是年少轻狂之后的思考和成长。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当我们年少时,要有绽放锋芒,展现自我的胆略;在我们的成长中,我们要学会慢慢使自己圆满,丰盈起来。成长,便是如是的一个充实的过程,当我们完成了这样一个渐变,我们便能如朗月朝阳般,向世间投射出圆润的光芒,我们便是历史的大海中最纯粹与丰满的一滴水珠。
320 0 0
小文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